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
    •   ( 321 条评论 )
    • 宗明 主编 /2023-09-01/ 光启书局
    • 本书是《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系列出版计划的普及本,是突出普及性、可读性、传播性的城市建筑文化读本。本书共收录上海地区56处知名建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中英文双语,介绍每一处建筑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时代意义,旨在以建筑为载体,生动诠释 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 的城市内涵、品质、特色,打造展现上海城市形象、代表上海城市文化特色的伴手礼。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 文 、 旅 、 声 三个部分。主体内容为建筑图文,建筑数量仍为56处,仍分春申古风、中西交汇、都会映象、梧桐深处、海上华章五个篇章。以别册形式,添加10 101条建筑微旅行路线内容,体现 以脚步丈量人民城市 的精神。随书印刷 建筑可阅读 音频有声版的二维码,读者可通过扫码欣赏本书音频内容。 本书形态为单行本,另配别册,开本

    • ¥55 ¥110 折扣:5折
    • 为什么是上海
    •   ( 127 条评论 )
    • 马尚龙 /2014-07-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上海自开埠以来,享有城市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但是这天时地利人和为什么就发生在上海?为什么其他也具有相似天时地利人和的城市,就没有成为东方的巴黎、东方的纽约、东方的伦敦?上海经历过繁华,经历过骄傲,也经历过困顿,为什么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又一次成为中国的龙头,承担起更重要的世界角色?以至于邓小平也对上海给予的希望:上海要成为全国的领头羊。为什么是上海?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打开由《为什么是上海》一书,去寻找答案。

    • ¥27.8 ¥58 折扣:4.8折
    • 上海吃客
    •   ( 383 条评论 )
    • 石磊 著 /2024-01-01/ 学林出版社
    • 《上海吃客》是上海女作家石磊继《上海饭局》后的又一力作。全书围绕 吃客 二字展开,于茶烟酒盏中,邂逅上海层出不穷的人杰,听挚友名人讲述波澜壮阔的故事,回忆岁月积淀的家教,辅以原汁原味的沪语,向读者呈现出上海独一无二的气质。这些吃客们仪态雍容,衣发翩翩,带着上海老派的情致与讲究,品味故旧优雅的上海滋味。这份滋味是食,是诗,是画,是从前悠长而值得记录的年月。跟随书中色彩纷呈的油画,以及珍贵保存的家庭老照片,得以窥见近百年来上海这座城的文化记忆。

    • ¥51 ¥68 折扣:7.5折
    • 上海分寸
    •   ( 716 条评论 )
    • 马尚龙 /2021-01-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本书是一本上海题材散文集,为《上海制造》《为什么是上海》的姊妹篇,文笔轻灵。作家马尚龙土生土长于上海,对这个城市充满感情。全书分 天鹅舞,冒险家 , 亭子间,西北风 和 栀子花,白兰鸽 三辑,既有名人轶事、私人回忆,也有对市民性格和市井文化的精准描摹,充满怀旧意味。全书调动了马尚龙大量的知识储备和创作热情,饱含随性、感性、诗性,颇具可读性;扎实地占有资料,严谨地解读、阐释,具有厚重的历史感,是一部真正平视的作品。

    • ¥27.8 ¥58 折扣:4.8折
    • 魔都上海的魔力与魔性
    •   ( 196 条评论 )
    • 熊月之 著 /2023-07-01/ 上海辞书出版社
    • 1924年,日本作家村松梢风以错综迷离的世相称上海为 魔都 , 魔都 由此逐渐成为上海的代名词,家喻户晓。近代上海作为 魔都 ,具有高度开放、无所不容,一市三治、各行其是,战时中立、长期和平,形成中外利益共同体等特性,并由此形成上海超强的集聚功能,助推上海超强的创新能力,造就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精神。当代上海城市精神,是近代上海城市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海史专家熊月之以学术为支撑,围绕魔都上海的种种特殊之处,深入分析了上述特殊之处的种种表现、形成原因及其背后的文化因素,为推进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 五个中心 建设,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 四大品牌 ,打造全球性国际化大都市提供历史依据和文化支撑。本书视野宏阔,史论融合,分析细致,见解独到,

