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有作品40篇,包括三部分:一是宋元说话人的话本,二是明人的话本和拟话本,三是冯梦龙自己的作品。前两种作品也都经过冯梦龙的加工、修改。《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汪信之一死救全家》、《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是宋人话本;《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杨八老越国奇逢》、《木棉庵郑虎臣报冤》、《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明人(含冯梦龙)的作品。 《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说》,明代刊行的短篇白话小说集。它同《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一起,合称 三言 ,是冯梦龙经过谨慎的去芜取菁的遴选,编纂的宋元明话本一百二十篇小说总集,历来被誉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宝库。
《玉台新咏》是我国文学遗产中的一块瑰宝,它汇集了自汉代至六朝六百余年间的千余首诗歌,是保存该时期诗歌面貌的重要文献,对后世文学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然而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编纂者等问题仍众说纷纭,同时也没有一个真正优秀的版本面世。章培恒先生关注《玉台新咏》已有多年,谈蓓芳、吴冠文都是他的弟子,在他的指导下负责具体校点工作。此次出版的《玉台新咏汇校(上下)》,以明嘉靖十九年郑玄抚刊本为底本,校以明五云溪馆铜活字本,明崇祯冯班抄本、赵均刻本,清翁心存影抄冯知十抄本等四《玉台》本,以及《汉书》、《后汉书》、《文选》、《乐府诗集》、《北堂书钞》、《艺文类聚》等史书、总集和类书。可以说,为读者呈上了一个既全面精善,又便于阅读的《玉台新咏》版本。
内容简介 《诗经》是我国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我国古的皇室文集,也是我国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我国早的散文总集,是和《诗经》并列的一个文体类别。但这散文之中,用今天的标准来看,绝大部分应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准确地讲,它应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
词至东坡,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浩歌,超乎尘垢之外。 宋 胡寅(《酒边词序》) 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宋 王灼(《碧鸡漫志》) 东坡以龙骥不羁之才,树松桧特立之操,故其词清刚隽上,囊括群英。 清 邓廷桢(《双砚斋词话》) 东坡词寓意高远,运笔空灵,措语忠厚,其独至处,美成、白石亦不能到。 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人谓东坡长短句不工媚词,少谐音律,非也,特才大不肯受束缚而然。 清 李调元(《雨村词话》) 《东坡志林》,又名《志林》,是苏轼所作的一部笔记体杂着。书中内容十分博杂,涉及北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全书共二百零二则,分为两大部分:*部分(前四卷)为
本书是一套系统综合的我国古代诗词曲音乐总集,是从宋代以来的《白石道人歌曲》《事林广记·唱赚谱》以及明清《魏氏乐谱》《九宫大成》与古琴谱中搜集、筛选出乐府、唐宋词与元曲中具有“音乐经典”性的作品,译成现今广为流传的简谱和五线谱对照的谱式,再现古代诗词音乐精品之风采,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可歌可唱的古代音乐作品,告别“哑巴音乐史”。
本书是一套系统综合的我国古代诗词曲音乐总集,是从宋代以来的《白石道人歌曲》《事林广记·唱赚谱》以及明清《魏氏乐谱》《九宫大成》与古琴谱中搜集、筛选出乐府、唐宋词与元曲中具有“音乐经典”性的作品,译成现今广为流传的简谱和五线谱对照的谱式,再现古代诗词音乐精品之风采,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可歌可唱的古代音乐作品,告别“哑巴音乐史”。
