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文絜》是六朝时期骈文的著名选本,文絜,取自刘勰 析词尚絜 之说。共12卷,选录36位作家的72篇作品,涵盖赋、铭、诏、策、令等18类。所选作品多篇幅短小,文笔优美。六朝骈文精华,已大体备集。每篇设题解、正文、注释、译文四项,题解警策,注释明洁,译文流畅,为优质普及读物。
本书是对三篇古典文献,即《公孙龙子》《尹文子》《邓析子》的 今解 。《公孙龙子今解》的主体内容是对现存被认为是公孙龙的著作的《名实论》《指物论》《白马论》《坚白论》《通变论》《迹府》六篇的校勘和解读,每篇之前有 解题 。*后附有历代论及公孙龙的思想及政治活动的多篇文献材料供参考。《尹文子今解》主体是对现存《尹文子》 大道上、下 两篇的校勘、解读、评析和翻译。*后附有 尹文子版本 、 《尹文子》旧序 、 《尹文子》逸文 、 关于尹文子的著录、校勘与考证 、 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邓析子今解》主体是对现存《邓析子》两篇《无厚篇》和《转辞篇》的校勘、解读、翻译和评析,*后附有 原序 和 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作者具有丰富的西方现代逻辑学知识和深厚的传统国学素养,遵循 对于古籍的理解必须符合古人的愿意,对于
本项目组成员在穷尽性占有著录资料的前提下,充分吸收总结近几十年来殷墟甲骨文考释、分类断代研究成果,通过排谱、缀合、校勘等方法来梳理甲骨刻辞的内在关系,通过字形、书写风格、文例、人物、称谓等特征来区分出八种不同的组类和具有典范意义的甲骨文书法风格类型。从现已著录的数万片原始甲骨资料中,精选典型意义的500余片进行甲骨文书体分类编纂,并结合相关的文献和考古资料逐片加以考释、评注及配以清晰的释文图。较为全面、系统地推出一套十卷共16册关于甲骨文书体分类知识的导读、临帖范本;本套丛书后面的2册为附录和索引部分,为甲骨文可释字形彙编。n本套书主体内容由正文和附录两个部分组成。正文共十卷十四册,第一卷为殷墟甲骨刻辞文式导读,通盘介绍殷墟甲骨的卜法和刻辞文例。其余各卷分别介绍具有典范意义的殷墟甲骨
《说文解字》是中国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字书,对于后世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一部辞书的范围。在收集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我决心光大许慎所言之精论,订正许慎所言之谬误,廓清同代之疑团。由此开始撰《说文解字探原》。” 本书首举甲金篆隶字形,次辨文字本义、后起义以及文献中的误解,次以本义与字音相比,说明某字得声之由,分出古音、近音或误读。本书尤重对会意兼形声字的发明。 作者手编索引,详细注明重文及互见之字,不仅检索方便,且使索引本身即成一部简明字典,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说文解字》是我国部以六书理论系统的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的不朽之藩。作者为东汉时许慎。许慎予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lOO年)开始创稿,至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成书,历时22年,为其生平精心用意之作。《说文解字》将9353个篆文t根据字形分成540部,分别都居,据形系联,首创了部首检字法;还依据经典,研讨语义,形成了有体系的字义说解,还创立了一套形声系统。书中保存有丰富的古文字资料,时至今日仍是我们注释古籍、探讨古文化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更是古文字研究者的工具书。
清代中葉以后,《说文》之学大兴。严可均的《说文校议》、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都是一时名著。在这些大家之外,诸如钮树玉、王煦、王玉树等人的著作中,也不乏说解文字的精义。王筠的《说文解字句读》就是在这些著作的基礎上加以去取著成的。 王筠本来想就严、段、桂三家的著作,“或增或删或改”,“不加疏解”,著成一书,“以便初学诵习”。后来,他在朋友的从恿下改变了打算,改而撷取前列诸书的精华,“博观约取”,间下已意,以成一家之言。这样,“阅月二十而毕”,撰成了《说文解字句读》一二十卷。古人在读书时,往往加以圈点标识,谓之“句读”,认为这是读书的基本功。王筠把自已注释《说文》的著作叫做“句读”,是自谦其书只是读《说文》的基本入门书。但是由
《说文解字》作为我国部系统的文字学著作流传至今已历一千七八百年之久,始终保持着在研究古代语言、文字、文献、文化上的巨大权威性。而《说文解字考正》是对《说文解字》的考正和整理,使《说文解字》更加完美。 本书以东北师大图书馆藏“羊城西湖街富文斋刊印”一篆一行本《说文解字》为底本,广泛利用百年来研究成果,次对《说文解字》作了全面系统的梳理考证。本书直录原文,对其正篆和重文说解的不当处加以“案语”,详细说明,为读者提供了一部没有知识错误的《说文解字》为方便使用,本书施以新式标点,加注拼音,且有部分检字表和拼音检字表。
20世纪是中外学者以现代学术视野和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并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时期,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文献资料。文献目录能够如实地总结、反映着一国一家一专业的学术成果、学术水平与活跃状态。本《总目》从文献学角度着眼,全面系统地考察总结上个世纪(1901 2000)所产生的这些宏富成果,以简目形式著录之。其中 中文编 著录约21万条, 外文编 著录约3.2万条。共收条目24万余,约1,000万字。本书为明代论文卷,主要收录研究明代文学的相关论文,约10500条。书后附篇名笔画索引和著者笔画索引,方便读者检索。
