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英文部分为美国政府提交给WTO的年度贸易政策审议报告,中文部分为商务部组织进行的翻译。内容采用中英对照的排版方式,双页为英文原文,单页为中文译文,方便中国读者比照阅读。本书分为三个部分:部分为美国贸易政策审议政府报告。第二部分为美国贸易政策审议秘书处报告。第三部分为美国贸易政策审议会议纪要的节选部分。
仲裁是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一项重要法律手段,用以解决WTO成员方之间的某些国际贸易争端。本书对WTO仲裁的研究与探讨,有助于读者进一步理解和思考WTO仲裁制度设计及仲裁实践中产生的诸多法律问题,有利于推动学界关于WTO仲裁,特别是仲裁与WTO多边体制兼容性的讨论,并在有效运用和改革WTO仲裁方面为相关实务部门提供参考。
本书稿详细探讨了WTO争端解决裁决执行机制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主要包括四大内容:,深入考察了WTO争端解决裁决执行机制的基本结构、执行对象与执行目标、基本原则等理论问题。第二,以规范和实证的视角,重点研究了WTO争端解决裁决执行机制中的合理期限、遵守复审、补偿和报复等四大核心制度。第三,结合DSU改革谈判,提出了改革WTO争端解决裁决执行机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具体改革方向,并对WTO争端解决裁决执行机制相关具体制度的改革方案进行了评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第四,以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情况为背景,剖析了影响我国关于WTO争端解决裁决执行机制的立场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我国的因应对策。
·论国际贸易救济与贸易保护主义 ·多哈回合双反规则谈判及竞争政策 ·欧盟和美国双反规则研究 ·中国应对欧盟和美国双反经典案例分析 ·反倾销与司法审查 ·WTO贸易救济争端及案例分析 ·中国在国际反倾销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 ·跨国公司在对华反倾销中的角色 ·上世纪欧盟贸易制度和对华贸易政策 ·中国崛起与中国律师在全球化中的作用
WTO决策机制是WTO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制定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进程的加快,WTO作为当今世界规范全球贸易的国际组织,其涵盖领域不断扩大,义务水平逐步提高,成员越来越广泛。WTO决策机制也面临着诸多争议,有意见认为该机制不公平、不民主,缺乏效率和包容性。如何解决“一成员一票”的主权平等理念与成员实力不对称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如何在效率与民主之间取得平衡,使决策结果有助于实现WTO的目标,已成为一百五十多个WTO成员共同面对的挑战。 与联合国、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比,WTO在决策机制的设计上有所不同,但本质上这些组织均脱胎于战后维系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雅尔塔体系”,反映着大国主导的制度性安排。随着近年来发展中成员参与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
本书为“海关法评论”2010年第1卷。全书主要阐述了贸易便利化与海关、知识产权的海关保护等海关法相关内容;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分析WTO透明度原则在海关法领域的适用。本书的后还综述了我国海关法研究的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
本书由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制度解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和重塑未来——在世界变局中发展自己三个部分组成。系统论述了WTO的基本原则和运行特征,对WTO法律体系和中国加入WTO法律进行了详尽的解析,是一部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的著作。 将每部协定都从结构上进行了整理,使人一目了然;附录1提供了四篇*代表性的WTO法律原文,满足了双语教学和学习原典的需求,这是本书的特点。 ? 本书可作为大学生MPA和MBA的教材,也可作为机关干部、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对教学和理论工作者具有参考价值。
贸易与文化的辩论由来已久,但WTO规则在文化产品如电影、广播和书籍中的应用,仍然是世界组织中存在人分歧的问题。本书在对将文化产品与渚如小麦或钢铁之类的事物区别开来的经济和社会评论进行评价之后,它又解释了WTO成员在早期谈判时诸多不同的观点如何导致了令所有人都失望的结果。接着对各种町能的解决法给予了全面的评价,包括通过WTO争端解决的法律演变、WTO以外的新协议、改善贸易自由化和文化政策目标之间的平衡改革。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影响,文化和贸易多样性的新公约生效于2007年,WTO多哈回合谈判成为绊脚石,故对这种评价的需求变得更为紧迫。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向新世纪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了解和掌握世界贸易组织基本知识,不仅是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迫切要求,也是提高广大干部和从业人员素质,增强适应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在新时期获得更大发展的客观需要。由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担任主编、多年从事世界贸易组织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直接参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的同志编写的这套读本,是广大干部、研究人员、企业人士、在校学生和普通读者学习世界贸易组织知识的准确、通俗、简明的读本和工具书,也可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知识培训的基本教材。权威性、准确性和可读性是这套读本的*特色。
本书汇编了作者有关WTO法与中国涉案WT0争端解决研究的20多篇论文,涵盖WTO的体制性问题与中国入世后国内法制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WT0争端解决机制与国际法的一般理论问题及中国涉案争端解决的具体问题研究。《WTO法与中国涉案争端解决》突出体现了作者善于从中国视角观察WTO及其法律制度,善于将国际法理论与WTO法及中国涉案争端解决实际紧密结合的特点。全书每一部分均有阅读提示,可供涉及WT0与争端解决的理论研究、教学及实务的专家学者和对此感兴趣的公众参考。
