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世臣*的《艺舟双辑(上下)/艺文丛刊》 论文 四卷,多评析古文作法和作者所崇向者,亦录所作书序,及碑版等。其中有书信、题词、书跋、诗序、行状等体裁,皆包氏文彩之精华。 论书 二卷(别名《安吴论书》)为阐述学书的方法。上卷分《述书》上、中、下等三篇,及《历下笔谈》、《国朝书品》、《答熙载九问》、《答三子问》、《自跋草书答十二问》、《与吴熙载书》、《记两笔工语》、《记两棒师语》与《论书*句》等,下卷有《(书谱)辨误》、《删定(书谱)》、《(十七帖)疏证》、《邓石如传》以及诸题跋杂论等,均包氏论书之精华。
吴大潋(一八三五○——九○二年),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意斋,晚清著名金石学家、书画家、收藏家,江苏吴县人。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进士,授编修,历任河北道、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等职。光绪十二年(一八八六年)擢广东巡抚,后又任湖南巡抚。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罢归,有《恒轩吉金录》、《权衡度量考》、《古玉图考》、《古籀补》、《愙斋集古录》、《愙斋诗文集》等著作。 吴大潋善书,他的隶书横平竖直,亦取法汉碑;行书学曾国藩,又颇有黄庭坚的趣味;但他的书法造诣,以篆书为精深:开始学秦代小篆刻石,书法酷似李阳冰。后受杨沂孙的启示,将小篆与金文相结合,这使得他的篆书用笔苍辣,自成新意,大气淋漓,沉着雄厚,给篆书带来郁郁生机。更由于他对金石文字有精深的研究,开阔了对先秦文字的广阔视野,使他
《燕闲清赏笺》三卷,为《遵生八笺》卷十四、十五、十六。作者高濂,字深甫,号瑞南道人,又号湖上桃花渔。生平不详。曾于北京鸿胪寺任官,后退隐故乡杭州,优游度日。高氏为明代著名戏曲家、藏书家、养生学家。是书除言种花卉法外,俱言赏鉴清玩之事。上卷为叙古鉴赏、叙古宝玩诸品、清赏诸论,中卷为论画、论砚、论墨、论纸、论笔、论文房器具、论香、论琴、养鹤要略,下卷为瓶花三说、四时花纪、花竹五谱。举凡古铜器、玉器、瓷器之辨识鉴赏,历代碑帖、名画、古琴之鉴别赏玩,文房用品之品藻,并葵笺、宋笺、松花笺及各色名香之制法等,均论述甚详。诵读该书,明季文士雅玩之情形,可见一斑,而种种风雅识见,足堪今日借鉴。此次整理,采取明万历十九年高氏原刊雅尚斋刻本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