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楚辞补注
    •   ( 1431 条评论 )
    • [宋]洪兴祖 撰,黄灵庚 点校 /2015-07-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楚辞补注》是宋人洪兴祖为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作的补注。补注不仅对旧注多有驳正,而且广征博引,保存了汉及六朝隋唐和宋人的部分遗说。此书在楚辞学史上俱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为今人研习楚辞所之书。

    • ¥38.3 ¥68 折扣:5.6折
    • 楚辞·赏
    •   ( 567 条评论 )
    • 屈原、译者:梁振华 /2019-02-01/ 新世界出版社
    •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而别具特色。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文学体裁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本书围绕屈原创作或与之相关的27篇楚辞进行译注,以诗化、工整的语言重译楚辞,以通俗、精炼、准确、文学性的表达赏析《楚辞》的创作背景、语言风格与文学意蕴,同时精选历代名家相关诗文以帮助读者理解楚辞在历史上的精神意蕴,对楚辞的解读立体而丰满。图书版式设计复古而新颖,现代感与传统古籍相结合,以高级、简约、直观的设计呈现《楚辞》风貌,并以舒适、功能划分合理、具备视觉美感的版面设计引导阅读。注音、注释直接标注于原文上,易读、便于理解,韵文翻译可相互参照,同时保留楚辞音韵、视觉美感。

    • ¥83.6 ¥88 折扣:9.5折
    • 楚辞章句补注·楚辞集注甲编(湖湘文库)
    •   ( 115 条评论 )
    • 王逸洪兴祖朱熹 著 /2013-01-01/ 岳麓书社
    • 楚辞又称 楚词 ,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 承袭屈赋 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湖湘文库:楚辞章句补注 楚辞集注》为《楚辞》的注本。

    • ¥101.3 ¥180 折扣:5.6折
    • 楚辞集注(图文本)(宣纸线装 1函2册 1版4次)
    •   ( 324 条评论 )
    • 朱熹 集注 /2010-04-01/ 江苏广陵书社有限公司
    • 《楚辞》又称《楚词》,*初指的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在学习吸收楚 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诗体,(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以及汉代贾谊直到刘向本人的同类作品集成集成书,定名《楚辞》,成了继《诗三百》之后又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

    • ¥168.8 ¥300 折扣:5.6折
    • 楚辞解译
    •   ( 307 条评论 )
    • 陈抡 著 /2018-04-04/ 中华书局
    • 陈抡《楚辞解译》,从古方言的角度和历史比较的方法,来解释《楚辞》。作者深受焦循《孟子正义》和罗常培《中国方音小史》的启发,探讨中国古籍里的古方言词语。作者认为阅读古代典籍应当还原历史语境,《楚辞》是楚国的方言所写,里面有大量的方言俚语和特殊的语法结构,因此需要把这些方言的本来面貌揭示出来,才能更好地理解《楚辞》。比如,在《离骚》中,作者一共探讨了216个古方言词语,在《天问》中,一共探讨了416个古方言词语。陈抡的治学方法和成就,曾得到过杨树达和周秉钧二位先生的称许。

    • ¥47.6 ¥66 折扣:7.2折
    • 楚辞(宣纸线装 1函2册 文华丛书系列)
    •   ( 331 条评论 )
    • [战国]屈原,等 著 /2013-12-01/ 江苏广陵书社有限公司
    • 楚辞与《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两个源头,它们分别代表了浪漫抒情与写实言志的风格。与《诗经》相比,楚辞句法灵活,长短句转换自由,这便造就了楚辞舒缓婉转、参差交错之美。楚辞句子较长,一般为六言,也有七言,加之篇幅长、容量大,这样更有利于表现复杂的心理和广阔丰富的生活,使作品益发多姿多彩。以屈原、宋玉作品为例,二人作品总数不及《诗经》的十分之一,但作口叩风格的多样性却是《诗经》所无法比拟的。

