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中央党史研究室集体劳动的成果。 本书介绍了 1921 ~ 1949 年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共分五编,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 党在大革命时期 、 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 党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 党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
本书精选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80余个党史故事,进行生动、感人、通俗、易懂的解读。每个故事分三个板块。板块,故事原委。原原本本地道出习近平讲述每个故事的时间、地点、场合和内容。第二板块,故事延展。介绍故事来龙去脉,还原故事历史场景,描述故事具体情节,体现故事完整性。第三板块,故事启迪。努力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述党史故事的本义和引申义,简要阐释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该书坚持习近平总书记讲故事的基本风格和基本特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了有根有据、史实准确。同时,力求做到政治性、思想性、准确性和故事性的统一,可读性极强,可以作为对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辅助读物。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是继《中国共产党历史》*卷出版以来的又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基本著作,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1949年 1978年的历史。这是一段波澜起伏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辛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 该书的编修,始终以历史决议为指导,以新时期党历次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有关党的历史的论述为准绳,并在撰写中得到中央领导同志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若干 重要问题的表述均经中央批准,代表了目前对这29年历史研究的*水准。该书规模宏阔、编纂工作历经十六年、十数次易稿,是党史界和党员干部群众瞩目的重 大工程。 该书的编修,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吸收和利用党史学界的新史料和新成果,对党员、干部和群众关心的一些重大历史问题和难点、热点 问题作了科学表述。全书着重反映党在这29年里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上册记述中国共产党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的历史,约42万字,收录图片36幅,重点展现了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立足中国国情,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教训,创立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该书的编写工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遵循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论述以及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讲话
为配合全党范围内正在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本书从党的一百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当中尤其是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选择50个小故事,结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行历史性解读。这些小故事采取总分结构,总的部分阐述党章的变革,遵守党章的故事、党史上遵守纪律的故事,分论按照纪律处分条例中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六个方面,重点讲述党的历史上模范遵守党的纪律的故事,辅之讲一些违反党的纪律的故事,以正能量推动党的纪律更加发挥作用,以反面典型警示党内同志严格遵守党的纪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员会办公室邀请教育*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学者,以 历史文化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为主题,选择 100 个中华民族的历史话题,阐释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剖析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趋势。意在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阐发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根据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为纪念党的成立七十周年而撰写的。由胡绳主编,并请中共中央宣传部龚育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金冲及、国务院研究室王梦奎参加工作。1991年8月8日,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批准了《中国共产党的70年》的出版。 为《中国共产党的70年》提供初稿的人员是:沙健孙(一、五章)、金冲及(第二、三章)、王秀鑫(第四章)、戴鹿鸣(第六章)、周承恩(第七章)、席宣(第八章)、郭德宏(第九章)。 全书的修改定稿工作,由胡绳主持,金冲及、龚育之、沙健孙、郑惠、王梦奎参加。执笔修改各章书稿的人员是:一、三、四、五章,金冲及;第二章,沙健孙;第六、七章,龚育之;第八章,郑惠;第九章,胡绳(一、二、七节)、沙健孙(第三节及第六节前
中国共产党从*初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到如今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大执政党,深度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当初是怎样诞生的,成为一个众所关注的话题。本书作者叶永烈以 地利优势 ,在上海作了长时间细致的采访,又专程赴北京及嘉兴南湖访问,历经十余年考证,以客观的文字,创新的 T 字型叙事结构,娓娓讲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艰辛与辉煌
本书是一部新时代党建史通俗读物。 改革开放40年来,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40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取得辉煌成就的40年,是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发展壮大的40年。 本书把细节描述与理论分析相结合,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建工作、干部队伍建设等的回顾,展现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九大40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的全貌。
