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当代美国国际私法领域代表性、影响的学术专着。该书博大精深,除国际私法外,还涉及法理学、法哲学、西方法制史等诸多领域。全书正文篇幅为265页,除导论和结语以外,正文内容分为5章。此次2005年新版(特别版)还在导论前面添加了12篇纪念荣格的文章和书评。荣格作为20世纪的美国冲突法学界巨擘,以其对美国冲突法革命进行反思后提出的解决法律冲突的实体法方法称道。在他的《法律选择与多国正义》一书中,他通过回顾和批判传统的法律选择方法,对以目的论为核心的实体法方法进行了清楚、翔实、雄辩的论证,即使是跟他持有学术异见的学者,也对该书的学术价值评价极高。该书在各国冲突法领域的著述中引用率极高,是研究当代美国冲突法的极好材料。
涉外私法关系源远流长,后因主权国家的出现,特别是当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它不仅表现为一国内部不同法域之间的区际性私法关系和不同国家之间的国际性私法关系,而且其规模和种类前所未有。 本教材以阐述国际私法的基础理论、基本制度、基本方法为主线,结合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等国内国际相关立法,全面系统地阐述国际私法的理论和实践。本教材内容包括国际私法总论、国际私法分论,以及国际民事诉讼法和国际商事仲裁法。其中,国际私法总论是国际私法学的精髓,作者利用留学期间获取的外文资料,对总论部分若干内容做了原版式的再现;同时,也有作者对若干理论和制度的深入思考,这些有益的探索无疑有助于国际私法学的学科发展和理论丰富。因此,本教材在继承现有国际私法著述优点的基础上,在内容上也有所突破。
本书循“问题+方案+修正”的结构展开,对国际私法的问题对象、解题理论、解体方术、基本规范、基本任务、修正制度等核心范畴进行了张弛有度、深入浅出的阐释。论证过程广采图表形式,动静结合,求解国际私法之真谛。
研究实践、服务实践、引导实践,应是我国未来国际私法研究的一项重要指导原则。司法实践在我国国际私法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中国国际私法的司法实践进行回顾、总结,发现、研究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为中国法院更好地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建言献策,这应该不失为一种探寻中国国际私法实践出路的模式和路径之一。 本书着重考察2001~2010年间中国国际私法的司法实践,分析中国国际私法的现实动态,夯实中国国际私法发展及深入研究的基础,进一步推动中国国际私法司法实践的发展。
全书共18章,结合案例剖析了国际私法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及一系列与之配套的基本制度包括识别、先决问题、反致(包括反致、转致、间接反致)、公共秩序保留、法律规避、外国法的查明,区际冲突、时际冲突、自然人和法人的国籍与住所,等等;揭示了国际私法的主体和核心的特征,展现涉及自然人或法人的行为能力、物权、知识产权、合同、侵权行为、婚姻家庭、遗嘱继承等领域法律适用的方式方法;阐述了国际私法程序性法则即国际民事诉讼和国际商事仲裁的运作程式。
章尚锦、杜焕芳主编的《国际私法(第5版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共分四编17章,不仅适应了教学和科研的新需要,而且全面地展示了国际私法的法律体系,准确简明地阐述了国际私法的逻辑内容,深入浅出地叙述了国际私法的精要,生动贴切地表达了深奥的国际私法法理。
我国于1987年7月3日正式加入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并指定外交部条约法律司为负责与该组织联系的“国家机构” (NalionalOrgan).目前,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已出版海牙公约集,但所有的公约或议定书均仅以法文和英文写成。为全面总结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公约成就,我们将所有公约译为中文并连同其英文本(若仅以法文写成,则为法文本)结集出版,以便于我国立法、司法和相关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和实务部门研究和办案参考。
本书主要研究国际私法学科整体理论,作者对其范围与考量、视角与进路、价值与体系均提出了独立想法。从论证国际私法学科与定义范围,首提国际私法关系与国际私法冲突概念,主张研究国际私法整体理论与制度,内容上应有国际私法体系范畴整体化研究,方法上应有国际私法特有方法及运用不同分析方法,包括一些跨学科研究。 作者以冲突规范的基础意义为起点,研究法律冲突与规范方法问题,特别提出和论证国际私法识方法论;并分析涉外电子合同、网络争议管辖权等新型问题,特提出将公共秩序与公共秩序保留作为不同范畴分定义;将国际私法物权与国际私法合同作为典型问题予以法律适用研究,从中寻找制度综合因素;主张国际私法争议解决措施是法律适用的价值目标实现过程,应体现于其整体研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