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念孙校读《逸周书》、《战国策》、《史记》、《汉书》、《管子》、《晏子》、《墨子》、《荀子》、《淮南内篇》、汉隶拓片、《楚辞》、《后汉书》等,以校勘、训诂相结合的方法,并参考相关古籍(如《史记》、《汉书》部分对勘、《淮南内篇》藉助《文子》)、类书等,订正原书中的文字讹误,考辨音义,疏通文意,撰成《读书杂志》八十二卷,余编二卷,是阅读古籍、研究古代汉语的重要参考书。王氏对古籍致误的原因也做了详细的分析,就《淮南内篇》校勘所得,总结为二十多类,为整理、研究古籍提供了很好的指引和参考。
《仿宋本说文解字(套装共4册)》为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典,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以及汉代和以前的不少文字训诂,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比较系统地提出分析文字的理论,是我国语文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辩识声读的字典。说文十四。
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内容则力求通俗易懂,结合现实生活,挖掘古代经典的当代意义,拉近经典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重视家庭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早在周朝便出现了 家训 。南北朝时,《颜氏家训》问世,从此受到历代人们的推崇。宋代晁公武称《颜氏家训》: 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一训子孙。 明人傅太平在其刻印本序中说: 盖〈序致〉至终篇,罔不折衷古今,会理道焉,是可范矣。 清人赵曦明在《抱经堂丛书?颜氏家训?跋》中誉其为: 苟非大愚不灵,未有读之而不知兴起者。 根据这些评论,《颜氏家训》无论是 立身治家之法
音学五书三十八卷,是亭林的意识学著述,被誉为清代古音学的开山之作,由音论三卷、诗本音十卷、易音三卷、唐识正二十卷、古音表二卷组成。
由清代李“澄衷蒙学堂”由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叶澄衷先生于1898年在上海创办。早招生对象以宁波贫家子弟为主,后来纔逐渐演变成为一所著名的私立学校。叶先生被称为”首善之人”。在宁波商帮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做人当如叶澄衷”。 1898年,澄衷学堂创办后的任校长刘树屏先生认为,传统的语文教材不利于新式学堂的教学,于是结合儿童的心理,编辑了一套全新的儿童识字教材,也就是《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是书于1901年出版,全书图文并茂,共收録了3291个字,762幅插图,由刘树屏先生亲自编撰,苏州吴子城绘图。该书可以说是中国早的学校自编语文教材之一,更被胡适先生誉为”中国早的语文教科书”。胡适、茅盾、竺可桢、丰子恺、梁漱溟、李四光、夏衍、袁牧等文化名人,都是以这套书发蒙的。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原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堪称鸿篇巨制。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又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到了清乾隆年间,安徽学政朱筠以为《永乐大典》收录图书未为尽全,因此上书建议向民间广泛征求佚书,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进行校辑。于是,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一百六十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 本书的出版发行无论是对于历史文献的研究整理,还是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与思想文化的研究,其积极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由于《
《颜氏家训》是我国一部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的家训作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奉为家风建设的圭臬。作者颜之推以其一生坎坷而又丰富的经历,在家教、持家、治学、处世、养生等方面,对后人进行了谆谆教诲,希望通过这些充满慈祥、智慧的家语,延续家风、提撕子孙,引导后人修德立身,专务圣贤之道。《颜氏家训》历来为后人所赏识,在历史、考据、音韵、文学、哲学、伦理等方面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家风建设上更是直接成为后世楷模,被誉为 家训之祖 ,成为中华民族家风建设的珍贵资粮。
《方言校笺》一书,为《方言》的研究做了总结。周祖谟*以宋代李孟传刻本为底本,参证清代戴震、卢文弨、刘台拱、王念孙、钱绎等各家研究成果,精心比勘,重新刊定,成为后出转精的定本。吴晓铃先生又为《方言校笺》编了《通检》,附于书后,查阅方便。 历代仿《方言》体例撰述的*作很多,如清代杭世骏的《续方言》。此书专门收集唐宋以前古籍中散见的方言,作为《方言》的续补。程陈盛又作《续方言补正》,徐乃昌再作《续方言又补》,都是这类*作。此外,近代章太炎先生*《新方言》汇释方言俗语八百多条,兼附辨析与考证,探求方言的语源,在方言的研究上另辟蹊径。
《安徽古籍丛书萃编》可以集中、全面地展示安徽先贤古籍研究的成就,展示20多年来安徽古籍整理研究的成就和20多年来安徽古籍整理出版的成就。对安徽历史文化的积累和传承,展现安徽历史文化形象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安徽古籍丛书萃编》将成为内容权威、装帧精美、印制精良的首套《安徽古籍丛书》精选本。本项目从2010年(包括2010年)以前出版的《安徽古籍丛书》中选取文献资料价值大、点校整理质量上乘、学界仍有需求的图书进行重印。2010年以后出版的图书因市场上新版图书尚多,此次不复列入。
现代版《康熙字典?将旧版《康熙字典》难查的补遗和备考依现代文字规范并入正篇,极易查找。同时补入大量今人常用的规范字,更加方便大众使用。现代版《康熙字典》对旧版《康熙字典》做了整理规范工作,修订条目达18000余条。现代版《康熙字典》采用了现代人通用的汉浯拼音注音,大大方便了读者的阅读。
许慎著的《说文解字校订本(第2版)(精)》以清同治十二年(工873)?昌治刻本(以下???本)?工作底本,以清嘉?十四年(1809)?星衍覆刊宋刻大徐本(以下???本)?主校本,?考段玉裁《?文解字注》,桂馥《?文解字??》,王筠《?文句?》、《?文?例》,朱??《?文通?定?》等古代《?文》大家的著作,以及今人的研究成果,?行??、校勘。
《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上下)(精)》由杨树达所著,本书共八卷,分正编、补编两部分。正编七卷,凡文二百零七篇。其中《中国修辞学自序》、《淮南子证闻自序》、《淮南子证闻后序》、《积微居金文说自序》、《积微居余文余说自序》五篇已见于各自文集卷首,此删去。补编一卷,凡文三十四篇,由《杨树达文集》编辑委员会编辑,多采自杨树达发表在各类刊物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