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全集》是研究王阳明心学思想及王阳明一生重要的著作,是儒家思想中的代表作。 阳明先生的门人徐爱、薛侃、南大吉刻印了《传习录》。其后钱德洪、邹守益、欧阳德、王畿等人在明嘉靖年间又陆续刻印了阳明先生的《文录》《文录续编》《年谱》等。隆庆六年(1572),御史谢廷杰巡按浙江时,汇集了《传习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世德纪》,以及《年谱》《奏疏》《祭文》等,整理而成《王文成公全书》,刊行于世。全书共三十八卷,分为《语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附录》,附录又包含《年谱》《年谱附录》《世德纪》《世德纪附录》。这是王阳明先生的全集,以后刊行的各种全集,基本都是依据此刻本翻刻或排印。 本套《王阳明全集》的简体版,是以民国二十三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王
《论语别裁》内容提要: 先生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而撰成的《论语别裁》,是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做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义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阐发。尤为新颖的是,作者将对原文的串讲撮编为一个个历史故事,蕴意深邃而妙趣横生,这在众多的《论语》章疏中是别具一格的。
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华文化中传播很广、历史地位很高的经典,作为其主旨的“道”或“天道”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至上信仰理念。然而,世人尘蒙于老子和《道德经》的歪曲误解却多不胜数,应验了老子所言“知我者希”。本书旨在透过种种迷误指向老子之真,即力图校勘出贴近老子真义的《道德经》文本,追问老子之道的本真义涵,寻找接近真实的老子,探讨老子学说在现代社会的真实意义。
本书联系汉魏之际的历史背景,以自然与名教的关系为基本线索,运用经典诠释的传统方法,试图证明何晏、王弼所开创的玄学思潮实质上是一种以本体论的哲学为理论基础的内圣外王之道。这种不同于汉代经学的新型的内圣外王之道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目的在于纠正当时的政治上的偏差,来谋划一种和谐的社会发展前景,从而凝结了人们的文化价值理想,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精华。
《河洛精蕴》共九卷,分内、外两篇。内篇三卷,讲《河图》、《洛书》与阴阳、八卦、五行的关系;外篇六卷,讲《河图》、《洛书》在诸多领域中的应用。《河洛精蕴》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系统研究王阳明哲学的专著。全书对阳明哲学的内容及涵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阳明哲学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力图呈现出阳明哲学的基本性格和整体面貌。本书的特点是:以理性主义到存在主义的转向来把握宋代理学到明代心学的演变线索,力图在比较分析的视野中把心学的古典问题转化为现代哲学语言来了解,通过把“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发展为一对普遍性的范畴,从文化的境界取向揭示出阳明哲学有无合一的精神境界,并展示出中国文化的丰富义蕴与宽广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