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撰写的史学名著,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 o)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全书共65卷,其中《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是一部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 前四史 。《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是南朝刘宋人,成书时间晚于《三国志》一百多年,《三国志》实际是 二十四史 中紧承《史记》、《汉书》的第三部史著。
无
《张问陶资料汇编》,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许隽超教授,与张问陶研究专家、四川省蓬溪县政协文史委主任胡传淮先生合编,2016年4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全书上下册,共48万字,是中华书局“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的清代诗人资料汇编,张问陶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本书为四川大学 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巴蜀全书》系列成果,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重点资助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委托项目。 本书辑录张问陶研究资料,分为序跋提要、族谱传记、档案史料、酬和追怀和诗话杂记五部分。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一部系统完整的文学理论巨著,是研究文学、美学与文艺学等的经典作品。《文心雕龙》的古注,学界向来都认为清代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较好,后经李详补注,征事数典,又有了新的补充。杨明照先生素称“龙学泰斗”,其《文心雕龙校注》先全录清人黄叔琳的辑注和李详的补注;后为杨先生自己的校注,广泛校勘传世诸本,判定是非,并补前修注释不到之处,终集大成。杨先生取得了许多凌越前贤的成就,是当代学人研治《文心雕龙》的杰出代表。本书对 黄叔琳辑注 、 李详补注 、 杨明照校注 分别施加注码,以便读者阅读查检。
《六韬》分为六卷,各卷分别以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命名,即所谓“六韬”,各韬之下又分若干篇,凡58篇。此书相传为姜太公所作,后人对此多有质疑。主要内容为太公与文王、武王之间在军事方面的问答对话,反映了早期的战争观,包括战争谋略、作战类型、作战指导、战阵、战备和军事人才的培养等各个方面。宋神宗时期,该书与《孙子兵法》《李卫公问对》《司马法》《三略》《吴子》《尉缭子》六部兵书并列,结集为的《武经七书》。此次整理,以《续古逸丛书》所收宋本《武经七书》为底本,以日本文久三年刻施子美《施氏七书讲义》、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陆军所影印明万历刻刘寅《武经七书直解》、明崇祯九年芙蓉馆刻黄献臣《武经开宗》、明天启元年刻茅元仪《武备志》、清光绪二年岭南古经阁刻朱墉《武经七书汇解》、清嘉庆十
路广正教授从事训诂学及古汉语修辞学教学多年,在多种刊物上发表训诂学研究方面文章50多篇,成果显著。本书即为路教授数十年训诂学研究成果之结集,主要收录了其关于训诂和修辞这两方面的文章,比如《卷子本〈玉篇〉残卷研究》是路广正教授对《玉篇》的深入研究;《说文撰要》是为印证《玉篇》对《说文解字》的继承与发展这一观点。《文言修辞与训诂》《古代汉语修辞简述》《试谈先秦修辞理论的两个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修辞学的特点》等篇是关于文言修辞的文章,见解独到。
张岱撰的《夜航船》共二十卷,按类分为二十部,以词条的方式撰写,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从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内容广采博收,涉及广泛,是一部百科全书类的著作。《夜航船(传世经典文白对照上下)(精)》以 版本核校原文,在此基础上,对原文逐句进行翻译,主要以直译为主,追求晓畅明白。
《居士传》五十六卷,清代彭绍昇着,以列传体裁记载东汉至清康熙年间在家奉佛的男性居士312人事迹,记事详备,不囿於宗派,广泛征引内外典二百余种,被公认为研究中国居士佛教、士大夫佛教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居士传校注》此次整理以乾隆四十年长洲彭氏初刻本为底本,以光绪本、赵嗣沧点校本为参校本,对《居士传》全文进行校注,并附“参考书目”、“人名索引”,为阅读恩书提供了极大便利。
无
《夜航船》,明代张岱(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著有《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等名著)撰。全书二十卷,按类分为二十部,以词条的方式撰写。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从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内容广采博收,涉及广泛,是一部百科全书类的著作。《夜航船》并非高深莫测的古书,而是用较为浅显的文言叙述四千余个文化常识段子,这些条目绝大多数都是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所必须熟知的内容。虽然也收录了一些现在看来荒诞不经的内容,但作为古人的情趣笑谈,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的一些文化状况,也未尝不可以看看。
《名义考》共十二卷,其中天部二卷,地部二卷,人部四卷,物部四卷。该著以笔记形式解释经史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名义,全书共释534条。多数条释不止一词一事,算上一条多释,则全书实际解释975事。
《毛诗原解 毛诗序说》,明郝敬撰,向辉点校。《毛诗原解》三十六卷《读诗》一卷,《毛诗序说》八卷。郝敬(1558-1639)字仲舆,号楚望,湖北京山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曾任缙云、永嘉县令,礼科、户科给事中。任言官时,他的上疏得罪权要,谪为宜兴县丞,后调江阴县令。万历三十二年(1604),郝敬挂冠回乡,杜门谢客,专务著述。黄宗羲称“明代穷经之士,先生实为巨擘”。他的著作汇为《九部经解》和《山草堂集》。《毛诗原解》是《九部经解》的第三部。该书每篇首列《诗经》经文,次《毛诗序》(分《古序》和《毛公序》),次诗篇大义的解读,次诗篇分章的译文,是字词的解释。今以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京山郝氏刊本为底本,予以标点整理。郝敬晚年在《毛诗原解》基础上,编订《毛诗序说》八卷,逐篇辨析《毛诗序》与朱子说解的异
本书收杨懋建《留香小阁诗词抄》《留香小阁诗附词》《实事求是斋文抄》诗词文集3种,《京尘杂录》笔记1种,《帝城花样》笔记1种,合为《杨懋建集》。杨懋建(1806-1872),字掌生,号尔园,广东嘉应州人。道光辛卯恩科优贡、举人,后因科场作弊故被罢,流放于湘西达十年。晚年在广州、连州等地教书、做幕。这是将杨懋建的诗文创作集合整理出版,无论是对于杨懋建个人的研究还是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