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介绍------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前身 1956年成立的古典文学出版社及其后组建的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创立伊始便出版了不少经过整理的古典文学典籍。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独立建制后,推出了《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已成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长、学术含量*、*能体现精品图书特色的一套大型丛书。 在2013年公布的 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目录 中,《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有75种榜上有名,是全国各家出版社中入选品种*多的一套丛书。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体现了中国古籍整理出版成就的标志性项目。 《丛书》有选择地出版我国自先秦以来较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学作品,力图反映中国文学史的发展概貌。根据不同情况,或采用前人旧注或集注,均作必要的校勘并加新式标点;或采用今人新注
《元白詩箋證稿》是陈寅格集,主要内容包括寒柳堂集、金明馆业稿初编、金明馆业稿二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登稿、柳如是别传、诗集、书信集、说书札记一集、说书札记二集、说书札记三集、讲义及杂稿详细的内容。作者认为,一个人在为人行事上不能持有双重道德标准,而以两种或多种标准为自己行为的不一互做辩解,他在本书中对此有极深刻的分析。他说:纵览史乘,凡士大夫阶级之转移升降,即新道德标准与旧道德标准,新社会风习与旧社会风习并存杂用。各是其是,而互非其非也。斯诚亦事实之无可如何者。虽然,值此道德标准社会风习纷乱变易之时,此转移升降之士大夫阶级之人,有贤不肖拙巧之分别,而其贤者拙者,常感受痛苦,终于消灭而后已。其不肖者巧者,则多享受欢乐,往往富贵荣显,身泰名遂。其故何
《喻世明言》有作品40篇,包括三部分:一是宋元说话人的话本,二是明人的话本和拟话本,三是冯梦龙自己的作品。前两种作品也都经过冯梦龙的加工、修改。《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汪信之一死救全家》、《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是宋人话本;《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杨八老越国奇逢》、《木棉庵郑虎臣报冤》、《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明人(含冯梦龙)的作品。 《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说》,明代刊行的短篇白话小说集。它同《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一起,合称 三言 ,是冯梦龙经过谨慎的去芜取菁的遴选,编纂的宋元明话本一百二十篇小说总集,历来被誉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宝库。
自清初以来,词学界关于词体的起源、声诗与词的关系、诗词的分界、词调的分类、词体的定格和词韵的标准等问题的争议,皆由于缺乏高度学术规范的词谱所致。本书重新对唐宋词调进行增补、考订和辨析,收入词调400余个,为词学研究和填词提供了一部格律规范的谱系。书后附录《词韵》,便于翻检。
《扬州画舫录》的许多版本会省去工段营造录这一章,本版本以原貌全部保留,是全本的权威珍藏本。《扬州画舫录》是李斗历时30年写就的扬州奇书,被尊为迄今为止权威全面的扬州百科全书。朱自清先生推崇的明清笔记体奇书。朱自清说: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有念过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象蜃楼海市一般美丽;他若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扬州画舫录》内容丰赡、包容极广,涵盖城池水系沿革、山川园林、寺观庙坛、市肆文物,备载风物掌故。此书是清代鼎盛时期扬州文明的实录。李斗于乾隆二十九年开始为《扬州画舫录》搜集资料,于乾隆六十年成书刊行,前后历时三十余年。全书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共分十八卷。
本书是一套系统综合的我国古代诗词曲音乐总集,是从宋代以来的《白石道人歌曲》《事林广记·唱赚谱》以及明清《魏氏乐谱》《九宫大成》与古琴谱中搜集、筛选出乐府、唐宋词与元曲中具有“音乐经典”性的作品,译成现今广为流传的简谱和五线谱对照的谱式,再现古代诗词音乐精品之风采,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可歌可唱的古代音乐作品,告别“哑巴音乐史”。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这本书选读古代文论,首先要突破语言的阻碍,古代文论篇章大多以文言写成,而“五四”以来废文言而用白话,使得读书人连思维方式也受到了影响。因此,读懂古代文论篇章,语言转换成为首要任务。别以为文言容易,甚至连专家也会出错呢!
