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版《瑜伽经》堪称 不二 。它以国际瑜伽界广泛认可的注释本为蓝本,由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王志成教授倾力译介。本书告诉我们,瑜伽就是控制心的意识波动。我们之所以需要瑜伽,是因为有现实的痛苦存在。在帕坦伽利看来,痛苦的根源在于原人错误地认同了原质,而消除痛苦的根本之法就在于分辨以至分离原人和原质。这需要瑜伽的努力,其基本进路便是瑜伽八支:禁制、劝制、坐法(体式)、调息、制感、专注、冥想和三摩地。 可以说,《瑜伽经》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修习体系。不过,其原典只有196则经文,内容凝缩,表述隐晦,不易理解。本书的注释不止于解经,而是将古老经文带入当下语境,追求与现代人和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联通。它是瑜伽爱好者的修行指南,亦将成为关于生命问题的又一部答案之书。
中国艺术将妙悟作为创造的根本途径。妙悟的根本特点是对知识的超越,是人与世界融为一体存在方式的确立。在知识、秩序的羁縻中,人真实存在的意义常处于遮蔽状态中,通过纯粹体验,归复真性,去除遮蔽,让存在的意义澄明呈现。 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 ,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心灵的气象和格局,创造由生命真性跃出,才有真正的价值。妙悟是一种生命存在方式,既不能单纯归于认识论,又不能归于工夫论。它与西方艺术心理学中的直觉说有根本差异。
《道德经》由形而上的 道 ,谈及圣人之道以及修养之道,可以指导我们为人处世,让我们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德经》仅五干余言 , 但文约意丰、博大精深 , 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不仅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而且对中华民族的性格铸成、政治的统一与稳定 , 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除非愿意自己的准则变为普遍规律,否则你不应行动。这是康德伦理学的基石,也是他号召人们普遍遵守的 命令 。这也是人类的意志规律、自由规律、道德规律。正确认识和运用道德规律是人类的责任,也是明辨善恶的尺度。理性的人能为自己立法,因此,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当作工具,而应该永远将自身看作目的。由此,也产生了一个由普遍客观规律构建起来的体系,也即目的王国。目的王国服从自身加于自身的规律,自然王国则服从外因起作用的规律。这个 道德的原则 加强了理性的力量,提高了人格的尊严,真、善、美都将交由它裁定。
儒家政论核心依据经典, 天人合一 学说始祖文本。 《春秋繁露》是西汉大儒董仲舒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董仲舒的政治哲学思想,即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学说的思想体系。他认为自然界的天就是超自然的有意志的人格神,并且建立起了一套神学目的论学说,把人世间的一切包括封建王权的统治都说成是上天有目的的安排,将天上神权与地上王权沟通起来,为 王权神授 制造了理论根据。同时,又建立起 天人感应 论的唯心主义神学体系。儒家思想以天的形式,凌驾于政权之上。董仲舒讲的天人感应,形式上是神学的唯心主义目的论,而实质上还是儒家的政治哲学,即 大一统 :一是政治上的统一,统一于皇帝;二是思想上的统一,统一于儒家思想,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的思想在当时及以后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此以后儒家思想成
东汉王符所著《潜夫论》,是先秦子书匡正时蔽、解除民瘼、扶倾救乱、力挽衰世的 救世 精神在东汉的特别传承。全书通过十六卷三十六篇,揭示汉末弊政乱俗,讨论治国安民方法。其思想体系可以概括为 四大主张、三种批判、两重感叹、一种视角 。 四大主张 即:一重学、务本;二重德、尚贤;三重法、明刑;四重民、救边。 三种批判 即:批判弊乱之政、浇薄之俗、贪枉之吏。 两重感叹 即 贤难 之叹、 衰世 之叹。 一种视角 即为衰乱之世分析病情、诊断病因、且开出良方的 医者视角 。《潜夫论》在理想主张与精神品格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其思想之醇正、浑厚,目光之冷静、犀利,批判之峻切、深刻,文笔之老成、持重,在两汉子书中都是出类拔萃的,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 符书洞悉政体似《昌言》,而明切过之;辨别是非似《论衡》,而醇
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代中国,国民的阅读生活中迫切的事情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是:阅读经典! 在承担着国民基础知识体系构建的中国基础教育被功利和应试扭曲了的今天,我们要阅读经典;当数字化、网络化带来的 信息爆炸 占领人们的头脑、占用人们的时间时,我们要阅读经典;当中华民族迈向和平崛起、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时,我们更要阅读经典。 经典是我们知识体系的根基,是精神世界的家园,是走向未来的起点。这就是我们编选这套《国民阅读经典》丛书的缘起,也因此决定了这套丛书的几个特点: 首先,入选的经典是指古今中外人文社科领域的名著。世界的眼光、历史的观点和中国的根基,是我们编选这套丛书的三个基本的立足点。 第二,入选的经典,不是指某时某地某一专业领域之内的重要著作,而是指历经岁月的淘洗、汇聚
