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取革命故事体例,按照历史发展顺序,把毛泽东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生平业绩,分为 走出韶山 舍家为国 星火井冈 挥师闽赣 长征路上 陕北岁月 进发北平 在新中国 等八个有代表性的篇章。真实、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世纪伟人毛泽东的理想追求、思想情感和丰功伟绩,以及对后世的深刻影响。作者精心构思,历经多年,遍访革命前辈,查阅珍贵文献,几经易稿,以超越普通亲人之作的思想深度,撰写了一部毛泽东的小传。
毛泽东是中国抗战的一面旗帜,是抵抗的标志,是胜利的象征。 著名党史研究专家杨冬权详细梳理毛泽东在抗战时期的文献资料,从毛泽东对中国抗战十几个方面的100多个准确预见、毫不妥协地坚决抵抗日本侵略中国、开辟抗日的无硝烟战场、提出持久战的系统理论和坚持实行持久战略、提出并坚持实行人民战争思想和游击战方针、坚持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指挥敌后战场抗战并收复大片失地、支持并赞画正面战场抗战、重视建立以民主为核心的抗战精神等多个方面,展现了毛泽东对中国抗战的旗帜性、引领性作用,凸显了毛泽东抗战思想的全国性、世界性和历史性影响。
《周恩来南开中学岁月》编撰主旨为真实、准确地记载青年周恩来在天津南开中学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历程。全书以周恩来的经历为主体,前面辅以到南开中学之前的经历为“开篇”,后面辅以离开南开中学以后、截至在欧洲加入巴黎共产主义小组的经历为“续篇”。 《周恩来南开中学岁月》采取按编年排序,注意时空架构。周恩来求学南开中学时期,南开中学实行四年学制,从1913年8月入学,至1917年6月毕业,周恩来完整地完成了在南开中学的学业,故《周恩来南开中学岁月》的主体部分按学年划分为四章,以显示其四年的成长过程。 《周恩来南开中学岁月》每章开头列有“周恩来中学年表”,梳理了周恩来在相应学年的学习和求索行为的脉络。每章之下,根据内容细分为节。书后列有附录,收录了周恩来所在的第十次第二组同学撰写的班史,以展示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