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今仍在使用的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素有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之称。汉字的形体演变尽管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阶段,但依旧保留着它的图画性质,它的结构及笔画都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历史溯源、风俗习惯等诸多信息。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五千年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脉搏,提醒你;也提醒我,我们拥有个名字叫中国。” 吟唱这首歌曲,品赏这段歌词,哪个中国人不为自己的祖国有着广袤的疆域,使用着字形多样的方块字来书写民族的历史文化,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诵读着诗词歌赋而骄傲呢! 在《趣识繁体字》中,我们试图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和图示,向小读者解读一些汉字的演变过程,帮助他们了解一点有关繁体字的知识。书中繁简字对照,能帮助小读者在欣赏
本书以北京地区和上海地区116个常用手语词为语料,综合使用观察分析和实验方法论证手语的符号任意性和理据性,进而肯定手语作为人类自然语言的地位。手语同时具有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不同理据性类型的手语词的理据性程度和规约性不同;规约性是手语成为聋人交流工具的根本原因。
《理科专业手语》共收录词目1305个,其中新词目1180个,词目确定主要依据聋校科学课程教学内容,从中挑选常用、有代表性的专业基本词;同时收录聋校科学课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掌握但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会见到和用到的专业术语,如“半衰期”。全书按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天文地理、实验五个部分编排,并按部首索引检词。
《上海手语音系》是系统阐述上海手语音系结构系统的学术专著,填补了我国手语音系区域研究的空白,体现了这一领域研究的国际水准。 它以真实、可靠的上海手语语料为依据,以手语音系韵律模型(Brentari,1998)为理论基础,采用ELAN软件为分析手段,主要阐述了七大问题: 1.上海手语表表层手型的音系特征赋值,底层结构的特征赋值及其音系结构,确定上海手语有多少和哪些底层手型 音位 ,哪些是底层手型的 音位变体 ,哪些是表层手型的 语音变体 。 2.上海手语构成手势的位置、掌向、运动的音系特征赋值及其结构。 3.上海手语音节的理据、界定及其特点。 4.上海手语音节的内部结构、类型、音节与手势的关系。 5.上海手语表情体态的 超音段 语言功能、音系特征赋值及其音系结构。 6.上海手语语流中的音系变化及其规则。 7.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