    • ¥67.5 ¥120 折扣:5.6折
    • 楚辞今注 汤炳正,李大明,李诚 等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正版】
    •   ( 1 条评论 )
    • 汤炳正,李大明,李诚 等 著 /2012-09-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楚辞今注》是我国诗歌的起源之一,是我国古典文学首屈一指的经典著作,是任何古典文学研究者、爱好者都不能不读的作品。两千年来,关于《楚辞》的注释可谓汗牛充栋,琳琅满目;但对当代人来说,一则难以将数以百计的注本一一读来,二则古人以文言所作注解,往往也已须“再注释”了。我社《楚辞今注》以宋代洪兴祖《楚辞补注》为底本重新作注,既取旧说之长,又采新说之精,颇能反映目前学术界楚辞研究的水平。其特点在于注释简明扼要,疏解融会贯通,符合当代读者阅读、研究的需要。

    • ¥28 ¥115.37 折扣:2.4折
    • 楚辞(明崇祯本、竖排繁体全二册)
    •   ( 11 条评论 )
    • 屈原 著 /2011-08-01/ 黄山书社
    • 屈原所作楚辞乃中国古代诗歌瑰宝,影响深远,至今令人神往。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珍藏之古籍善本中,幸有明崇祯本楚辞,该藏本原出自明崇祯年间,乃初印本的翻刻本,为明学者来钦之述注,并收明清时期著名画家陈洪绶创作的人物画像十二幅,形象生动,与精美文字珠联璧合。兹经整理,更加版本考评,将该善本分上、下两册影印,由黄山书社出版,以馈研究收藏之雅士和广大读者。

    • ¥379.2 ¥480 折扣:7.9折
    • 楚辞今注
    •   ( 327 条评论 )
    • 汤炳正李大明李诚 等 著 /2012-09-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楚辞今注》是我国诗歌的起源之一,是我国古典文学首屈一指的经典著作,是任何古典文学研究者、爱好者都不能不读的作品。两千年来,关于《楚辞》的注释可谓汗牛充栋,琳琅满目;但对当代人来说,一则难以将数以百计的注本一一读来,二则古人以文言所作注解,往往也已须“再注释”了。我社《楚辞今注》以宋代洪兴祖《楚辞补注》为底本重新作注,既取旧说之长,又采新说之精,颇能反映目前学术界楚辞研究的水平。其特点在于注释简明扼要,疏解融会贯通,符合当代读者阅读、研究的需要。

    • ¥36.3 ¥46 折扣:7.9折
    • 屈原辞研究 金开诚 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正版书籍】
    •   ( 1 条评论 )
    • 金开诚 著 /1992-06-01/ 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
    • 《古文献研究丛书》是国家*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一。这个项目旨在反映我国当代部分学者研究我国重要古籍所取得的新成就。 我国的古文献浩如烟海,其整理研究工作也源远流长,历代都有贡献。尤其是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古籍,由于在各个时代反复进行整理和研究,所以已积累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但由于这些古籍在我国传统文化的构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各个时代的学者又各自立足于他们的时代,带着各具特征的学术视野、观点与方法来进行再认识;所以,整理和研究的课题虽然一再重复,但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重复的工作在整体上却具有推陈出新、步步深入的特点。是传统文化和传统学术得到创造性传承的一个富有生机活力的进程。这样的进程显然在将来也要继续下去。 前些时候,围绕着如何对待民族传统文化,曾