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是中国部按部首编排的分析字形和 考究字原的字典,是传统语言学的经典之作。清代段玉裁的注本为 精深、全面。清代王念孙誉之为“盖千七百年来无此作矣”,王力也 称赞说:“在《说文》研究中,段氏应坐把交椅。 说文解字注(套装上、下册)由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获得了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出版资助,是南京大学徐惟 贤教授重新标点排印,繁体竖排,为《段玉裁全集》之一。南京大学许惟贤教授,以早的经韵楼原刻本为底本,对《说文解字 注》进行全面的标点整理,核对引文,订正不足,附注有一千二百多 条。许惟贤既充分肯定段玉裁注本的学术贡献,也尽力弥补段注的不 足,以便读者较完整地利用和认识段注的学术成果。为便于读者使用 ,《说文解字注》编有“笔画索引”和“类比字超级索
《说文解字》是中国历史上本古代文字研究典籍,也是中国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成书于汉代。作者许慎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作为两汉文字训诂学之集大成者,《说文解字》既是中国古代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汉语字源的文献精品,同时也是千百年来流传广和使用多的中华典藏古文工具书。此外,《说文解字》对字的解释,保存了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材料,反映了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等。可以说,它是一部划时代的书。它不仅在我国语言文字学史上,就是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崇高的地位。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它的作用不仅没有减小,反而越来越大。 《彩图全解说文解字(套装上下册)》对《说文解字》的全本内容进行了全注全译,帮助读者扫除阅读障碍,同时还配有数百幅具有解字作用的精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撰。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万岁里又7河南漯河市召陵区姬石乡许庄村》人。师从古文大师贾逵,博通经籍,时人称为《五经无双许叔重》许慎历时二十余载,呕心沥血,成《说文解字》。这是我国*部据六书理论、依五百四十部首编製的字典,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的一部巨著。 《说文解字》一经问世,即受到当世注家郑玄等人的重视,之后,研究、征引、阐发之作不断出现,乃至形成了专门的学问『许学』或『说文学气在近两千年的众多的『说文学』著作中,清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为有名。
《说文解字引经考(上下)》作者马宗霍就《说文解字》所引诸经,分经为考,计易二卷、书二卷、诗四卷、礼二卷、春秋传二卷、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各一卷,全书约四十余万言。凡先儒以经学小学名家,而其说有与《说文》引经相会者,咸加甄采,惟善是从。凡晚出之书,如唐写本《说文》残卷,卷子原本《玉篇》零卷,敦煌石室所得之唐写本《切韵》残卷,隶古定《尚书》残卷,《尚书释文》残卷,《论语郑氏注》残卷等,与夫近人所集录考释之汉熹平石经残字、魏正始石经残字,其有足以与《说文》引经相印者,亦并参稽,以资旁证。援据翔实,谊存综贯,间下己意,语有折衷。而于引经之中,涉及名物制度者,尤详加疏析,期有合于经史小学相为一贯之恉。洵可供治古史学、古文字学、古典文学者参考。
汉字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字之一,是记录语言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们交流思想的辅助工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了解汉字的来源,有助于我们提高阅读和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避免认错、读错、用错常用汉字。我国历史上部详细讲解汉字造字和使用方法(六书)的书是东汉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但由于年代久远,《说文解字》中的许多字在现在都已经成了生僻字,不常用了,而且全文是用文言文写成,不方便现代人阅读。鉴于此,张章主编的这本《说文解字:中国人的工具书》选取了近3000个常用的汉字,在参照《说文解字》的基础上,用六书的方法科学讲解其源流,并对其文化内涵进行了简洁的解析和阐述,涉
传世《说文解字》主要有南唐徐铉校订本(大徐本)和其胞兄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本(小徐本)两个系统。二徐本因经重新编订,已失许著原貌。残存的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今藏日本)为现存《说文解字》早之版本,与大小二徐本多有差异,部分保存了许著原貌,具有很高学术价值,故晚清学者莫友芝作笺异,分析与二徐本的异同,又旁征博引,加以考辨,多具灼见。梁光华教授对笺异详加注释,并予以评说,多有发挥,对阅读唐本甚有帮助。本书1998年曾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此次重加修订,并将原书首所附清同治三年摹刻的唐写本更换为唐写本墨迹照片。
黄侃(一八八六——一九三五),原名乔馨,后更名流,字秀刚,晚自团量守居士,湖北蔪春人。黄侃先生表年时期积极投身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民国后见军阀窃据,内忧外患,无奈淡出政治,从一九一四年起,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武昌高师、中华大学、山西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金陵大学和中央大学。一九三五年逝世、 黄侃是近代著名的学者和小学大师,对《说文解字》素有研究,功力极深。这部手批本原是他手头常备、朝夕批读的一部稿本,书中写满了黄氏的批语和四十余种校读符号,凡声母跺音、形音并异而实为一字、群经中古文而不见于《说文》者,均一一注明。此书不仅为研究《说文解字》之重要参考书籍,更是探求黄侃学术思想、学术成就及治学方法之典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