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档案管理学》中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王传宇、沈永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2月出版。全书6编20章。导论主要阐述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学的对象和任务、产生和发展,以及研究方法等问题。*编科技档案和科技档案工作概述,阐述基本理论问题。第二编档案部门对科技文件材料的监督检查,包括科技文件材料及其管理工作,监督指导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工作,协助指导科技文件材料的整理归档等内容。第三编科技档案管理,阐述对科技档案实体进行收集、整理、分类、保管、编目等问题。第四编科技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开发利用的条件、检索、编研、提供服务的方式等内容。第五编科技档案的现代化管理,论述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研制,计算机检索原理,缩微与复印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等问题。第六编科技档案事业,包括其发展史、
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各级各类档案机构立足馆藏,服务社会,基于真实可靠的档案,通过编研出版档案史料、举办档案展览、拍摄纪录片等形式开发利用档案。近年来,档案部门积极开展与电视台、杂志社、报社等媒体合作,并通过建设数字档案馆,开通网站及微博、微信平台等新途径,创新编研形式,深入挖掘馆藏,推出编研新成果,发挥档案文化作用。该文集集中地反映了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部门推进档案编研开发与档案文化建设的新经验、新理念、新思考,是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献编纂学术委员会*的集体研究成果。
《高校档案工作实践操作指导手册》由北京联合大学档案(校史)馆结合自身管理经验编写,旨在梳理我校发展历程中大学分校时期各分校的档案管理规范,结合当前档案工作实际,编写文书档案等各类档案的实践操作规范,加强档案工作业务研究,提高档案工作水平和档案人员业务素质。全书由理论要点、实践指导、操作方法、应用方向、案例链接五个部分组成。
2002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国家标准 GB/ T18894—2002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为适应电子政务快速发展对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提出的新要求,解决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国家档案局于2010年开始组织 GB /T18894—2002 的修订工作,并于2016年正式发布GB/T18894—2016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本书是对该文件的解读。内容包括总则、电子文件归档范围、电子档案的管理、电子档案的处置等,并附录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
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 讲解 ,以 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 (国 家档案局令第 10 号) 为基础,全面介绍了 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 制定的背景、 意义及主要内容,对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编制方法作了详细说明。方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档案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参照学习。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文书概述、文书处理、文书整理归档、档案与档案工作、档案收集与整理、档案鉴定、档案保管与统计、档案利用服务、现代载体档案管理。各部分内容又由学习目标、模拟情景、任务驱动、任务分解、任务解析、任务实训、知识梳理、分析思考、目标检测和阅读材料构成,穿插相关链接,充分体现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的教学新理念,突出文书与档案管理的专业应用能力训练。 刘萌:女,1963年生,教授,学校学术带头人。劳动部秘书职业技能鉴定委员会专家,中华女子学院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
随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化,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元化公共档案馆服务体系与推广机制成为当前重要的政策议题。本书紧紧围绕中外公共档案馆的形成与发展这个主题,系统梳理中外公共档案馆思想及实践的基本脉络,深入探寻中外公共档案馆发展的动力机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西方 公共档案馆建设的主要模式,并对当前西方发达 公共档案馆体系的运行机制进行了解读,进而在分析中国公共档案馆建设面临的社会环境、经验积累和相关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中国公共档案馆建设的基本策略。
《科技文档写作实务》以 理论 实战 的方式,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掌握科技文档写作要领,提高职场竞争力。全书系统地阐述了技术文档的概念、写作流程、质量要素及技术文档的写作方法。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些原理,《科技文档写作实务》针对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到的需求说明书、概要设计、软件模块详细设计、测试用例、使用指导和故障处理进行专题介绍,从内容框架、写作过程、写作实例、写作要点和常见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 《科技文档写作实务》既可作为产品研发和测试人员、售后支持人员及用户文档开发人员的培训参考用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学用书。