《李太白全集(套装上下册)》是中华国学文库之一,收录了李白的诗歌作品集以供读者赏析。李白诗歌中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是通过一种积极向上昂扬热烈的理想来表达的。这种精神使他的作品具有明快生动、震撼人心的力量。
本书介绍了唐宋诗歌,向被世人所推崇,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学的经典。但如何解读唐宋诗人寄寓于诗歌中的情怀和意境,常常为后人所困惑,更是我们今天诸多读者所迷惑的。民国时期,著名古典文学家、教育家高步瀛先生以其对古文义理、考据、辞章的深厚功底,遴选唐宋两代拥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结集成书,选注了《唐宋诗举要(全本)(套装共2册)》。《唐宋诗举要(全本)(套装共2册)》以集注方式将历代文人对唐宋诗的评述以及唐宋诗歌作品中涉及的典章制度、名物训诂、历史掌故和地理沿革的考订二汇辑,让后人能够更为准确的赏析唐宋诗歌所具有的深邃的艺术底蕴,成为现当代读者学习和诵习唐宋诗歌的普适性选本,被视为民国以来赏析唐宋诗歌的经典之作。
本书包括《中国诗史》三册,本册为第二卷,介绍了中代诗史。自汉末讲起,至唐代为止,共分为四个时代:曹植时代、陶潜时代、李白时代、杜甫时代。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于天然美之外,更加以人工美,也可以称中代诗史为“诗的束缚史”。
《诗疏平议》是“武汉大学百年名典”系列之一。 《毛诗正义》为唐人孔颖达所撰,黄焯先生认为此书“意在申毛,而每失毛旨”,“故清儒说《诗》,多纠其失”,黄焯先生“集诸儒箴孔之说,以补孔之所未逮”,是为《诗疏平议》。
本书包含《中国诗史》三册,该书为第三卷,近代诗史。自唐末讲起,至清代为止,可分为四个时代:李煜时代、苏轼时代、姜夔时代、散曲时代。唐宋词人所作,语文各半,到金元以后便全以方言俗语作曲,故我们可称这一时代为“诗的变化史”。
南宋魏庆之的《诗人玉屑》,是宋诗话中较著名和规模较大的一种,和北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齐名。 此书用辑录体的形式,编录了两宋诸家论诗的短札和谈片,也可以说是宋人诗话的集成性选编。《苕溪渔隐丛话》编录北宋诸家的诗话较多,《诗人玉屑》则着重于编录南宋诸家的诗话,两书互相参证,约可见宋代诗话的全貌。《诗人玉屑》一至十一卷论诗艺、体裁、格律及表现方法等等,十二卷以后评论两汉以下的具体作家和作品。全书虽有重复支蔓之病,但排比大致有序,可从中获得关于诗歌发展的轮廓及有关诗歌体裁的知识,是研究中国诗歌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书由王仲闻先生点校。在《校勘记前言》中,王先生对本书的版本与校勘情况都做了详细说明。本书包含上、下册。
本册包括《诗经学纂要》《诗言志辨》两册。《诗经学纂要》全书为二十二部分,考其大端,正名、原始、采删三科,论现存诗经之成书诸问题;诗序、六义、四始、正变、诗谱、诗乐、诗教七科则谈论和诗经文本及流传及相关之专题,也是传统诗学所一再谈论的主题;征引、三家、毛郑三科论汉以前学者及郑玄等对诗经之运用与研究,此开后世诗学之先,可谓诗经学之源头;训诂、声韵、词章、史地、博物、制作六科,论述诗经内容之研究,可谓诗经学之运用;汉学、宋学、清学三科讨论三代学者研究诗经之风格,可谓诗经学的流变。《诗言志辨》由序论和四篇讨论诗经文学艺术的论文构成,本书试图从现代观念下的文学批评角度讨论《诗经》,分析诗经的语言艺术,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作品。 目录
本书是一部诗话丛书,共辑录诗话二十七种,内容涉及作家作品评论、诗歌理论的发挥、诗人遗闻轶事的记载,为研究我国诗歌史和诗歌理论提供了宝贵资料。附有人名和分类索引。
流人为黑龙江的开发以及黑龙江流域的有特色的地域文化的形成作出了极有价值的贡献。只有将其与少数民族文化合而观之,才可以考见黑龙江历史文化的真实,才可完整地展示黑龙江历史文化的全貌。本书主要收录了方登峄等祖孙三代的《述本堂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