档案是历史最清晰、最确定的记录。中国共产党的档案,记录着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奋斗历程、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求索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 要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 。本书以时间为序,选取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部分珍贵档案,通过57篇文章,点面结合、以小见大,串联起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对其间的大事进行了全景式概括。通过档案解读百余年党史,是青年一代党史和文献研究工作者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从不同角度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全新尝试。
本书由中央党校副校长谢春涛领衔主写、主编。他与罗平汉、高中华、卢毅、刘宝东、张旭东、李庆刚、沈传亮共八位党史、党建领域的专家讲了十二个专题,分别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 能 ,朱毛红军与古田会议,遵义会议与长征胜利,国共两党与抗日战争,延安整风与党的团结统一,党夺取全国政权的历史经验,建立新中国的构想及其实践,抗美援朝的决策及其影响,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伟大历史转折,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 这十二讲突出叙述中共百年所走过的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的重要节点的历程。八位作者的叙述各具特色,有的偏理论、有的重史料;共同特色为以学术研究为根基、翔实合理的史料选择、历史与理论相结合,以生动的历史细节、深入浅出的
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上,由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分别主持起草的党的三个“历史决议”,都是诞生于重要历史关头的党的纲领性文献,都展现了党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卓越政治智慧,都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作者曾参与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的起草工作,本书是他在第三个历史决议宣讲稿的基础上,运用大历史观的宏阔视野,将前两个历史决议同第三个历史决议贯通起来,将其放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历史经纬中去展开相互交叉、对照比较的“纵论”与“横议”,看我们党是如何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如何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如何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去解决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中的种种问题,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和更加成熟的。本书视角独特,史料翔实,观点别具新意,文字清新通透,既详细分析了三个历史决议本身的叙事框架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学习,并因此大受其益。党成长壮大的历史也是一部学习的历史。每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关键时期,每当遇到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更是特别强调学习,并组织了卓有成效的学习活动。本书采用纪实的写作手法,完整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学习的历史,夹叙夹议,文字表述力争鲜活,人物介绍力争生动具体,事例选用力争巧妙恰当,情景安排力争引人入胜,力求把一个立体地、生动的历史展现在读者眼前。
《风起陕甘宁》是作者2020年受邀到陕北踏访后形成的文字,是一部历史散文,是一部优秀的主题出版物。全书从 陕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又是中国革命的圣地 这一话题出发,流连于多个革命遗址,注意收集党中央、领导人以及对中国革命事业产生重要影响的共产党人的事迹,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地描述,通过一些有着画面感的场景,带领读者重返历史现场,塑造出真实立体、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党的形象。作者以丰富的专业知识、独立思考与个性表达,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学、辩证法等多层面,讲述自己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重大命题的认识,具有理论高度与思想深度。 作者历经四年多的时间完成了这部具有开阔视野、独特写法的通俗理论读物。这部书的意义在于,它切实让 四史 教育落
本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同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全方位多角度介绍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系统回答了一些中共党史的重大历史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详细阐述了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分为上册、下册。《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上册,主要介绍1921年至1978年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下册,主要介绍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本书以历史事实为依据,把作者本人的学术研究成果与党史学界的新史料和新成果紧密结合,在撰写过程中采用多种写作手法,生动还原历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1978—2012)上册严谨、平实地反映了1978—1989年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集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生动性于一体,导向正确、史实准确、可信可读,为全党全社会学习党的历史提供了权威的正史。本书的编修,得到中央领导同志关怀和指导,若干重要问题的表述均经中央批准,代表了目前对这一时期党史研究的优选水准。全书着重反映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是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教材。
