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了凡静坐要诀》的主体部分是标点、注释明代经典著作《静坐要诀》,作者为晚明著名的士人袁了凡。袁了凡,名黄,号了凡,江苏吴江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因著有《了凡四训》和推行"功过格"教人行善修身,而为人们所熟知,并有《静坐要诀》、《祈嗣真诠》、《摄生三要》等著作。其中《静坐要诀》为近代提倡静坐修身的蒋维乔等人继承和提倡,得到广泛的传播。
处于茫茫人海,有人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有人处处碰壁,危机四伏。究其原因,各人处境皆由各人修为及处世原则方式所造就,实非上苍对众生不公所致。《中国历代处世宝典》集元、明、清历代达观之士对世间万物的洞察、理解,从中可悟出与人处与事处、与物处的绝妙高招、奇招,自然可以逢凶化吉、左右逢源。《中国历代处世宝典》将儒家的仁义、忠恕、中庸等思想,道家的清静无为、乐知天命的思想,以及佛教的禅定超脱思想融为一体,教育启发世人如何处世,是一部有禅、有道、有情、有趣,可以陶冶性情,修身养性的宝典。忍经》中华民族是个极具忍耐力也极具坚韧力的一个民族,隐忍谦让是自古以来的美德。儒家的内圣、道家的守柔、佛家的象皆是 忍 的表现.有所忍才能有所成,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内圣才能外王.柔才能刚强.慈悲才能
《金刚经》在佛教中的地位,不仅在中国佛教中体现着原典精神和独有的思想价值,从中国文化史的视野来看,它们的影响并且关涉到僧俗各界,渗透到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因而如欲深入佛教研究或是欲对中国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是必须一读的经典。本次出版的《名家集注金刚经》一书,以高僧鸠摩罗什译本为底本,囊括历代主要注释家的研究成果,同时对原文进行白话翻译和解读,帮助读者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解这一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