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会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 根据我国 八五 普法工作规划,突出宣传民法典是其重要内容。《民法典法律适用与案例指引系列》紧随民法典规定,旨在聚焦民法典实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公民的生命健康、人格尊严、财产安全、经济生活等权益提供法治保障。 侵权责任编是民法典的第七编,也是后一编。本书立足于侵权责任编的法律条文,针对侵权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各种侵权行为涉及的复杂的法律关系展开详细论述,并结合案例对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作出实务解析,是掌握应用民法典知识的参考。
《侵权法(上下)》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法学院的丹·B.多布斯教授所著。多布斯教授在50年的著述、教学和执业生涯中,帮助塑造了美国侵权法。他是两部主要论著——《侵权法》(TheLawofTorts)和《救济法》(TheLawofRemedies)的作者。他还是另一部论著《普罗瑟与基顿论侵权》(Prosser&KeetononTorts)的共同作者。多布斯教授的著作在美国有广泛的影响。美国的法院在数以千计的案件中引用了他的论著和论文,这其中就包括将近一百个联邦法院的判决意见。本书是对当代侵权法和伤害法所作的介绍。这部由专家对侵权法所作的总结与其他著名学者对侵权法所作的论述一样,几乎覆盖了侵权法领域的所有内容。同时,本书又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环境共同侵权研究》是唐忠辉在他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即将出版成书。改后比原文强了许多,大有进步,令人愉快和放心。 我在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已逾35年,指导了20多年的硕士研究生,唐忠辉是我指导过的硕士研究生中表现突出、我又颇为赏识的。 唐忠辉是湖南人,有着典型湖南人的精神特征,这就是曾国藩简约归纳的 恰(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 。能吃苦、有耐心、又执着的特点成就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 湖湘文化 ,也影响和激励了一大批湖南人。唐忠辉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学习阶段所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这种湖南人的精神。 唐忠辉本科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法学基础扎实。尤为难得的是,他好读书,善读书,勤于思考,乐于向思考的深度、广度展开。在读研究生期间,他
叶延玺著的《责任保险对侵权法的影响研究》在涉及具体规则的部分(主要为第四章和第五章)做了大量的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更加翔实地反映责任保险影响侵权法运行的实际情况,以及侵权法在其影响下实际发生了什么。不过,由于涉及责任保险的侵权案件多数是通过和解解决的,很少进入诉讼程序,与本书研究主题直接相关的案例不易寻找。并且,法官在审理侵权案件中就责任保险对其判决的影响又常常讳莫如深。这也是对本书课题进行实证分析的一大难点。
本书是靠前对环境共同侵权问题很全面、系统的研究。作者融合环境法、侵权法、行政法和诉讼法等多学科,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比较分析、价值分析和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精心构建了由现象论、规则论、本质论、责任论、救济论和预防论组成的体系完整、层层递进的研究框架。作者在对有关立法、司法和学说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揭示出环境共同侵权认定标准客观化的发展趋势,创造性提出“共同结果论”的观点,并将环境共同侵权划分为共同损害行为等四种类型。这些成果具有性、新颖性,丰富了环境共同侵权理论,为完善相关立法和司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研究成果还对现行相关立法条款的含义及其适用进行了阐释,从规制复合污染的视角提出预防环境共同侵权的法律对策等,成果对相关立法、执法和司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关于互联网上侵权问题的一组思考成果,作者对互联网空间的人格权和知识产权保护、互联网空间侵权案件的管辖与法律适用、网站经营者的中间责任以及部分网站的隐私保护实践、威胁隐私安全的技术手段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书共分为十二章,章至第三章讨论互联网空间侵权责任的一般问题;第四章至第五章研究名誉权和商誉的法律保护以及互联网上侵害名誉权和商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第六章至第十章分析互联网空间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与侵权责任问题;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分别研讨互联网上著作权侵害和域名司法保护的实践问题。
合同法与侵权法是传统债法的两个核心领域。一般认为,合同保护期待利益,而侵权保护固有利益。但是,在具体的合同实践中,几乎所有类型的合同都可能发生期待利益与固有利益的双重保护问题,从而引发合同与侵权的关联。所谓合同法与侵权法边界模糊的"灰色地带",本文称其为"中间领域"。本文内容也就该领域的法律调整模式进行系统研究,本书横跨合同法与侵权法两个部门属于民法学基础理论的学术专著。《合同法与侵权法中间领域调整模式研究——以制度互动的实证分析为中心》为国家社科项目,也为我们与湖南法学院学者徐涤宇老师合作的罗马法丛书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