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斯大林格勒三部曲》这套*著作*三部卷二,戴维 格兰茨继续并完成了他这份*具*性的历史大作。*三卷*二部阐述了红军顺利实施的反攻 天王星 行动。 借助过去难以获得或被认为已缺失的资料,格兰茨对德军命运多舛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后十周做出详尽描述。简言之,红军阻挡、随后击败了德军解救*6集团军的两场尝试,粉碎意大利*8、匈牙利*2集团军,重创德国*4装甲集团军和*2集团军,*终将德国*6集团军歼灭在斯大林格勒废墟中。随着50多万名将士消失于东线作战序列,希特勒的轴心国军队惊恐地发现,他们从胜利方陡然沦为失败者。本书对轴心国这场深具决定性的失败做出生动、详细的描述。 对于这场战役的*后阶段,相关事件的神话远甚于先前的事件,特别是 天王星 行动为何能取得胜利、德军解围行动为何失败、德国*6集团军能否逃出包围圈或*救援、谁
《中东研究》是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主办的国内一本专门以中东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集刊,涉及中东政治、中东经济、中东文化、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等内容。集刊围绕中东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形势,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中东国家对于 一带一路 倡议的参与及其影响展开分析研究。本期是总第83期,分为 中东剧变与中东政治新变化 中东经济与社会治理 国际社会与中东的交往 3个专题,共16篇文章。
《弗里德曼说,下一个一百年地缘大冲突》 全景呈现未来 100 年世界地缘格局演变 精准掌控 21 世纪人类命运的发展主线 ★美国还将统治世界100年的底气何在?麦金德的 心脏地带 理论如何影响了美苏冷战?马汉的 海权论 对美国海洋霸权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面对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巨额政府负债、结构化转型的阵痛,中国如何才能跳出曾经的 日本陷阱 ? ★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面对土耳其等国家的挑衅,普京手中的杀手锏 天然气管道阀门是否显得力不从心? 弗里德曼以世界领导人的大棋局视野,结合其敏锐洞察力及有关历史及地理政治学的探讨,以地缘政治为切入点,拨开层层迷雾,大胆提出包括人口、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分析与预测,对全球局势进行精妙解析。 在书中,作者对美国还将统治世界100年信心
《中东研究》是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主办的国内一本专门以中东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集刊,涉及中东政治、中东经济、中东文化、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等内容。集刊围绕中东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形势,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中东国家对于 一带一路 倡议的参与及其影响展开分析研究。本期是总第12期,分为 古代历史上的文明交往 中东的党派政治与地区秩序 中东社会身份与认同 中东档案文献 书评 5个专题,共12篇文章。
《中东研究》是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主办的国内一本专门以中东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集刊,涉及中东政治、中东经济、中东文化、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等内容。本期是总第84期,分为四个栏目, 文化观念与政治象征 栏目涉及了约瑟福斯作品研究、埃及学、古代近东文明、两河流域文化等; 法律变革与社会转型 栏目透过具体法律的演变探讨中东国家的社会转型; 国际组织与安全问题 栏目对全球关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介绍,如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 文明交往论 研究 ,主要介绍了彭树智先生的人格思想。
《中东研究》是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主办的国内一本专门以中东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集刊,涉及中东政治、中东经济、中东文化、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等内容。集刊围绕中东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形势,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中东国家对于 一带一路 倡议的参与及其影响展开分析研究。本期是总第82期,分为 中东社会运动与政治抗争 中东国际关系与外交 文化观念与社会流变 古代政治文明史 中东学术史 5个专题,共13篇文章。
本书要回答3个问题: 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的制度设计是什么样的?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对美国内政外交有何影响? 自1787年美国宪法诞生以来,美国总统选举一直是美国政治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与内容。它周而复始,有规律地演绎着美国特色的民主政治,至今已绵延了228年,先后产生了45位美国总统 世界上*权威的公职。美国总统选举制度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悠久、运行*有效、过渡*稳定的国家元首和政府*行政长官和平更替机制,该制度有效保证了美国政府权力的平稳交接,对美国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头号超级大国功不可没。 本书重点考察研究的是1952年以来的美国总统选举,分别从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的历史演变脉络、制度设计特点、影响选举的国内政治与社会文化因素、选举政治对美国内政外交的影响规律等方面展开论述
本书是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和实践智慧应用于国际关系领域的知识生产的集大成之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文化资源不会自动生成社会科学理论,中华文化作为智识资源的重要意义在于同现代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经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升华,终产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理论范式,成为人类共同知识的组成部分。本书的研究重点在于对中华传统文化概念的挖掘,对原有概念进行再概念化和理论化的创新发展,对中华文化蕴涵、关涉国际关系的叙事结构进行剖析,对中国实践经验和社会规范做理论上的凝练。
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导致将近5000万人丧生;20世纪下半叶,世界经受了冷战、地区战争以及核威胁的折磨。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冲突?21世纪,还会再度爆发这类冲突吗?日益增强的经济和生态 相互依存、跨国制度和靠前制度的发展、民主价值观念的传播会带来新的世界秩序吗?优选化和信息革命又将如何影响靠前政治?本书从理论与历史相结合的角度,用简洁的语言和历史事例来阐述晦涩难懂的概念,为读者提供来自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分析方法,以此帮助他们来解释、理解与评估世界上所发生的事件。
随着国际人权运动的不断高涨和深入人心,儿童也被视为是包括公民和政治权利,以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在内所有人权的主体,这在加深人类关于人权的理解方面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进步。本书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为研究对象,从《公约》的制定背景入手,以《公约》的条约机构儿童权利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为主线,对《公约》各个部分进行了深入和全面的解读。然后,又考察了《公约》在缔约国立法、行政和司法中的执行问题。最后,本书专门研究了《公约》在中国的执行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执行的对策。
张生、陈海懿编的《英国外交档案与日藏美国文件》属于《钓鱼岛问题文献集》中一册,本册根据文献来源,分为四个部分。一是英国外交档案中有关钓鱼岛问题的档案,二是美国国家档案馆所藏钓鱼岛档案资料,三是日本冲绳县公文书馆收集的美国文书,四是马英九的博士论文节选,本书将其收为附录。
王卫星编的《日本档案与文献(精)》整理汇编了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方面的官方档案记录和有关古籍文献,主要包括日本方面的报纸、文书、档案、官方文件、民间言论等各种载体形式的资料,对于了解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观点的发展、举措的演变有着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