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涉及苏州过云楼、天放楼,杭州妙赏楼、丰华堂,以及明代晋藩刻书、清乾隆时“翰林院印”与四库进呈本、“四库七阁”、武英殿刻书、荣禄堂与缙绅书等历代藏书刻书掌故,还有清华图书馆中元刊本《唐翰林李太白诗集》、戴震《续方言》手稿、俞樾批校本《水经注疏》、金天羽批校本《史记集解》等琳琅满目的珍本秘籍介绍。由当代古文献学家、山东大学教授杜泽逊先生作序。
本书由史证编、版本编和鉴定编三部分组成。其内容包括书籍的生产材料与生产方法、中国书籍的产生、初兴与发展、书籍的装帧艺术、版本类型与版本称谓、一般刻本书的鉴定、活字印本书的鉴定、抄写本书的鉴定等。本书可作为古籍普查的培训教材。
本书分六部分,分别为易学史和各家学说、易学基础学、易学应用学、易学与医学、易学大传学、易学本经学,其中易学与医学部分比较系统的阐释易学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的联系,并附有医易妙方。全书深入浅出,便于初学者研习。
为推动3D打印的普及,Autodesk公司发布了一套适用于普通用户的免费建模软件Autodesk123D,它提供了丰富的建模工具,而其中的Autodesk123DDesign是一款简易的3DCAD设计软件,该软件具有强大的设计能力,帮助3D打印爱好者快速将构思成型,然后打印出来。本书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了123DDesign的各部分功能,并配以大量的插图以帮助理解。为拓展2D图形的绘制能力,还介绍了Illustrator中的钢笔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把AutoCAD绘制的平面图导入到123DDesign中去创建模型的流程,并讲解了CubifySculpt2014的使用,使建模流程更加灵活。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是全国各类情报与信息单位、图书馆、资料部门广泛采用的大型检索语言工具书。分类法是按学科系统编制的,其体系结构和类目设置,必然要受一定时间条件的限制。为此,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事物、新学科的不断涌现和深入以及各类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陆续提出问题和意见,必须对其加以充实和修订。 这次修订在第三版的基础上增、删、改约4000处,适合网络环境下联机编目和检索的需要,在组配技术手段上有新的突破,实用性强。 本书可供各类情报与信息单位、图书馆、资料部门以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类分中外图书资料、组织藏书、编制目录、建数据库和进行文献检索之用,还可作为图书情报教学和图书情报工作者参考。
亨利·考狄所著《中国学书目》,将汉学发轫时期至1924年的汉学研究论著目录全部收入,为汉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极为方便的论著检索向导。包括用各种欧洲语言写成有关中国的专著和文章,甚至小启事和书评,不论在何地出版,差不多尽数囊括。此书1880年获法兰西铭文与美文学院斯坦尼斯拉斯·儒莲奖,为西方汉学领域之名著,至今仍是欧美研究中国问题学者的书。《中国学书目》1881-1885年出版,1904-1908年出第二版,四卷;1922-1924年补编一卷,共计五卷,作者把西人研究中国各方面的著述和论文以及中国古代名著的译文分类列目,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早期西人研究中国的状况,是西方汉学目前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汉学书目。陈寅恪先生当年从欧洲回国,在清华国学院开课,就是主讲《考狄书目》,傅斯年等人也非常重视这部书目。 袁同礼《西文汉学书目》,又称续考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的一部丛书。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 “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此说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釆及武英殿所有富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
目录之学,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目录学著作,对了解我国文化、学术研究具有重 要价值。而明清两代,私人藏书盛极,因而私家目录著作也极为丰富。 本书对近三百年来古籍目录著述中较为重要和有价值者作了梳理,对其源流、古籍收藏、学术价值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收录本社1979-2009年(截至2009年9月底)正式出版的图书3800余种。根据本社出书具体情况,结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将所收图书分为图书馆学情报学、古籍影印(含民国文献)、人文社会科学及其他四大类,大类下再细分若干小类。 同一小类中,按出版时间先后排列。出版时间相同的,按书名的汉语拼音排列。丛书及相关系列图书集中排列。个别相关图书因分属不同丛书和类别,则在其下附注另见。 每本书著录书名、作者(无署名者除外)、出版年月、装帧(不标明装帧者为平装)、开本、字数(影印图书除外)、页数、定价、内容提要。部分绝版图书仅存目。 “中华再造善本”收录一期工程出版的全部图书和二期试制书目共计787种,二期工程于启动之初(仅出版7种),暂不收入。“中华再造善本”下图书页数根据筒子叶计算(以叶为单位)
《中华布洛陀神史》是壮族学者黄懿陆先生所著的《中华文明起源三部曲》之二。从布洛陀神话的起源、历史及相关文化研究入手,研究人类文明起源和中华民族起源问题,为探寻历史真相,揭示和复原人类曾走过的路而写下的一部厚重的学术著作。
张舜徽的《中国文献学》把传统的历史文献学从偏狭的领域中解放出来,拆除了“文献学”与“史学”森严的壁垒,恢复了汉唐历史文献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宏旨;他以登高一呼、学者认同的魅力,《中国文献学》带领广大学界同仁开创了现代历史文献学的基业,把历史文献学发展到新的阶段。
这是与邵甏辰《四库简明目录标注》配套的版本目录学工具书,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作者曾参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目验古籍版本约五千种,又进而寻访有关古籍,并参考大量前人时贤版本目录这著作,以十余年之功独力撰成此书。此书以浙本《总目》的三十二种),于每一书目下逐一注明进呈本所录,知见本版本形式、现状、藏所,并录有关序跋题识、印记、写刻工,间加按语,时有新知卓见。附有书名、人名、写刻工和藏书家藏书印鉴四种四角号码索引,极便检索。
Lens所著《目客(2我这样爱你)》,从爱情出发,落脚于现代人在都市中笃定或迷失的自我,探讨“在今天,如何爱”。 这一期,8组长篇图文呈现了爱情世界里那些隐藏的秘密、信任与欺骗之间的灰色地带、混合着喜欢与侵犯的那种对交流的渴望、老年人不用再幻想和一个人变老时那种独特的感情状态,大数据里的爱情,浪漫爱情电影如何从风靡到让人感到压抑,以及对城市这个人类动物园如何影响爱情的讨论,等等。在爱情世界里,有很多是亘古以来的谜题,也有不少是社交网络时代的新状况。
《宋代〈四书〉文献论考》,专为考辨两宋时期《四书》著述与相关文献而作。分为上下编,上编论及《四书》文献兴盛的社会背景、出版传播及其与程朱理学的发展等,下编则具体对宋代学人有关《四书》的著述进行逐人逐书之考证,廓清了有关《四书》记载的讹误和缺失。
因日常工作之需,我们为《(稿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制了书名索引。为使其发挥更大作用,我们愿将其公诸于世,为古籍界同仁提供便利,以免躬亲翻检之劳。 考虑到利用书名索引的实际需要,我们将稿本的全文作为书名索引的附录附其后,并对稿本的类目顺序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为节约篇幅缩印成上下栏版式。
本书论述了古籍版本学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历史,研究了古籍版本学的鉴定方法。
毒理学是有关各种毒物的检测、发生、性质、效应及管理的科学。它研究化学物质与生物体系的相互作用,重点是探讨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中的外源性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和作用机制及其卫生防护和环境保护和科学。本词汇主要录毒理学理论,原则、技术的基本概念,重要的外源性化合物、酌情收录重要实验方法,仪品设备术语名词,(计3万余条)。并有选择的适当收录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病理学、实验动物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与毒理学密切相关的周边学科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