本书基于企业档案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认为企业档案管理有其构建的必要因素和运行规律,也与企业的各项工作在数据信息上进行关联和衔接,成为具有全员性和全过程性的管理体系。利用实际案例详尽描述企业档案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的具体工作,分析业务原理,涉及企业档案管理的体制、制度和标准、工作流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档案人员培养和企业档案工作考核,可以作为企业档案工作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的教材,并引导读者对国家相关标准的解读和理解。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研究” (08BTQ042)成果之一,得到了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珍贵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推进的基础与策略”(2006-B-02)的资助。作者在解析档案文献遗产及其保护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研究对象、发展简史、学科体系以及档案文献遗产制成材料、档案文献遗产保存环境、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的推进、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推进的组织管理、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程建设等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内容。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理论联系实际为中心,对当代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主要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提出了档案文献遗产制成材料基点论、基于调查评估的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推进模型、组织管理的优化在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推进中的作用、
《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文秘类规划教材:档案工作实务(第2版)》是针对各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实际而编写的讳工学结合教材,由档案专业土管机关的专家会同长期从事档案专业教育的高校教师一起编写而成,全面介绍了档案工作的基础知识、工作流程以及各种不同档案的管理方法和技能。《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文秘类规划教材:档案工作实务(第2版)》深入浅出、内容翔实、体例新颖,叙述生动,诈以操作技能的训练为主,理论介绍为辅,每章由相关案例导入,增加了《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文秘类规划教材:档案工作实务(第2版)》的实用性和课读性。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职高专学生档案管理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在职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教材。
《京华学术文丛:国家档案馆利用服务研究》向社会各方面提供馆藏档案利用服务,是其工作的根本目的和归宿。馆藏档案的收集、保管、鉴定、开放等各项工作都是围绕这个根本目的而进行的,因而档案利用工作是综合档案馆的重要工作,是档案馆职能实现和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外国档案事业史(第三版)》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2013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外国档案事业史(第二版)》的*修订版,是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本科生课程“外国档案事业史”的配套教材。教材采用“纵横交融、点面结合”的视角,既从纵向角度系统阐述外国档案事业的历史发展进程,又从横向角度重点评述各大洲代表性国家档案事业发展的*特色和成果,研究内容富于前沿气息,框架结构逻辑紧密,内容编排富有特色。此版还增加了附录部分“国外档案新闻集萃及从新闻视角看国际档案界”,即时展示国外档案事业的*内容。本教材在全国同类教材中处于领先地位,是全国众多高校档案专业本科生学习“外国档案事业史”课程一致选择的教材,也是学界公认的外国档案事业史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
全书依据国家电力工程档案管理的相关标准、规定,结合自身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总结了档案管理与操作实务的技术经验,旨在对电力工程档案工作者,特别是档案管理入门者提供有益借鉴。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力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概论、电力工程档案管理体系、电力工程档案管理秩序、电力工程文件收集、电力工程档案归档整理、电力工程档案鉴定、电力工程档案移交和保管、电力工程档案信息化、电力工程档案专项验收与达标创优等9个方面,并将工程档案管理必须掌握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及与此相关的单位工程划分表附在文后。这样更加便于读者的学习和理解,实用性强,可操作性高。 本书适合于电力工程(水电、火电、风电、输变电)等建设项目参建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等参考阅
胡元潮主编的《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浙江省基 层档案工作者论文集2015)》收编的是2015年度浙江 省基层档案工作人员的**论文,共有84篇。全书按 档案事业管理、文件与档案管理、专门档案与特殊载 体档案管理、电子文件管理与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 文化建设与开发利用等五个部分进行编排。这些论文 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实践性强,体现务实、创新、 求真的特点,反映出浙江省广大基层档案工作者爱岗 敬业、勤于钻研、勇于探索的理论勇气和实践精神。 如《论以“五档共建”理念推进“五水共治”档案工 作》《构建JCI论证标准下的医院文件架构体系》《 如何处理人事档案隐私权与知情权的矛盾》《(出生 医学证明)管理现状调查与对策——以衢州市为例》 《超广角镜头畸变校正在街景近距离拍摄中的应用》 《RFID技术应用在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档
《档案管理概论》是档案学专业必修课程“档案管理学”的配套教材,该教材在结构上分为四编。编引论”(章至第三章),包括三章;第二编“档案管理流程、内容和方法”(第四章至第十章),主要是对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统计等档案管理流程的基本呢哦荣和管理方法进行阐述,包括七章;第三编“档案管理标准化和现代化”;第四章“专门档案、特殊截体档案和企业档案管理”。 本书在体例上力求对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管理流程、管理内容和方法、管理技术等进行系统论述,并针对专门档案、特殊截体档案和企业档案的特点专门进行介绍;在内容上结合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环境以及现代档案的特点,力求反映档案管理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和档案管理实践的新进展。全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