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趣史》中收录了 124 张风格各异的清单,每张清单后都附有相关的图片,其中大部分是清单原件的影印本。 这 124 张清单跨越古今,涵盖了许多历史事件,以及名人们经历的奇闻趣事:古埃及人请假的理由,有些在今天看来也仍然适用;达尔文的父亲对儿子事业的质疑,全因担心自己的孩子再也无法过上稳定的生活;爱因斯坦要求妻子遵守的协议,让人看完不禁开始思考婚姻的意义;霍华德 洛夫克拉夫特心中总有些怪诞的念头,平常的文字读来却令人浑身发冷;梦露的新年决心,大概会让人想起自己每年都列下可*终没能完成的年度计划 这些清单很少出现在公众的面前,但是它们都独具魅力和趣味,值得大家细细品位。
从古亚历山大图书馆到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从泥板、羊皮纸、莎草纸到没有书籍的阅读;历经几个世纪才建成,也可能在一天内被摧毁;装饰着金箔和壁画,或者装满了豆袋椅和儿童绘画 图书馆 这个文化意象仿佛一触即碎,又惊人的坚韧与长久。 历史学家安德鲁 佩特格里和亚瑟 德 伍德温向我们介绍了塑造了世界上最伟大藏品的古董商和慈善家,追溯了文学品味的兴衰,揭示了在追求稀有手稿时犯下的重罪和轻罪,并探索了图书馆在塑造公共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万川 书之书 系列新作。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五千年来,汉字始终承托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观念。书法则是汉字美学与艺术性的表达,使汉字在悠长的历史中焕发出无穷的魅力与生机。从甲骨文、金文到隶书、楷书,汉字字体不断发展变化,书法艺术也因而历久弥新,丰富多彩。本书从汉字的起源说起,删繁就简,去芜存菁。自先秦至近现代,选取近200位书法名家与近500幅书法作品,汇成一部完备的汉字书法通史。
中国好书 《国粹》作者的重磅新书,与《国粹》同属 王充闾人文三部曲 。 文脉,就是文明演化的历史血脉,随着人类一代一代的繁衍而被延续保护下来,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经过漫长的熏陶浸润,逐渐成为一种民族精神、民族灵魂。文脉是一个民族的魂脉,从根本上说,更是一个民族的命脉。 本书是一部形象化的中国人的千年心灵史,也是一部中国人的人文精神史。它以优雅的散文梳理了中国人文的脉络,描绘中华三千年文明史上先贤的心路历程,纵贯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揭秘中国文化托命之人的心灵世界,写出了中国的仁人志士为传承文脉而明道、修心、守正、创新等叱咤风云的往事,以及中国人所特有的胸怀、内涵、坚守、情操 让人们在一代代文脉相传之中,得以明晰我们民族的心灵史;回荡在漫长的悠悠岁月中,理解我们的国家是
图书《从长安到罗马》季原汁原味地保留了纪录片的精彩,5个系列50个主题,涉及文化、社会、生活、建筑、音乐、商贸、军事等各个方面。学者为你当导游,带你行走西安和罗马之间,结合历史文物、人物事件不断地对比、追问和发现,用文明互鉴的方式讲述一个人类历史文化的伟大故事。图书《从长安到罗马》第二季原汁原味地保留了纪录片的精彩,5个系列50个主题,涉及美食、时尚、建筑、艺术、政治等各个方面。学者为你当导游,带你行走西安和罗马之间,结合历史文物、人物事件不断地对比、追问和发现,用文明互鉴的方式讲述一个人类历史文化的伟大故事。
近4个世纪以来,茶在英美社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17世纪中期Z早进入伦敦以来,茶是一种舶来品,价格高昂,只有少数幸运者才能享用。随着喝茶的习俗逐渐融入伦敦和费城上流社会的日常生活,国际贸易商迅速跟上由此带来的对糖、家具、银器、瓷器和织物的需求,以装饰大西洋两岸的客厅。19世纪20年代,茶室热潮蔓延到美国。但袋泡茶和机械化几乎耗尽了茶的浪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茶饮在欧美市场失去了吸引力。21世纪初,茶叶卷土重来。现在,随着茶吧、茶馆和茶室在英国和美国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这种世界上Z受欢迎的饮料正在迎来当之无愧的复兴。
中世纪海洋文化史是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领域。这本创新的著作从欧洲文学批评当中诞生,它超越了欧洲中心主义、探索了海洋文化史的形态和潜力 海洋文化史正是由全球范围内的文献、口述传统和物质资料构建而成。 本书各章汇集了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史学者的观点和专业知识,主要关注非洲 欧亚大陆及其周边海域。探讨的主题包括:欧洲、伊斯兰世界和远东地区不断变化的对海洋的视觉表现;非洲 欧亚大陆周围海域的导航技术的发展;从奥特亚罗瓦到欧洲的各种文化对海洋富有想象力的投射;横跨中世纪非洲 欧亚大陆的海上和河流贸易网络的历史;地中海和印度洋的岛屿和海岸的历史;北大西洋和斯瓦希里世界有关捕鱼和吃鱼的考古学。 本书并不试图为如何书写更加全球化的海洋文化史提供明确的答案。它不是 唯一 的中世纪海洋文化史,而只是
《万里走单骑》系列图书以 老单日记 为载体,通过 行走 交流 实践 展示中华大地上的奇秀山水、历史遗珍、千年繁华 农历壬寅年,作者用生活美学探寻历史温度,以浪漫视角感受中国之美。 三坊七巷一条街,半部中国近代史 动植物的 诺亚方舟 瓯江边的青色 世界上最美丽的废墟 作者持续讲述世界遗产的动人故事, 历史 现代 未来 的叙事主线,让读者博古今、见未来。 颜色是人们对世界最直观的认知,作者以 世遗色 展现东方浪漫。如三坊七巷的月魄色是月光洒在黛瓦上的古雅,长城的赭石色浸染着长城古堡的坚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苍绿色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力