    • ¥31.92 ¥69 折扣:4.6折
    • 景元刊本楚辞集注(全四册)
    •   ( 3 条评论 )
    • 屈原 原著,朱熹 集注 /1970-01-01/
    • 《景元刊本楚辞集注》,十六卷,宋朱熹撰。光绪十年(一八八四)遵义黎氏(庶昌)刊于日本东京使署。黎氏在出使日本大臣任内,搜集我国忆佚古书,辑刻成《古免凿书》共二十六种,此刻本即其中之二。 该书版工为每半页一行,行大字二十,小字二十四。版框高十九黠一厘米,宽十二黠一厘米。集注、辨登首页阑外均有《宝腾院》三字木印,《后语》序,后并有“威在癸卯孟春、高日新宅新刊”长木印,每行十二字。同时黎氏在牌记中提及“用朱熹系朱监宋理宗端平乙未(一二三五)年刊本校”。宋刊本中有岁鹰龙、朱在、朱监二篇跋文,此本已佚。猷幸先生曾说宋刊本是“今日我们所见《楚辞》的古和完整的一个刻本”,并例举了宋元两猷先生所提到的问题也是存在的。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在一九九七年篆原版重新刷印时曾将此本与宋刊本复校,出校

    • ¥300 ¥400 折扣:7.5折
    • 楚辞校释--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旧版
    •   ( 2500 条评论 )
    • 王泗原 著 /2014-07-01/ 中华书局
    • 本书是王泗原先生就1954年出版的《离骚语文疏解》增订而成,对全部《楚辞》进行了校订和解释。 先校勘,次辨韵,次释义,用语法、训诂、古音、文字、校勘的方法,从语法角度作训诂,辨正字音的讹误,阐释篇章字句意义,决嫌疑,明是非。如运用故楚旧地的江西吉安、安福、永新、莲花一带的原存方言,解释楚辞的“羌”字,解决了东汉王逸以后历代学者未能正确解释的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赞扬。

    • ¥37.5 ¥52 折扣:7.2折
    • 楚辞解故
    •   ( 911 条评论 )
    • 朱季海 撰 /2017-0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该书是《楚辞》考证方面的专门性著作,也是朱季海先生的代表著作。 朱先生学问渊博,识见精深,对以爱国诗人屈原作品为主要代表的《楚辞》素有研究。他在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宋代洪兴祖《楚辞补注》的基础上,对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楚辞》,根据荆楚、淮楚之间的方言、风土、习俗等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从校勘、文字、音韵、训诂、谣俗、名物等诸多方面,作了相当精湛并极富创见的探索,在《楚辞》研究领域内继往开来,卓然成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被著名学者蒋天枢先生誉为 王逸之功臣,洪兴祖之诤友 。

    • ¥38.9 ¥69 折扣:5.6折
    • 楚辞集注:影印本(限量珍藏版) 宣纸
    •   ( 22 条评论 )
    • (南宋)朱熹 著 /2013-12-16/ 黄山书社
    • 《楚集注》,八卷。另附《楚》二卷、《楚後》六卷。南宋朱熹(一一三○-一二○○)著。朱熹,南宋者,哲家,字元晦,晦庵,徽州婺源人。十八年(一一四八》士,官至焕章待制、侍。是二程(程、程》的四弟子,承展了二程理之,建立了完整的客唯物主理学系,世程朱理。其弟子多,後世影甚大。 《楚集注》作於朱熹任潭州《今湖南沙市》荆湖南路安使(二九三》,前署的元五年(一一九九》,可知成於此年。《楚集注》一至五卷以王逸《楚章句》依,定屈原作品二十五篇,《》;并《》以外各篇,冠以『三一字。其编次:卷一《》,卷二《九歌》,卷三《天》,卷四《九章》,卷五《游》、《卜居》、《父》。卷六至卷八《》,并於各篇之上冠以『三』字。其次:卷六《九》,卷七《招魂》《上宋玉》,《大招》《景差》,卷八《惜誓》、《吊屈原》、