    • ¥39 ¥78 折扣:5折
    • 上海大厦
    •   ( 141 条评论 )
    • 叶舟 著; 熊月之 主编 编 /2021-05-01/ 学林出版社
    • 《上海大厦》为 爱上北外滩 系列丛书中的一本, 爱上北外滩 系列是以北外滩四座优秀历史建筑为研究专题的小型通史,是一套 立足学术、专家解读、面向大众 的文化普及性知识读物。 上海大厦坐落于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一直是*有上海特色的地标建筑。本书作者叶舟用细腻动人的笔触,讲述了上海大厦的建造设计、经营方式、在战火中的磨难,以及进入新时代的发展,并配以丰富的图片,将这座经历了80多年风雨的北外滩优秀历史建筑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 ¥43.5 ¥58 折扣:7.5折
    • 海派文献丛录-近代上海咖啡地图
    •   ( 518 条评论 )
    • 孙莺 /2020-08-18/ 上海大学出版社
    • 近代上海为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近代上海见证着现代中国的成长。该书收录了近代上海的众多咖啡店相关文字,内容涵盖了咖啡店的由来以及相关趣味文化、名人情结、历史事件等,配有详细的近代上海咖啡地图,满足 咖啡文化 一代人的 咖啡情怀 ,也成为他们怀旧寻梦的指南。近代上海为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近代上海见证着现代中国的成长。该书收录了近代上海的众多咖啡店相关文字,内容涵盖了咖啡店的由来以及相关趣味文化、名人情结、历史事件等,配有详细的近代上海咖啡地图,满足 咖啡文化 一代人的 咖啡情怀 ,也成为他们怀旧寻梦的指南。

    • ¥26.8 ¥40 折扣:6.7折
    • 上海:一座世界城市的肖像(普利策奖得主刘香成,透过镜头记录世界城市上海的近三十年巨变)
    •   ( 377 条评论 )
    • 刘香成 编著 /2021-1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以上海为主题的摄影作品集,收录珍贵的历史照片以及当代杰出摄影师的作品,展现上海自浦东开发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这一过程也可以被视作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本书不仅是一部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摄影作品集,更是一座城市的视觉历史,通过图文的立体呈现,为上海绘就一幅肖像,预示一座 世界城市 的风采。本书所收录图片反映了上海的方方面面,包括上海的科技经济、市民生活、艺术创新、城市建设等,总体通过图片生动诠释了 世界城市 的内涵、品质、特色,是一部展现上海城市形象、代表上海城市文化特色的图文作品。

    • ¥298.5 ¥398 折扣:7.5折
    • 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建筑是可以阅读的!上海citywalk完全指南)
    •   ( 2116 条评论 )
    • 宗明 /2020-10-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系列出版计划的普及本,是突出普及性、可读性、传播性的城市建筑文化读本。本书共收录上海地区56处知名建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中英文双语,介绍每一处建筑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时代意义,旨在以建筑为载体,生动诠释 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 的城市内涵、品质、特色,打造展现上海城市形象、代表上海城市文化特色的书和伴手礼。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 文 、 旅 、 声 三个部分。主体内容为建筑图文,建筑数量仍为56处,仍分春申古风、中西交汇、都会映象、梧桐深处、海上华章五个篇章。以别册形式,添加10 101条建筑微旅行路线内容,体现 以脚步丈量人民城市 的精神。随书印刷 建筑可阅读 音频有声版的二维码,读者可通过扫码欣赏本书音频内容。 本书形态为单行本,另配别册

    • ¥66 ¥88 折扣:7.5折
    • 上海空中行走地图(Shanghai Skywalkers)(汉英对照)(给你一个前所未见的上海)
    •   ( 96 条评论 )
    • 营光学社 ( 美) 丹尼尔? 萨法里克Translated by Highlight StudioDaniel {7 /2022-12-01/ 上海文化出版社
    • 这是立足于上海空中 行走 ,了解上海的新观察。一群建筑学背景师生,致力于为公众提供认知城市的多样视角。他们精选了上海城区18处19栋地标建筑,以及22栋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通过航拍摄影,向读者呈现难得一见的城市新景象。这些摄影将城市片段连接成可感知、有温度的城市记忆,并梳理其中蕴含的城市发展脉络。 This book endeavors to take readers walking over vast city sceneries throughout Shanghai. A group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th architectural backgrounds have determined to provide the public with various and unique observational methods for recognizing and perceiving the city, 18 key aerial public spaces, 19 landmarks, and 22 significant historical buildings in urban areas of Shanghai, are selected meticulously. The showpieces of aerial photography collected in the book present readers with rare point of view over the city. Segments are connected, fractions are integrated, and thus,

    • ¥39 ¥78 折扣:5折
    • 上海邮政大楼
    •   ( 93 条评论 )
    • 黄婷 著; 熊月之 主编 /2021-05-01/ 学林出版社
    • 上海是中国邮政的发祥地之一,位于四川路桥北堍的上海邮政大楼是国内现存历史*悠久的邮政大楼,有着 远东*大厅 的美誉,建造于1922年。矗立在北外滩的上海邮政大楼,见证了中国邮政发展近百年的历史。 《上海邮政大楼》为 爱上北外滩 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和精美的历史照片,追溯上海邮政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记录上海邮政职工的抗日救亡运动,展现上海邮政大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记忆。

