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成果,也是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通过系统梳理中国传统人生礼仪的历史演进,以及对传统礼仪的田野调查,具体形象呈现了中国人的人生礼仪文化、价值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重新建树当代人生礼俗社会说的知识系统。本书有助于全面认识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为当代礼仪生活实践提供指导,增强文化自觉,促进文化转型。
学术理论与学术研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近几十年来,学界对中国传统礼制发展过程的历史论述已取得丰硕成果,诸多礼制事件、类型、议题的具体面貌日渐清晰,而对传统礼制基本理论的研究还稍显薄弱。比如,礼、礼俗、礼仪、礼义、礼制等概念如何界定?中华传统礼制的演化究竟分为几个历史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中华传统礼制发展动力何在?礼制的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如何?中华传统礼制在中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何在?礼学发展与礼学思想之间的关系如何?中华传统礼制能否适应现代社会,又如何为现代社会服务?新时期的礼制如何创建?这些问题仍待学者深入探索。 本书聚焦于中华传统礼制的变迁、价值、功能与转化等领域,提出礼制变迁四分期,礼数与礼义之矛盾运动为礼制变迁的内在动力,中华礼制具有六大特性,礼制具有重要的政
《婚礼新编》是宋代类书文献中的精品之一,该书辑录宋代婚礼书仪和与婚姻有关的古代典故文献,汇为一编,分门别类抄纂而成。其所引书仪及典故具有较高的辑佚和校勘价值,对于研究古代类书编纂史以及宋代的婚礼制度、民俗文化等也有重要的资料价值。本书对《婚礼新编》进行了系统校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第三辑)为广西民族大学国学院院刊、广西古代文学学会会刊,重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研究,萃集理论界、学界的研究成果,关注国学对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生产生活的影响,提炼国学精髓,探讨国学的当代意义与价值,探索国学与马克思主义、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与结合途径,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本辑设有国家方略、儒学研究、古代历史研究、古代哲学研究、古代文学研究、古代艺术研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区域文化研究、域外汉学研究、国学学者研究、国学教育及普及推广研究、学者访谈、序跋书评等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