《金刚经》《心经》在佛教中的地位之高不言而喻。它们不仅体现着原典精神和独有的思想价值,还渗透到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如果想要深入佛教研究,这两部经是入门基础,是绕不过去的经典。 本书集合《金刚经》五种译本、《心经》七种译本,并细分科目,厘清层次;详加注释,疏解经义;随文语译,为初学者提供方便之门。
本书为南怀瑾先生撰著的《楞伽经》全本的大义今释。内容包括:原文、今译和串讲(用括号、另段的方式标出)。全书深入浅出,文句流畅,是一部将学术性和通俗性融为一体的别具特色的《楞伽经》读本。
今天这个时代,不缺乏有理想有抱负想要改造社会改变世界的人,却缺乏一个个安稳悦乐的人。当下的社会,不缺乏高谈阔论做学问的人,却缺乏活出自己生命状态的人。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孔子,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力量的起点。薛仁明在其新作《乐以忘忧 薛仁明读 论语 》中,以丰实多样的学养,风姿绰约的文字,再次清晰勾勒出一张张可亲可亲,人性又诗情的孔门面孔,引人想往。在其笔下,孔门仍是其乐陶陶,新有一派光明喜气的景象,尤其是生机盎然、丰富温润的孔子,为我们活出了生命中美的松沉时刻,治愈躁郁时代每一个茫然的心灵。
阴阳家所倡导的阴阳五行观念自西汉时起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无所不在的文化要素,故欲了解中国古代的宇宙图式、政治运作、制度设计、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乃至身心修炼,则不能不对阴阳家和阴阳五行思想有所认识。本书上篇以阴阳五行观念为主轴,辨析其发生演变之源流,及其对儒学、易学、医学、仙学、理学之渗透,明其道而述其学;下篇则选择星占、风水、相人、算命四种术数加以扼要之介绍,窥其术而析其技,裨使阅者能得阴阳家和阴阳五行思想之大略。
作者在64岁时看了一本古书《*乐编》,看到书里古人一些关于为人做事的道理和哲学,深深地被触动,感悟六十年来未知的立身之本、人生智慧,焦虑解脱,后浴火重生,写了读书笔记,汇集成册,是一本修身养性的文娱读物。 作者研究了四十多年犯罪学,看到了古书后感悟治理犯罪工作应该延伸到防范之初。越是写到*后越觉得这本书不仅教人修身养性,还是一本预防犯罪的读物。如果在人之小时候,就有人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处理矛盾的方式,那会预防很多犯罪发生。
《列子》为道家重要典籍之一,与老庄并列。它高深莫测,易读而难懂,以故事、神话的形态,阐释道家的学术及观念。 《列子臆说》是南怀瑾先生关于《列子》的讲记,共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讲述列子,深入浅出、生动自在,以《列子》的内容为研究重点,带领读者进入广阔的视野、深入难测的奇妙境界,并打破了意识的种种局限。列子,这个御风而行的人,要我们从一切自设的框架中突围,成就天地间的自在逍遥。
《列子》为道家重要典籍之一,与老庄并列。它高深莫测,易读而难懂,以故事、神话的形态,阐释道家的学术及观念。 《列子臆说》是南怀瑾先生关于《列子》的讲记,共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讲述列子,深入浅出、生动自在,以《列子》的内容为研究重点,带领读者进入广阔的视野、深入难测的奇妙境界,并打破了意识的种种局限。列子,这个御风而行的人,要我们从一切自设的框架中突围,成就天地间的自在逍遥。
《列子》为道家重要典籍之一,与老庄并列。它高深莫测,易读而难懂,以故事、神话的形态,阐释道家的学术及观念。 《列子臆说》是南怀瑾先生关于《列子》的讲记,共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讲述列子,深入浅出、生动自在,以《列子》的内容为研究重点,带领读者进入广阔的视野、深入难测的奇妙境界,并打破了意识的种种局限。列子,这个御风而行的人,要我们从一切自设的框架中突围,成就天地间的自在逍遥。
《周易诵读本》(插图版)是 中华经典诵读工程配套读本 之一,专为4 12岁的青少年儿童编写,我们依据版本收录《周易》全文,并附有拼音,对难字、难词、难句做了精炼、准确、易懂的注释,同时,配有大量与文字密切关联的图片,让读者在愉悦的审美中,品味经典的魅力。
道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思想资源,而《庄子》是道家的根本典籍之一,了解《庄子》这部经典,才能对道家思想乃至中国文化精神获得初步的认识。对于现代读者来说,阅读《庄子》原典并进而理解庄子思想,有着一定的门槛和难度,这就需要一位合适的导读者。 复旦大学陈引驰教授研究《庄子》和道家文学数十年,已经出版关于《庄子》的书籍多种。这部《〈庄子〉通识》,作者更加有的放矢,针对有志于了解并阅读《庄子》的读者,既讲《庄子》这部书,也讲庄子思想的源流,更有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引领读者在《庄子》的世界中逍遥,在中国文化的海洋中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