中共是如何建构自己历史的? 中共建党、大革命、土地革命、长征、延安整风、七大、三年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帮、十一届三中全会、八九…… 这本书详细记录了一部党史诞生的过程。大到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如何评价和定性,小到一字一词如何使用的斟酌——一次次的讨论,整个过程都收录其中。另外还有主要参与者的日记,以及本书作者所作的旁注等。 我们将看到杨尚昆、胡乔木、胡绳、薄一波、邓力群等先生为党史书写提出的各自观点性的意见。我们也将知道,原来我们往日所熟习的党史观点是这样成形的,具体而微。 “他们讲话时,大多只有四五个人在场,并不是准备发表的。由于长期的职业习惯和训练,我对他们的讲话始终作了详细的记录。”——金冲及 名人推荐:
本书内容严谨,叙述生动,描绘了中国共产党成立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以1911年至1921年这段激荡变幻的历史为背景,以*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中国近代社会风起云涌的革命、思潮,以及在纷繁芜杂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从筹备到成立并扬帆起航的一系列过程。作者权威专业,史实精准,文字大气,适合党员干部、青年学生阅读。为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建党历程,此书将 中国共产党*个纲领 中国共产党*个决议 中国共产党*次代表大会 一大出席者人物小传 和 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事记 等珍贵史料制作成精美彩插。
《中央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文集(2024)》约80万字。本书收录了中央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24年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35个,涉及国企改革发展、央企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文明文化建设、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国际传播等多个领域。这些获奖的优秀研究成果,集中代表了中央企业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实践和理论成果,是中央企业不断提升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各单位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精心组织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实践研究,继续探索研究新时代中央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新规律,努力形成更多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作出新的贡献。
本书探讨了有关中国革命的六个问题:中央苏区第五次反 围剿 为何失败、抗日战争前期中共组织的发展与巩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经济政策与经费来源、延安整风是如何发动的、 五四指示 后陕甘宁边区的土地征购、老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全书立意新颖,史料扎实,注重史料挖掘与史实考证,是一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术普及读本。
本书作者李海文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先后在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著作编辑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 《中共党史拐点中的人物与事件》从作者从事党史研究30余年来撰写的数百篇文章中,精编28篇(含附录)而成。时间跨度从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涉及人物:、周恩来、华国锋、彭真、张浩、师哲、江青、聂元梓 涉及事件:反王明斗争、解决张国焘问题、国共第二次合作密谈、出兵朝鲜、越南停战谈判、 文革 张大字报、农村包产到户
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周年。为了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感受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伟大道路、建立的伟大功业、创造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文明进步史上的伟大奇迹,著名党史专家李忠杰推出《中共党史基本知识》(手绘彩图本)一书。 本书从百年党史的四个历史时段中精选出近150个关键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有的是介绍单个事件,有的则是介绍某一个方面的历史过程。作者是资深严谨的历史学家,每个知识点都是其在深度挖掘的基础上梳理而成,其间蕴含着历经多年的研究精华和深沉思考。为 为便于读者把握历史全貌,本书每个时段均以 大事辑要 收尾。 本书作者权威、线索明晰、语言凝练、表述精准,对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特别是厘清党史知识讹误,梳理党史发展脉络,从党的光辉历史、伟大成就
《新编基层党务工作手册》是“新编基层党务工作基本丛书”之一,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权威性。主要依据近期新现行有效权威政策文件规定、部分基层成熟经验等进行编写,内容准确、政策可靠。二是系统性。针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结合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日常工作实际,按照18个部分展开,堪称基层党务工作大全。三是实用性。既讲政策,又细化流程,还答疑解惑,是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推荐工具书。
《中共党史党建研究年度报告(2023)》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组织编写,主编为王炳林,副主编冯留建。书稿在认真和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党建重要论述的基础上,对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发展历程做了科学回顾,系统总结了2023年中共党史党建研究的重要学术活动、重要前沿问题、重要学术观点和人才培养等系列重大问题,附录中收录了中共党史党建学科重要学术成果目录,是一本系统了解2023年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前言的资料性读本。?
党史应如何阅读?如何写作?又如何将日常阅读经验与写作有效结合起来? 本书主要讲述党史研究和学术训练的方法,探讨中共党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但更多关注的是由理论到实践的环节 如何阅读党史,以及如何写出一篇好的党史文章。通过 文本阅读 学术训练 研究选题 史料运用 和 立论方式 五个方面,系统探讨党史研究者必须认真修炼的基本功。行文尽量避免大而空的套话,让读者看到更多实际行动,使党史研究真正 见之于行事 ,使学术训练变得更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