    • ¥1092 ¥1680 折扣:6.5折
    • 楚辞补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6 条评论 )
    • (宋)洪兴祖 撰;黄灵庚 点校 /2015-07-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楚辞补注》是宋人洪兴祖为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作的补注。补注不仅对旧注多有驳正,而且广征博引,保存了汉及六朝隋唐和宋人的部分遗说。此书在楚辞学目前俱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为今人研习楚辞所之书。 这次整理以汲古阁本(明末清初汲古阁毛表校刋本)为底本,以明翻刻宋本(简称"景宋本")、清吴郡陈枚宝翰楼复刋汲古阁楚辞笺注本(简称"宝翰本")、日本国宽延二年皇都书林刊刻汲古阁楚辞笺注本(简称"皇都本")、清道光二十六年惜阴轩丛书仿汲古阁本(简称"惜阴本")、清同治十一年金陵书局重刋汲古阁本(简称"同治本")为参校本。且酌情参校清谢章铤、谭献、王国维及日本西村时彦的手批资料,吸收其校勘成果。 因汲古本品相太差,无法使用,作者实际以"同治本"为工作本,据"汲古阁本"改正。同中华书局《楚辞补注》(1983年,至今已4版。

    • ¥43.7 ¥68 折扣:6.4折
    • 楚辞补注 (宋)洪兴祖 撰;黄灵庚 点校
    •   ( 17 条评论 )
    • (宋)洪兴祖 撰;黄灵庚 点校 /2015-07-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楚辞补注》是宋人洪兴祖为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作的补注。补注不仅对旧注多有驳正,而且广征博引,保存了汉及六朝隋唐和宋人的部分遗说。此书在楚辞学目前俱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为今人研习楚辞所之书。 这次整理以汲古阁本(明末清初汲古阁毛表校刋本)为底本,以明翻刻宋本(简称"景宋本")、清吴郡陈枚宝翰楼复刋汲古阁楚辞笺注本(简称"宝翰本")、日本国宽延二年皇都书林刊刻汲古阁楚辞笺注本(简称"皇都本")、清道光二十六年惜阴轩丛书仿汲古阁本(简称"惜阴本")、清同治十一年金陵书局重刋汲古阁本(简称"同治本")为参校本。且酌情参校清谢章铤、谭献、王国维及日本西村时彦的手批资料,吸收其校勘成果。 因汲古本品相太差,无法使用,作者实际以"同治本"为工作本,据"汲古阁本"改正。同中华书局《楚辞补注》(1983年,至今已4版。

    • ¥47.6 ¥68 折扣:7折
    • 中国楚辞学 第20辑
    •   ( 12 条评论 )
    • 中国屈原学会 编 /2013-08-01/ 学苑出版社
    • 方铭、周建忠、汤漳平主编的《中国楚辞学(第20辑)》为屈原及楚辞学国际学会研讨会论文集。主要包括:楚辞学史研究、楚辞文献研究、楚辞影响研究、屈原事迹及思想研究研究、离骚研究、屈原其他作品研究、宋玉研究、楚史与楚文化及民俗学研究等。有的致力于理论探讨,有的进行文化照观,或进行宏观梳理综述,体现了目前屈原及楚辞学研究的*成果,反映了当前楚辞研究的多元化、全方位、多角度、跨文化的特点。

    • ¥55.3 ¥70 折扣:7.9折
    • 楚辞《九歌》整体系解(外二种)(全二册)
    •   ( 12 条评论 )
    • 孙常叙著;孙屏整理 ; 张世超校订... /2021-08-01/ 上海古籍
    • 本书是孙常叙先生治楚辞《九歌》五十余年的学术结晶。他一反其他学者认为《九歌》十一章为孤立片段,无内在联系的观点,利用传世和出土文献,结合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历史地理学、天文学等学术成果,证明《九歌》乃一部系统的歌舞剧作(剧本),而非祭祀歌辞汇编,为重新认识《九歌》提供了方法范式。 他认为,《九歌》十一章由四个部分组成:迎神(《东皇太一》《云中君》)、愉神(《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慰灵(《国殇》)和送神(《礼魂》)。由于只公演了一次,其本意失传。另外,本书考证了《九歌》文本的写定时代,通过 诸版本《九歌》之异文考订其流传过程;考证了《九歌》中的众“灵”,认为“东皇太一”是东方神岁星,系当时的战神,居五帝之首位;考证了湘夫人系居住

    • ¥63.8 ¥12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