第七版主要作了以下几处补充和修订: (一)财务报告三级框架; (二)日本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方面的成果; (三)衍生金融工具的新定义。
《国际结算:实务与操作》为“国际贸易实务与惯例书系”中的一本。共分十四章,主要内容包括汇付、托收、跟单信用证、国际结算单据实务、信用证项下银行间的偿付、 信用证项下的提示与审单操作、信用证独立抽象性原则的欺诈例外、独立保函、国际结算中的贸易融资等。国际结算:实务与操作》内容丰富、应用性强、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反映*的国际惯例与规则、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
本书共分为12个专题,由主编常勋教授组织该领域的知名学者和富有研究成果的中青年专家分头撰稿、各专题相对地形成一个独立的单元,充分表达作者各自的见解和观点,但又互不相悖。 专题一为全书的绪论,从对国际会计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的历史考察中,导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会计国际协调化的强劲趋向.以此作为贯串全书的主线。专题二和专题三在分别对会计惯例和财务报告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差异和国际协调的消长过程,为深入讨论国际会计协调化开路、专题四以“国际会计协调化与国际会计准则”为题,较深入地论证了“协调化”与“标准化”、“可比性”、“统一性”及“趋同化”等概念之间的关联和区别,强调了国际会计协调化是一个存异求同过程的“发展观”和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弹性度”,既分析了推动和阻挠国际会计
本书是为适应高职高专教育的需要而编写,内容包括国际结算中的票据、汇款与托收结算方式、信用证结算方式、银行保函与备用信用证、国际贸易融资及其特殊的国际租赁融资形式、国际结算单据及审单和国际非贸易结算。 编写过程中,本书重点突出了以下三方面特点:(1)内容新。(2)理论联系实际。(3)深入浅出。 本书除适合作为高职高专国际贸易类专业的教材外,也可供从事国际贸易、银行、保险等工作的人员参考。
郝振平编写的这本《靠前会计(第4版)》是立信会计丛书之一。全书共分第十五章,内容包括:靠前会计环境,美洲及大洋洲的会计环境,欧洲的会计环境,亚洲及非洲的会计环境,会计准则的靠前趋同,靠前资本市场和跨国公司,靠前财务报告,合并报表与分部报告,外币会计,通货膨胀会计,预算控制和业绩评价,外汇风险管理,靠前转移价格,靠前税务,靠前审计。
郝振平编写的这本《国际会计(第4版)》是立信会计丛书之一。全书共分第十五章,内容包括:国际会计环境,美洲及大洋洲的会计环境,欧洲的会计环境,亚洲及非洲的会计环境,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国际资本市场和跨国公司,国际财务报告,合并报表与分部报告,外币会计,通货膨胀会计,预算控制和业绩评价,外汇风险管理,国际转移价格,国际税务,国际审计。
郝振平编写的这本《靠前会计(第4版)》是立信会计丛书之一。全书共分第十五章,内容包括:靠前会计环境,美洲及大洋洲的会计环境,欧洲的会计环境,亚洲及非洲的会计环境,会计准则的靠前趋同,靠前资本市场和跨国公司,靠前财务报告,合并报表与分部报告,外币会计,通货膨胀会计,预算控制和业绩评价,外汇风险管理,靠前转移价格,靠前税务,靠前审计。
本书目录简介:一、对外贸易;二、利用外资;三、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四、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前景展望。
201 1年,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先后发布了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合并财务报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合营安排》、《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2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 四项新准則,并对《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A、 《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 《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和《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在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中的投资》四项准则进行了修订。除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于2012年7月1日生效外,上述其他新发布或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都将于2013年1月1日起生效。 我国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2010年,财政部又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
本书内容包括四部分:靠前结算的工具,靠前结算的方法,靠前结算单证,靠前结算规则、惯例。在结算工具部分涵盖了票据和单据,即汇票、本票、支票和运输单据、发票、保险单据等内容。在结算方法部分,既系统介绍了汇
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会计信息多元化的需求,顺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世界潮流,中国发布并首先在上市公司中实施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这一新准则体系包括对原来一项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的修订以及新制定的22项具体准则。中国会计准则体系构.建的目标是:构建起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能够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是中国政府适应新形势下国内外经济发展需要作出的重大会计改革决策。本次会计改革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史无前例的。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是:趋同是方向,趋同不是等同,趋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趋同也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没有全部照搬国际准则,而是与
本书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配套案头手册。本手册的两位作者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按其内涵和职业惯例做了详尽的解释,内容包括国家与全球会计准则制定概览、关键术语及惯例的解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释义及应用等。 本书主要适用于需要学习和运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企业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财务和证券分析人员、证券和税收相关监管人员,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师生讲授和学习国际会计以及相关课程的参考书。对于国际会计研究人员和会计准则研究人员,本书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为“进出口业务模拟操作”项目的教材,以出口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模拟设定的具体出口商品交易作背景,针对出口贸易中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的核算、交易条件的磋商、买卖合同的签订、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以及贸易文件制作和审核待主要业务操作技能,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详尽的操作指南、具体的图表实例和大量的操作练习,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在仿真模拟实践中了解和掌握出口交易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由林志军等编著的《现代西方会计理论》是厦门大学会计学研究生系列教材之一。本书共二十一章节,内容包括现代会计的演变,财务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实证会计理论,会计确认理论等。本书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凌驾了会计确认理论、会计计量理论和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希望本书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今后如何进一步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