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王郭子仪》取材于唐朝中期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约七十年的基本史实,在中唐风云多变的政治军事斗争中。描绘了一幅幅波澜壮阔、风云激荡的时代生活画卷,以真实客观笔触再现了一个于危机中挽狂澜于既倒、再造唐室、一身系天下安危数十年的一代名相、中兴名将郭子仪的形象。《汾阳王郭子仪》生动展示了这一历史人物的为臣、为将、为人处世、治家理国的忠敬诚信、德仁友爱,书写了他作为政治家、军事家高超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
本书主要记述我党隐蔽战线的创始人和领导者周恩来创立、领导中央特科工作的卓越贡献。中央特科是专为保卫党的组织安全最早设立的情报、保卫工作机构,是周恩来直接领导下党的战斗堡垒。在当时那样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特科对于保卫党的中央机关、获取情报、惩处叛徒、建立无线电通讯联络、巩固党的组织、推动武装斗争的发展等方面都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当我们回首共和国六十年历史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沧桑之感。反映这个国家的奋斗历程,我们既需要史诗般的宏大叙事,也需要个人的娓娓述说,因为一个国家的历史,不只是若干概念的静态勾勒,更应是一个个鲜活的公民个人记忆的汇集。
《百将传评注》是一部记述中国古代名将事迹的经典传记,又称《十七史百将传》、《正百将传》,由北宋东光(今河北东光)人张预(字公立)耗费数年时间编写而成。从十七史中挑选出一百位具有代表性的名将编写传记,将《孙子兵法》的深奥理论寓于生动活泼的具体战例中,可读性很强,不仅受到历代读者的好评,也为后世兵家将帅所重视,具有极高的军事学术及文化价值。作为经典著作,后世许多名将传记受其影响颇深,在名称和体例上也多有借鉴之处,如《续百将传》,《广名将传》,《百将全传》,《百将图传》等。《百将传》作为中国古代名将的典型传记,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古代战争史和战争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发掘和研究传统文化,研究古代名将治军用兵之法,体会古人对于战争哲学的理解,对今人有所借鉴。本书力求展现《百将传
本书记录了吴运铎一生的事迹。吴运铎,祖籍湖北武汉,生于萍乡安源,幼年流落到江西萍乡。早年曾在安源煤矿当矿工。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车间主任、淮南根据地子弹厂厂长、军工部副部长、华中军工处炮弹厂厂长、大连联合兵工企业引信厂厂长、株洲兵工厂厂长、中南兵工局第二副局长、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及顾问等职。是全国总工会第八、九、十届执行委员,第三届共青团中央委员。他心系兵工,为人民兵工事业无私奉献。在淮南根据地时因陋就简,带领职工自制土设备,扩大了枪弹生产。还主持设计研制成功枪榴筒,参与设计制造37毫米平射炮以及定时、踏火等各种地雷,为提高部队火力做出了贡献。在生产与研制武器弹药中多次负伤,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残,经过20
罗荣桓(1902—1963)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湖南省衡东县人。早年组织通城秋收暴动,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曾任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红四军军委书记兼政治委员、红一军团(兼东路军)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扩大红军突击队总队长、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委员、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山东分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东北军区第一副政治委员兼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华中局第二书记兼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最高人民检察署署长、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和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监察委员会书记、民兵