长城不仅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如今的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伟大文明,是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燕山大学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精心编写的《长城:中国的象征》,是一部带领读者认识长城、读懂长城的普及性读物,分四个部分全面介绍了中国长城的历史、修造、功用及其承载的博大文化精神,以丰富的史料讲述泱泱中华文明史上长城何以成为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
本书是一部了解亚洲文明轨迹和智慧的通俗读物。全书除绪论和结束语外,共分四编、二十三章,在全球史的视野下,以时间为序梳理亚洲文明发展的历程,从亚洲文明的起源点讲起,进而对亚洲的三大原生文明进行整体综述,对各个文明在发展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作了高度概括与展现,从而探究亚洲文明的多源与交流互鉴,并指出亚洲文明的复兴前景。
本书属于“浙江海外交流史研究”丛书之一种。甲午战争后,一批批满怀爱国热情的中国青年远渡日本求学,其中,来自浙江的留学生数量始终名列各省前茅,近代浙江留日学生的人数至少在3500人以上,约占全部留日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这些人对中国的影响,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虽然学术界一直重视近代浙江留日学生问题,对其中的一些人物(例如鲁迅、蒋介石)还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但总体而言,这些研究并不系统,许多史实并不清楚,尤其是浙江留日学生的大量档案资料并没有得到重视。有鉴于此,本书主要根据浙江留日学生档案资料进行研究,进而全面考察这些留日浙江学生在历史上的影响。
《戏曲演进史》是曾永义教授以剧种的演进为骨架,参照诸多文献资料与底本,编成的鸿篇巨制,全面阐述了中国戏曲的演进过程,被认为 完善了一代之学的内涵和外延 ,是该领域的标志性著作。 本书包括两大部分: 金元明北曲杂剧编 之第十四章至十五章以及 明清南杂剧 。各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金元明北曲杂剧编 第十四章 北曲杂剧之余势:明初宪宗成化以前百二十年作家作品述评 、第十五章 周宪王及其《诚斋杂剧》 、第十六章 北曲杂剧的尾声:明中叶至清代名家名作述评 。 明清南杂剧 部分: 序说 、第一章 明清杂剧之著录 、第二章 明清南杂剧演进之态势 、第三章 明中期南杂剧作家作品述评 、第四章 明后期南杂剧作家作品述评 、第五章 清顺康间南杂剧、短剧作家与作品述评 、第六章 清雍乾间南杂剧、短剧述评 、第七章 杨潮观及其《吟风阁杂剧
“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 辑)系列之一。公元9世纪以前,中国文献基本是以写本的形式传入日本的。古写本为中国文化的周边传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散佚却收藏在日本的文献,很多有赖于写本留存至今。这些古写本的现代日本校注本多有释录错误。本书在对古写本进行精细化解读的基础上,利用研究敦煌写本积累的丰富经验,对中国散佚的《杜家立成杂书要略》《游仙窟》以及日本奈良平安时代文学《万叶集》《都氏文集》《江都督纳言愿文集》《本朝神仙传》《田氏家集》等重要写本的释录加以校证匡补,深入考察中日文学交流的实态,以期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国文化对于东亚文化发展的历史作用。
本书以欧洲人制作的众多早期世界地图为切入点,描述了地图上反映出的7-17世纪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启蒙时代以及早期殖民探索、海外贸易等关键历史阶段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时间上贯通古今,空间上打破了各地区文明的界线,内容涵盖科学、工艺、商业、航海、工艺、政治、外交、宗教信仰等等,以演进视角、全球史视野再现了世界文明史的演进。
由人生与人物构成的文化,并非人的主观预设的产物,而是由历史条件和文化生态养育而成的。《中国文化生成史(上下)/中国专门史文库》对中国文化的生成作“长时段”辨析,不满足于对个别“文化英雄”天纵哲思的追慕,也未止步于对某些引发剧变的短暂历史事变的关心,而着眼考察地理环境一经济土壤一社会组织一政治制度合成的“结构”对文化的推动及制约作用,揭示造就如此人生、如此人物、如此事件、如此思想的深层动力机制。 《中国文化生成史(上下)/中国专门史文库》由冯天瑜编著。
《永定河史话》于 2017年3月第一次出版发行, 出版后得到了社会以及媒体的广泛关注,本次新版《永定河史话》结合时代背景增加了新的章节,文字做了补充和删改,并应读者要求增加了书中照片的数量,图文并茂,全面展现永定河的历史文化精髓。 多情惟有桑干水,照我红颜又白头。 当这本书再次呈现给读者之时,作者已是年过古稀。本书不仅追溯了永定河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生态,还深入探讨了其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历史贡献。书中更进一步展望了永定河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方面的历史使命和现实意义,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新视角。既有对历史的回望,也有对现实的关照,更融入了激荡在作者内心的永定河情怀,希望能唤起更多人对母亲河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