    • ¥43.5 ¥58 折扣:7.5折
    • 叩街问巷——一个人的上海马路叙事
    •   ( 37 条评论 )
    • /2024-07-01/ 上海辞书出版社
    • City walk风起自上海。自诞生了 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 的概念后,所有喜欢遛弯、荡马路且对城市人文历史带感的男女老少,都欣然投入都市行走中去。上海,无疑是国内被漫步得最多的城市,没有之一。 如果City walk有一个比较中国化、知性化的名字, 叩街问巷 是太合适了。本届都市人,叩街问巷去!这是著名专栏作家何菲女士为《叩街问巷:一个人的上海马路叙事》这部图文并茂的描摹上海马路与老建筑的散文随笔集所作序言的标题。 2008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 非知名作者 、工科男周林所著的《叩街问巷:上海马路的前世今生》。在没有任何签售活动的前提下,此书在当年畅销书如云的上海书展图书销售榜名列第7,也一定程度引领了当年上海的叩街问巷风。文字作者周林是责编朱志凌在博客时代 打捞 的一位素人作者。 时隔16年,作者和编者重新

    • ¥65 ¥88 折扣:7.4折
    • 永不拓宽的街道
    •   ( 1366 条评论 )
    • 陈丹燕 著 /2014-08-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在《永不拓宽的街道》中,陈丹燕对这些街道上曾经居住的名人、故事、文化等娓娓道来,认为,“ 街区风貌是一个整体,所以在保护建筑的同时,还必须保护住与那些建筑相连的街道,不得拓宽,甚至也不得随意修改人行道和行道树。这样,这个城市的记忆和历史就成为城市生活中可触摸的、可感受的一部分,而不再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 ¥25 ¥50 折扣:5折
    • 银忆上海:老上海银器历史文化研究
    •   ( 9 条评论 )
    • 胡宝芳 /2024-08-01/ 上海三联书店
    • 本书著者十余年来从事老上海银器历史文化研究与展陈策划。此书以古代上海银器开篇,以近代上海银器为论述重点。近代上海银器历史文化研究,采取先总后分再总的论述逻辑。总论近代上海银器及产业历史与概貌,分述老上海银器首饰产业链中之使用消费、生产供应背后的上海人、上海事。附录1906 1948年上海银楼、外国首饰店名录,为学者深入研究老上海银器历史文化提供线索。 本书研究成果填补了上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 背后诸多城市记忆空白;本书既有全貌勾勒,又有诸多具体案例与细节描述,通篇采用实物与文献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图文并茂、雅俗共赏,使银器视角中的上海城市记忆更加丰富,更加立体。

    • ¥66 ¥88 折扣:7.5折
    • 海上名园——张园与海派文化
    •   ( 17 条评论 )
    • 时筠仑,郑丽君,李莉 /2023-12-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上海南京西路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张园为对象开展海派文化研究,通过历史研究、市民口述、企业访谈等多角度挖掘海派文化内涵、总结海派文化传承规律、演绎海派文化精神气质。本书收集并系统整理了张园作为私家花园逐渐走向开放的历史,张园作为城市社交花园所孕育的海派文化,张园改作里弄住宅及其石库门建筑艺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张园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文历史故事,最后讲述了新时代张园的城市更新与海派文化传承和发展。本书提出 城市文化元空间 的理论,分析了张园作为海派文化的代表传承和发展了海派文化,在新时代的城市更新过程中突显出海派文化元空间的特殊价值。本书适合于城市文化研究、海派文化研究和城市更新领域的学者、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文学和艺术爱好者参考使用。

    • ¥126 ¥168 折扣:7.5折
    • 海派文献丛录-咖啡文录
    •   ( 406 条评论 )
    • 孙莺 /2020-08-18/ 上海大学出版社
    • 精选晚清至新中国成立前上千篇有关咖啡文化文章中百篇,让读者尤其是 咖啡爱好者 感受咖啡文化的魅力,这些文化涉及咖啡豆的来源,咖啡烹煮器具,咖啡烘焙方法,名人的咖啡情结,咖啡文化趣味等,感受时代文化变迁中的咖啡情怀,将时尚与经典怀旧完美结合,感受生活的美好多姿。精选晚清至新中国成立前上千篇有关咖啡文化文章中百篇,让读者尤其是 咖啡爱好者 感受咖啡文化的魅力,这些文化涉及咖啡豆的来源,咖啡烹煮器具,咖啡烘焙方法,名人的咖啡情结,咖啡文化趣味等,感受时代文化变迁中的咖啡情怀,将时尚与经典怀旧完美结合,感受生活的美好多姿。

