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理论研究和法律实践均起步较晚,无论是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是法律制度的健全程度,均与国外法治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而言,虽然学界对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适用的原则、制度、程序进行了许多研究并形成了大量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成果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且仍未完成建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理论基础的任务;从法律实践的角度而言,虽然已有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对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基本原则和相关制度进行了相应的规定,也有一些地方司法机关探索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改革,但尚未建立起一套相对独立、完整且行之有效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宋英辉、甄贞主编的《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研究》立足于以上现实,通过比较研究、实证研究、思辨等多种研究方法,力求在考察国外相关
本书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部分为诉讼指引,全面细致地介绍了房屋租赁纠纷各个环节的要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二部分为实务问题解答,通过归纳、提炼司法实践中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常见的问题,进行简要解答,并辅之以经典案例,配之有经验法官的精炼分析和法律依据指引。第三部分为法律法规,该部分汇编了*适用的现行有效的常用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以及部分有代表性的地方性司法文件。本书内容几乎覆盖了所有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中常见或者可能涉及的法律内容,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恶意诉讼的识别与治理》由于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诚信体系尚未建立等原因,部分知法但缺乏法律信仰的人在利益和不良意识、情绪的驱动下,进行恶意诉讼,对他人权益和司法造成重大侵害,也对法官职业生涯产生了相当威胁。因而准确识别、妥善应对、有效规制恶意诉讼等问题,已成为完善诉权保护理论、完善制度以及树立人民法院司法,推动社会和谐稳定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这种认识,西安中院以“恶意诉讼的识别与治理”确定为《恶意诉讼的识别与治理》的主题。全书共分五个部分,收录文章约40余篇。
本书是为探索和构建我国的强制执行法而作,是以立法的强制执行法而作,是以立法条文的形式编排,并对每条的涵义作了探讨。 编通则,是对本法重要问题总的规定,包括立法宗旨、基本原则、执行机构与人员、执行参与人、协助的执行人等。第二编执行程序,包括执行的开始、进行和结束,重点和难点是执行义务人的变更与追加。第三编实现金钱债权的执行,是本书的重点,包括对义务人现金、存款、收入、动产、知识产权、股份及其他投资权益、债权、不动产、船舶及航空器的执行。第四编实现非金钱债公的执行,包括物之交付请求权和行为请求权的执行,重点是财产和行为的保全执行。第六编涉外执行程序的特别规定、执行申请和审查,重点是涉外的执行的原则。第七编附则,重点是本法效力和生效日期。
《法官智库丛书》是一套实践型开放性的学术著作,由上海市三级法院审判经验较为丰富的法官编写。“丛书”素材虽多取自于上海法院审判之实践,研究视野却不囿于上海之一域;目标虽着眼于服务司法实践、社会公众之需求,研究内容却不局限于实证之分析,具有一定的法学理论深度和理论研究成果价值。
作者立足本土,正视现实,始终试图保持中立、客观的研究立场,运用法解释学、交叉学科和实证研究等多种范式,审视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变迁及实践逻辑。在书中,作者不但对拟定的立法条款进行了规范性分析,也对相关立法条款实践状况展开实证研究,从而得以客观评估刑事诉讼法修改所带来的真实效应。"刑事诉讼法"是号称小宪法的国家基本法律,他的修订及执行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除了关注刑事诉讼法条文修改本身,本书的一大特点是还关注到了条文背后所涉及到的社会、政治因素以及不同利益主体在其中的角力方式,并进行了理论化提升,从而发展出刑事诉讼制度变迁的实践命题。同时,本书的研究范式及研究发现,不仅为刑事诉讼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思维,也为刑事诉讼制度立法改革提供了新视角、新启发。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是《中国共产党党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同志深刻指出:“查处违反党纪政纪的案件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法定职责,必须严格履行,有案不查就是失职。”查办案件是一场始终贯穿着腐败与反腐败、调查与反调查的尖锐复杂的斗争。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南地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查处了一批在全国或在本地区有影响的重要案件,有力地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在办案中,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