《唐诗鼓吹》是一部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唐诗选本。说它特色鲜明,是因为它只选唐人七律,且以中晚唐作品为主;说它影响较大,是它自问世之后,出现了不少注释本、解评本,如元代郝天挺《注唐诗鼓吹》,明代廖文炳《唐诗鼓吹注解大全》,清代钱朝鼒、王俊臣、王清臣、陆贻典《唐诗鼓吹笺注》,钱谦益、何义门《唐诗鼓吹评注》,朱三锡《东岩草堂评定唐诗鼓吹》,以及民国时期吴汝纶《评点唐诗鼓吹》等,可谓世代绵联不绝。而且,这种按诗体选编诗歌的做法,对后世影响亦大,元代方回选编《瀛奎律髓》,所选者均为唐宋五律、七律,而清代金圣叹选编的《贯华堂选批唐才子书七言律》,从选诗体式到作者取舍、选篇轻重以及选篇总数,无不显示出参从《唐诗鼓吹》的痕迹。
《十八家诗钞》这部书,曾国藩*先的构想产生在咸丰年间。据曾国藩同治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记 余在京抄成十八家诗 这句话,可知此书成书当在咸丰二年六月前。 曾氏所选的这十八家,都是他本人极为喜爱的诗人。他在自己的文字中多次对他们的诗作表示赞誉,对他们的人品表示敬仰。他说: 开拓心胸,扩充气魄,穷极变态,则非唐之李杜韩白、宋金之苏黄陆元八家,不足以尽天下之奇观。 又说: 五言诗,若能学到陶潜、谢眺一种冲淡之味和谐之音,亦天下之至乐人间之奇福也。 他甚至还说过这样的话: 余所好者,尤在陶之五古、杜之五律、陆之七绝,以为人生具此高淡襟怀,虽南面王不以易其乐也。 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诗在曾氏心中的地位,看到他对自己所敬重的诗人之珍爱。 《十八家诗钞》是一部古代诗歌选集。清代曾国藩编选。共28卷
《乐章集》,词集名,北宋著名词人柳永著。 柳永,约生于宋太宗雍熙四年(九八七),宋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左右去世。初名三变,后更名永。因排行第七,故又称柳七。字耆卿,又字景庄。福建崇安人。
本册包括《诗经之女性的研究》《诗歌中的性欲描写》《唐代女诗人》《唐人诗中所见妇女生活》四册。《诗经之女性的研究》全书凡十章,主要关注《诗经》中《国风》部分,各章按十五《国风》地域性归类,将其中有关女性篇目列出,据诗歌内容分类整理,详细讨论其中恋爱、婚姻及妇女生活习俗等问题,挖掘女性诗歌内涵。《诗歌中的性欲描写》模仿茅盾《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性描写》而成,凡十章,详细讨论了歌谣、诗、词、散曲、戏曲及谜语六种文体中的性欲描写,充分体现了新文化运动之后兴起的 到民间去 、 反礼教 等时代思潮。《唐代女诗人》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部古代女诗人研究专著,全书凡四章:引言、时代背景、代表作家、作品考略,据时代顺序整理唐代女诗人及其作品,将女诗人按阶级分布,归纳为宫廷妇女、家庭妇女、女冠及娼妓四类,
中华典故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浓缩的历史,是语言的精华。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唐寅集》收入我社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为明代著名文人、书画家。在诗文方面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 吴中四才子 ,在绘画方面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 吴门四大家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唐寅集》汇辑传世《唐伯虎集》七种刻本全部作品为前六卷,以六如居士制义及画谱为附集四卷,还从抄本、墨迹、书画文献中补辑得诗文词曲六卷,并附录原集序跋、史传铭赞、轶事、诗文评论、诗文赠答、年表等六卷资料。辑校者周道振先生(1916-2007)是著名的碑帖鉴藏家,《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唐寅集》由他和夫人张月尊女士共同署名,是目前所能见到的*详尽的唐伯虎集。