《与***》记叙的是两位伟人之间的真实历史,从相识到相知,从互信到互敬,从合作到分歧。在或***的革命生涯和人生交往中,彼此的关系特殊、命运攸关、经历曲折。两人,有着神奇的酷似,也有着迥异的差别;有着太深的渊源,也有着太多的纠葛;有着渐进式的演进,也有着突然的逆转。在历史大潮中,他们合作与分歧,深刻影响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走向和发展;他们的悲欢和离合,浓缩中国半个多世纪的风云沧桑。在潮涨潮落中,在跌宕起伏中,在合作与掽撞中,他们同经磨难,共浴辉煌,也一起经受内心世界的冰火煎熬。与此同时,他们的传奇关系还因为各种原因披上一层秘雾。被“否定”的历史,与被历史否定的“烟云”经常交织纠缠。作者以丰富的史料和精彩的文字,探寻***与长达半个世纪的交往历程,还原两人真实的世界。
袁庚(1917年4月23日-2016年1月31日),中国改革的先行者,招商局集团原常务副董事长、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和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企业创始人、百年招商局第二次辉煌的主要、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探索者。袁庚原名欧阳汝山,1917年出生于宝安县,2016年因病医治无效,在蛇口逝世,享年99岁。 《袁庚传奇》从袁庚出生写起,从他加入东江纵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到担任东纵驻港办事处主任,从被调往中央军情部受训到出任中国驻雅加达总领事馆领事,从赴港参与招商局的领导工作,到担任蛇口工业区建设总指挥,在蛇口进行改革开放的实验,创造了“蛇口模式”,直到99岁在蛇口逝世。袁庚一路披荆斩棘,以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和改革精神度过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袁庚传奇》为《我们深圳》系列丛书的一本,《我们深圳》文丛是一套定位深圳人文的
《新华秘记》详细记述了袁世凯称帝时的各种逸闻及袁世凯的私人生活,某些具体情节的描写,乃出于作者的发抒,但忠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民情。作者文笔流畅,注意对人物的描写和刻画,读来饶有兴味。本书是《近代史料笔记丛刊》之一。本书记录了袁氏的官场秘闻、私人轶事和家庭生活细节。书中某些具体情节的描写,出于作者的发抒,忠实地反映了当时民间对袁世凯的憎恶情绪,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舆情。作者文笔流畅,注意对人物性格的描写和刻划,尤其是对袁世凯的权诈、桀黠、残暴、阴险以及对洪宪帝制推波助澜的各种人物的记述都颇为生动,读来饶有兴味。
《蒋家门外的孩子》为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的回忆录。作者回忆早年充满艰辛的成长岁月,追忆父亲和母亲深沉而炽烈的情感,记录充满波折的认祖归宗之路以及从政经历,披露与蒋家的恩怨纠葛及与同父异母兄弟的手足深情。许多内幕首次由当事人披露,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史料价值。
《邓小平小道》作者采访了曾与邓小平朝夕相处的江西新建托拉机修配厂的厂长、车间主任、工人以及照料邓朴方的阿姨;采访了曾经接待过邓小平调研的地方负责同志;采访了那段艰难岁月中与邓小平相见、相处的同志。由凌步机等编著的《邓小平小道》记述史实的过程中,力求探索伟人在困厄中的心路历程;展现邓小平身处逆境仍表现出的一种令人起敬的伟人风范、紧定信念和崇高境界;阐述他在调研中闪烁着睿智之光的话语与建设中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脉相承之处,将邓小平调研中的话语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理论联系起来,与党的历史贯穿起来,以展现邓小平有关理论的发展脉络。
在日记中,曾国藩披露了他所掌握的智慧要点。他将人世间的事务分成两种,一种是人力所及的;另一种是自己所无法掌控的。明智的选择,就是将精力倾注干自己所能掌控的领域中,而对于自己所无法掌控的,只能是抱以无限的乐观期许,但注定是无能为力。曾国藩写日记,就是为了提醒自己,要将自己的努力牢牢地锁定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畴之内。但是有意思的是。他频繁地玩出界,于是,他的一生就变得琳琅满目,丰富多彩起来。终其一生,曾国藩孜孜以求的是成为一个普通人,斗室书斋,揽月自赏。然而这个人生目标于他而言太过于艰难了。一旦抵达智慧之颠,再求诸于普通寻常,必然是劳而无功。再没有一条路径比得上对日记的品评,更易于走入当事人的心中。作家雾满拦江评点曾国藩的日记,追溯他生命中的跌宕起伏,其目的正是这样一个的标范,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