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为 金冲及文丛 中独特的一卷,与文丛中金冲及先生的其他个人著作不同,它源自于他40年前对新中国外交重要人物乔冠华的深度访谈记录整理。1981年,在撰写《周恩来传》的过程中,金冲及先生广泛搜集资料,乔冠华作为关键受访者之一,分享了大量珍贵的回忆。如今,这份尘封四十年的访谈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终于得以出版,向读者呈现了一段生动的历史。 从1981年6月至11月,金冲及先生在乔冠华位于史家胡同的寓所中进行了七次深入的访谈。乔冠华以其亲历者的身份,详细回顾了1950至1975年间在周恩来总理领导下的新中国外交工作,重点讲述了朝鲜停战谈判的幕后故事、日内瓦与万隆国际会议上的外交风采,以及尼克松访华等中美关系转折的关键时刻。其口述内容细腻入微,尤其是关于朝鲜停战谈判的复杂细节与中美关系破冰的始末,为研究新中国外
本书首先考察了传统中国的外交模式 朝贡体系 及其在广州的应用,接下来讨论了鸦片战争以及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适用过程。1845年至1851年间,新的条约体系遭遇挫折,清朝方面竭力限制条约中承认的特权,而外国人也在尽力为他们获得额外的好处。1850年至1854年间,上海的状况极为混乱。随着外国海关税务司的最终确立,条约体系开始复苏。本书并未沿用当时流行的帝国主义观点,指出1842年至1860年间的新条约体系意味着清朝开始接受与外国人 共享治权 的观念,通过这样的方式,通商口岸和外国海关税务司成为中西 共治 的合作者。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19ZDA261)阶段性成果,北京外国语大学2020年度 双一流 建设重大标志性项目结项成果。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发展时期。在交通方面,除了汉代以来传统丝路的利用以外,新的交通线得以开辟和利用;在交往方面,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起通交和贸易关系;在交流方面,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内容都大大拓展而更加丰富。本书分十章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丝绸之路。章总结了近四十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关系史研究;第二、三章分别介绍了北魏和南朝萧梁时期的中西交通;第四章论述了3 6世纪草原丝绸之路的利用;第五、六章以宋云、惠生西行求法和朱应、康泰出使扶南探析了海上丝绸之路;第七、八、九、十章分别探讨了域外器物、植物、动物和香料的输入与中古社会。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世界希望听到更多的中国声音。
《驼峰空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为维系中国抗日战争而实施的战略》是一部研究驼峰空运历史的学术专著,对驼峰空运诞生的历史原因、驼峰航线的自然条件、驼峰空运各阶段的特点和变化缘由、驼峰空运的历史意义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记叙和分析。作者花费数年时间,查阅、研究了大量中、美、日和台湾地区的档案,采访了部分驼峰空运老兵,并到中国做实地调查。此书资料极为丰富(许多为首次发表),史料翔实、观点客观,是迄今为止有关驼峰空运为全面的论著,对驼峰空运及中国的抗日战争研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为外交学专业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所出版的“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国际政治系列”之一。其重点所讲授的内容有:外交制度、外交战略、外交策略、外交政策、外交决策、外交途径、外交礼仪与各国的主流外交理论等。它既注重外交学理、外交机制、外交规范、外交文化、外交理念的系统阐述,又始终坚持中国立场、中国视野、中国传统、中国价值、中国声音。在国内已出版的同类教材中,规范性、系统性、时效性、可操作性兼具,国际视野与鲜明的中国特色并重,乃是本书所独具的一大特色。它可供国际关系类各专业的学生作为专业教材使用,也可作为各类外交、外事、外贸人员的自修或培训教材。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第2版)/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21世纪政治学规划教材国际政治系列》梳理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到中国民国时期中国政府的对外关系史。这段时期是中国遭受外部冲击猛烈的时期,中国不仅丧失了大量土地、支付了巨额赔款,而且失去了独立和自由,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但中国人摸索和尝试自强之路的努力从来没有中断,一步步地争回主权。《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第2版)/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21世纪政治学规划教材国际政治系列》是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课程的配套教材,此次修订根据课时对章节结构进行了调整,在内容上进行了一些增删以突出重点,并补充了*的史料。《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第2版)/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21世纪政治学规划教材国际政治系列》适合作为高校国际政治、国际
《中国文库?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套装上下册)》是研究中国民族关系发展演变的通史性著作。全书以中国有史以来的少数民族为主,联系华夏汉民族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既记述各民族自身的生成与演化,又叙述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与融合,同时概括出了各个民族盈虚消长和兴衰治乱的特点和规律,是中国民族关系研究领域中一部重要著作。
本书为*组织编写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重点教材 《当代中国外交》。编写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地阐明了当代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演进规律,并对跨入21世纪的当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作用以及外交战略作了探索与展望;在梳理基本历史脉络的同时总结了新中国外交的实践经验,论述了中国外交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同时也阐明了中国在各个历史时段需要认真处理的主要外交关系。 全书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史论结合,内容丰富,逻辑层次分明,有助于相关专业的学生了解新中国外交的历史和现状,理解我们党制定外交政策的大政方针,以及我们国家在外交上的根本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