华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出辉煌灿烂的文化,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青少版四大名著》一书将四大名著合而为一,使青少年可以在短的时间内遍览四部书的精华。其中的每部名著我们都参照市面上流行的多个版本加以缩减改写,如《红楼梦》是以程甲本为主,再参考其他版本进行改写的。改写过程中,在确保原著整体风格和语言特色的基础上,删减了原著中部分次要情节、次要人物,并加工了难以理解的语句,去芜存菁,使原著内容变得生动幽默、通俗易懂,符合广大青少年的口味。
本书以写本叙録作品辑校相结合的方式,对敦煌诗歌作品进行比较全面的清理。上编共釐定诗集诗钞63种,诗1401首,下编辑録散见于经头卷尾的零散诗篇524首。二者合计1925首,是迄今为止收録全的敦煌诗歌作品集。 敦煌诗歌以唐诗为腐主体,兼有少量前宋初作品。既有流传于敦煌的中原文人诗歌,又有敦煌当地民众的创作,既有传统体裁的雅正之作,也不乏民间能人白话诗。其价值一方面在于它无可替代的校勘和辑佚功用,另一方面更在于它所反映的唐五代宋初典型写本时代诗歌创作和流传的真实形态、所具有标本意羲。
南宋魏庆之的《诗人玉屑》,是宋诗话中较著名和规模较大的一种,和北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齐名。 此书用辑录体的形式,编录了两宋诸家论诗的短札和谈片,也可以说是宋人诗话的集成性选编。《苕溪渔隐丛话》编录北宋诸家的诗话较多,《诗人玉屑》则着重于编录南宋诸家的诗话,两书互相参证,约可见宋代诗话的全貌。《诗人玉屑》一至十一卷论诗艺、体裁、格律及表现方法等等,十二卷以后评论两汉以下的具体作家和作品。全书虽有重复支蔓之病,但排比大致有序,可从中获得关于诗歌发展的轮廓及有关诗歌体裁的知识,是研究中国诗歌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书由王仲闻先生点校。在《校勘记前言》中,王先生对本书的版本与校勘情况都做了详细说明。本书包含上、下册。
唐宋詩歌,向被世人所推崇,並成為中國傳統文學的經典。但如何解讀唐宋詩人寄寓於詩歌中的情懷和意境,常常為後人所困惑,更是我們今天諸多讀者所迷惑的。 民國時期,著名古典文學家、教育家高步瀛先生以其對古文義理、考據、辭章的深厚功底,遴選唐宋兩代*代表性的詩歌作品,結集成書,選注了《唐宋詩舉要》一書。本書以集注方式將歷代文人對唐宋詩的評述以及唐宋詩歌作品中涉及的典章制度、名物訓詁、歷史掌故和地理沿革的考訂二匯輯,讓後人能够更為準雁的賞析唐宋詩歌所具有的深邃的藝術底蕴,成為現當代讀者學習和誦習唐宋詩歌的普適性選本,被視為民國以來賞析唐宋詩歌的經典之作。 《唐宋詩舉要》刊行以來,曾有過若干版本,但後期諸本對原書均有刪節。此次整理出版的《全本唐宋詩舉要》,將作者原創的全部内容悉數
一是记义门从子子未始为采辑。犹子祖述付之梓。止六卷。予就所见广之。而书名则仍前刻之旧。一义门读书。丹黄并下。随有所得。郎记于书之上下方以及旁行侧裹。卷帙既多。《义门读书记(套装上中下)》不能全载。故全刻用经疏之例。仅标章句。楚亦依其旧。
汉代文学之盛,足以昭示后代,启示来者。于其研究,可谓尽心尽力矣。然于 纪事 一体,尚有缺漏。余致力于此,已有多年,详览群籍,考其史事,而成是编。庶补 纪事 之阙,又俾学人之憾,助研究之益。 汉代文学,形式多样,异体奇出,词章飘逸,学人无穷。更有 乐府 催声,讴谣促响,朝堂宴飨,街途巷陌,振声于庭,流音于野。代赵之谣,秦楚之风,毕会群集,可谓大观矣。然无论何种文字, 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 矣。 有鉴于此,而成是编。诗文并举,学者共立,以现一代两朝文学之宏观。 是编所录,史家所记为上,间以他事佐之,均为可以立言者;其野论不经者,虽于本事有所关涉,亦弃之不顾。其无关本事及诗文评者,概不录之。 是编作品、本事之选录,文字校勘之工作,因辑著者学力之所限,难免有豕亥之误
何绍基是清代道咸年间著名的诗人兼书法家,一生作诗2000余首,是宋诗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他生平好游名山大川,注重民间疾苦,关心社会现实,尤喜书画金石艺术,同时强调为诗胸中要有学问,间以考证为诗,故所作多之方面的内容。在艺术上,他的诗撷取汉魏古诗,唐杜甫、韩愈,宋苏轼、黄庭坚及民歌的精华,集句法、语法和诗歌体式之大成,而尤有苏、黄诗风,自具面目。
作為中國古代偉大的詩人之一,杜甫對中國古代文學產生了極為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在他之後的一千多年,中國詩壇上的杰出詩人多受其影響。 我社出版的《杜甫詩選》,以清仇兆鳘《杜詩詳注》為底本,同時參校其它通行諸本。為滿足讀者的閱讀需要,對于其中的典故、名物等專有詞和難懂語詞進行了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