    • ¥38.9 ¥58 折扣:6.7折
    • 平凉路2767弄--上海十九棉百年工房口述史(增订本)
    •   ( 36 条评论 )
    • 张力奋 著 /2024-01-01/ 学林出版社
    • 平凉路 2767弄 是上海城市更新的一个缩影,本书通过16位普通居民及1位街道旧区改造负责人的口述史,辅以历史大事记和 120 幅各阶段图片,生动地呈现了十九棉工房这一自成单元社区的百年变迁,还原了建筑、居住空间、社区与日常生活的历史演变,是一部关于 都市考古 的社会学著作,为发掘和保存上海的城市底蕴和城市文脉提供了积极的支持和探索。 作为增订本,本书在原版15篇居民访谈的基础上新增1篇居民戴先生的访谈记录,并收录其家人的三张不同时期的珍贵全家福;补充田野教学记录说明;新增附录,增补该书出版后的重要媒体报道及拆迁后近况照片组图;补充再版序言。

    • ¥96 ¥128 折扣:7.5折
    • 上海话的腔与调
    •   ( 473 条评论 )
    • 畸笔叟 /2021-08-01/ 上海文化出版社
    • 有关上海方言的语言类随笔集。篇名大都即为上海话惯用语,但并非只是语词解释,而有更为丰富的表述,大都是具体的故事背景中,将词源追溯、词义变迁、使用场景等一一道来,于语言的变化中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全书按篇名首字字母排序,并附有上海话惯用语检索表。能让老上海人产生共鸣,亦有助于新上海人在学习上海话的过程中了解上海文化,进一步融入上海。

    • ¥44 ¥88 折扣:5折
    • 上海人解析
    •   ( 8 条评论 )
    • 熊月之 /2019-03-01/ 上海教育出版社
    • 本书既宏观解读了上海人形成及其认同,分析了上海城市居民特性与城市精神,又通过一些人物个案研究,深化了对上海人特性的认识。将这些来路各异的上海人研究汇聚一起,也反映了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特性,丰富了对近代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的整体性认识。作者长期沉潜于上海史研究,所论自成系统,持之有故,长辔远御,深入浅出,既有学术深度,也有一定趣味性。

    • ¥46.7 ¥69.8 折扣:6.7折
    • 海派文化地图(精华卷)
    •   ( 5 条评论 )
    • 李晓栋 /2024-07-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海派文化地图 丛书16卷按照上海的行政区域划分,把一个个海派文化的地标、人物及其背后的故事串联起来,阐述了海派文化在各区内发源、分布、发展的历史轨迹,展现了上海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的城市精神与开放包容、创新时尚、务实精致的文化性格。本书精选丛书部分篇章,并补充时效性更强的内容,辅以英文提要、相关图片,既作为丛书导读本提供概览,也可供广大读者感受海派文化的多元特质与独特魅力。

    • ¥66 ¥88 折扣:7.5折
    • 老派上海话
    •   ( 28 条评论 )
    • 黄炜 /2023-12-01/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贴近生活的内容和科学的呈现方式,可更好地作为读者自学、研修上海话的教材或工具书。作者用老派上海话正字和词汇写作本书,在语音、词汇、常用语、语法、老派上海话学习方法、学习资源,以及老派上海话的应用、上海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地理、历史等方面,将老派上海话系统、全面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重现浓郁、优雅、地道的上海文化,且不脱离当今的时代。本书提供的学习方法、学习资源、讲解内容,使作者的自学、提升过程对广大读者而言完全是可复制的。

    • ¥38.7 ¥68 折扣:5.7折
    • 海派文化地图:上海蓝调(静安卷)
    •   ( 107 条评论 )
    • 黄媛 编著 /2018-08-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静安和闸北,一个诞生了近 800年,一个不足400年;一个得名于寺庙,一个得名自水闸。出生时间不同、出生环境不同,甚至连陆路地域都不接壤,隔着苏州河相望。从全国解放到改革开放后,两个区都在曲折中发展,静安区走得稳,而闸北区追得猛,无论经济、文化还是居民,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人把静安和闸北在商业、房产、交通、教育、文化方面一一对比,得出结论:一个 高大洋气 、一个 霸气侧漏 ,洋气的静安和霸气的闸北,那么远又这么近,终于在*好的时光里牵起了手。

    • ¥37 ¥65 折扣:5.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