学界对WTO法的“自足性”问题并无定论,因此,WTO法与国际公法间的关系也并不十分清晰。WTO案例报告中,专家依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32条规定的条约解释规则,试图来弥补、澄清、消弭《WTO协定》中的漏洞、模糊和冲突。然而,《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条、第32条本身的规定也存在诸多模糊之处,因此,借助WTO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报告中对第31条、第32条在诸多个案中的适用及其诠释,作者试图通过对这两条的含义、价值、适用、模糊性、冲突等问题的探究,以达到明晰条约解释诸要素间的联系、区别及作用机制。条约解释问题还涉及其他许多重大的国际法基本理论问题,包括条约对第三方的效力问题、条约解释对维护国际法体系的作用等。该研究对完善我国国内条约解释制度也具有积极意义。
杨国华、张晓君、陈咏梅、陈卫东编著的《法学教学方法--探索与争鸣(WTO案例教学与研究初探)》中,杨国华还提出,WTO课程,应当主要以WTO中国案例作为讨论课的材料,因为这些案案例中有精彩的法律分析,有利于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此外,其他法学专业的课程,也可以通过讨论WT中国案例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法的魅力”。全国四十余位法学院教师就法学教学的方法进行了示范和讨论,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案例教学、讲授式教学、讲授加讨论的教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差异、双语教学、教学评估方法等多个主题。讨论还涉及WTO的*发展、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情况、WTO教学与研究等方面的专题。《世界贸易组织法律与实务教学研究文丛·法学教学方法:探索与争鸣·WTO案例教学与研究初探》就是对这一建议的落实。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为庆祝2018年建所60周年,拟精选建所以来出版的有一定影响的以人权为主题的图书40本,集中修订再版 人权研究系列丛书 。本书为该丛书之一种,比较全面地梳理了联合国和WTO等国际组织在人权与贸易关系问题上的立场、原则与实践,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国外机构和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理论,对我国实践部门和学术研究全面、深入把握有关的实践和理论发展打下基础。在比较全面地研究国际层面上有关人权与贸易关系的实践与理论的基础上,从发展中国家立场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讨我国对这一问题应确立的原则立场和采取的具体策略。具体包括如何在WTO新规则的制订中保证我们在人权与贸易关系上的发言权,维护我国的利益;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益以及在人权特别是发展权、生存权方面的保护与促进;如何提供理论
本卷年度报告依然遵循了第1卷的编排体例。在“发展概况”板块中,“WTO争端解决机制运行情况综述(1995~2012年)”对整个WTO争端解决机制自1995年成立至2012年的发展概况进行了总结。文章的结论是:争端解决机制的运行是有效的、公正不偏的,促进了各成员对WTO规则的遵守。该文特别指出,这一机制取得了预期的效益。它通过成功地解决WTO成员之间的贸易纠纷,使有关WTO规则得到了澄清和解读,更使绝大多数违反WTO规则的成员的行为得到了纠正,从而使获胜的申诉方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本卷年度报告还新增了一个“国际交流”板块。在这个板块中,编者向读者报道了2012年7月16日下午,“WTO争端解决机制之父”拉卡特(Julio LacarteMuró)大法官与WTO上诉机构现任主席张月姣大法官的专题报告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功举办的盛况。
一本教材应当既传授知识,又传授知识的应用方法。如果两者不能兼顾,则宁愿选择后者。信息化时代,运用知识的能力远重于记忆知识的本领。法律或规则的效力,不在其存在,而在其正确应用。WTO规则体系,内容晦涩难懂,结构错综复杂,应用旨在解决具体贸易纠纷,专家组/上诉机构报告具有准先例效力。基于此,本书除了介绍WTO的规则和体系、历史和理论,还将专家组/上诉机构为解决具体纠纷而对具体规则应用的精辟洞见,作为学习WTO规则应用好的素材,以期实现作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写作目的。
该专著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的终成果。该专著在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WTO农业补贴规则的学理解释和WTO争端解决机构就相关规则的准司法解释的基础之上,比较研究了WTO主要成员农业补贴法律政策内容及其发展的变化规律和趋势,分析了中国农业补贴实践与制度缺陷,力求探索一条建立于完善中国农业补贴法律体系的有效路径。该专著注重参考资料的权威性和新颖性,相关研究资料和建设性建议可为各级政府机关制定相关农业政策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农业管理学、国际贸易学和经济学广大师生的有益的教辅参考资料。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更是成为美国的*债权国。但是,与此同时,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的形势更为深刻和复杂:“两反一保”(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有增无减;贸易摩擦范围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贸易摩擦领域由传统的货物贸易转向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产品市场开放、汇率政策、网络审查政策、稀缺资源保障政策等国内产业政策领域;有关“中国责任论”、“中国傲慢论”、“中国强硬论”等舆论开始在国际经贸舞台上蔓延。对此,中央提出,要加强对国际经贸规则的研究,妥善利用匡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因此,培养高素质的、熟练掌握WTO规则的高级法律人才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培养人才的基础工作就是撰写一部合适的教材。鉴于此,我们组织长期从事WTO法律体系研究的青年学者和实务部门的专家合作撰写了本教材,
2008年7月底,世贸组织多哈回合2008年谈判以失败告终,再次引起人们对WTO议题的热烈讨论。在新的形势下,WTO有很多新的议题需要解决。本书立足于WTO新的发展形势,以WTO新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在WTO争端解决机制、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及环境贸易领域中诸多争议存在的原因与解决办法。针对WTO新形势,面对我国外贸战略亟需转型的现状,本书作者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观点。
《WTO法律制度——以案说法(2)》选择WTO争端解决机构的专家组/上诉机构报告,通过这些报告来了解WTO基本原则和实践。WTO争端解决机制专家组/上诉机构报告是研究WTO各项规定好的资料。编写者朱榄叶根据多年的研究及教学经验,对专家组和/或上诉机构报告作了删节,每一个报告只保留对一个法律问题的分析内容,而以中文对案件所涉及的措施作概要介绍,以便于学生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