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49-69元
  • 3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西洋镜:中国灯塔
    •   ( 61 条评论 )
    • [英]班思德 /2023-10-01/ 北京日报出版社
    • 一本写于1932年的中国灯塔介绍书,书中介绍了中国沿海灯塔的起源、发展、构造、形状以及功用,还详述了海务科的缘起、发展与变迁。其调查精确、叙述翔实,还附有1866 1925年兴建的沿海沿江灯塔设备照片,是该领域的重要著作。本书对早期灯塔的沿革、地理水文信息和经历的历史事件都有详细介绍,具有很高的价值。

    • ¥64 ¥128 折扣:5折
    • 西洋镜:北京大觉寺建筑与西山风景
    •   ( 30 条评论 )
    • [徳]锡乐巴 [英]郝播德 /2023-10-01/ 北京日报出版社
    • 本书由《北京大觉寺》《西山访圣记》《中国名胜 西山》《香山风景》《房山风景》《上方山》六部分组成,共收录图文描述25万字。 《北京大觉寺》(Der Tempel Ta-ch eh-sy bei Peking)初版于1897年,作者是胶济铁路的主要设计者、德国建筑工程师锡乐巴(Heinrich Hildebrand,1855 1925)。作者简要介绍了大觉寺的历史,然后从专业角度出发,重点介绍了大觉寺的建筑布局、结构、材料与陈设,还绘制了很多建筑结构图与平面图。这是系统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德文著作,为西方社会认识中国建筑打开了一扇大门。 《西山访圣记》(The Temples of the Western Hills) 初版于1923年,作者郝播德(Gilbert Ernest Hubbard,1885 1952)是英国外交官、银行家,1920年来华。作者记录了他在西山参观时的所见所闻,还原了百年前的寺庙场景,并配有10 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 后四章为四本风光摄影相

    • ¥64 ¥128 折扣:5折
    • 晚清日记书信考释
    •   ( 178 条评论 )
    • 马忠文 /2021-09-01/ 凤凰出版社
    • 本书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档案馆所藏的丰富稿本文献为基础,通过仔细研究,以所藏日记、书信为核心史料撰写的14篇论文的集结,如《张荫桓与英德续借款》《陆宝忠未刊日记的史料价值》《李鸿章致李瀚章家书二通释读》《王国维致缪荃孙、劳乃宣未刊书札笺释》《叶德辉致易培基十六封未刊书信释读》,等等,所选都是极其珍贵(多数未刊)且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史料,给出全新的关照,作出科学的论断。作者精研近代史多年,成果卓著,本书将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助力。

    • ¥49 ¥98 折扣:5折
    • 【官方正版 假一罚十】典籍里的中国 套装全4册有书出品 五六七八九年级初中高中生课外阅读书籍 中国通史古代史青少年版史记
    •   ( 19 条评论 )
    • 有书 /2021-12-21/ 天地出版社
    • 我们的民族之所以能够在世 民族之林中生生不息,绵延不断,根本在于 代代先贤将文化、 、品格浓缩在竹简,在纸张,在字里行间, 代代华夏子孙以典籍为媒,在 中汲取向前的力量,薪火相传。 典籍不应束之高阁,因此《典籍里的 》从各朝撰写的二十 史书里面,选取 文化 贤 帝 将相 巾帼佳人 名士知己 个维度,解读历 的那些人和事,让典籍不再晦涩难懂,让现代人爱上 ,爱上我们的传统文化。 多读 ,于个人而言,可以拓展我们人生的长度和宽度;于民族而言,可以夯实我们的文化厚度,把 人的 气 代代传承下去。 帝 将相:君臣交手,波诡云谲, 朝命运的启示录 在 历代典籍中,对他们有浓墨重彩的 笔,对今人或有借鉴可取之处,或有警示告诫之意。他们是毁誉参半的传奇帝 ,他们是愿得 人, 白 不相离的 情君主。他们尽 辅佐,他们沉迷伪装

    • ¥68.8 ¥159.2 折扣:4.3折
    • 姚觐元日记 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九辑)
    •   ( 59 条评论 )
    • 姚觐元 /2022-10-30/ 凤凰出版社
    • 姚觐元日记,今存稿本三种:上海图书馆藏《咫瞻日识》一册、《弓斋日记》十二册,浙江图书馆藏《姚觐元日记》一册;抄本两种:上海图书馆藏《弓斋日记》两卷,上海图书馆、 常熟图书馆藏《弓斋日记钞》一卷。本次出版据姚觐元存世日记之稿本、抄本,依日记所涉年份编次整理。姚觐元在日记中翔实记载了其历官、交游情形,抄录了其获见获知之邸抄、 科考内容,亦记录了其购藏刊刻金石图书之经历,史料价值颇高。

    • ¥59 ¥118 折扣:5折
    • 中国古代气象史稿
    •   ( 207 条评论 )
    • 谢世俊 著 /2016-03-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中国专门史文库》系列之一,为中国古代气象通史类著作。本书从各方面叙述了人与气象关系的历史,从史前人类到氏族社会,再到秦汉时代,介绍了各种气象知识的产生,发展和系统化过程及由此形成的古代气象科学,从中揭示了古代气象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和文化艺术的关系,以及气象科学发展的条件与经验。

    • ¥49.5 ¥99 折扣:5折
    • 【光绪】畿辅通志(第三册)
    •   ( 64 条评论 )
    • (清)李鸿章(清)黄彭年纂崔广社等点校 /2017-08-30/ 河北大学出版社
    • 光绪版《畿辅通志》是清朝直隶省省志,是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期间,延聘保定莲池书院主讲黄彭年纂修的。于同治十年末始,于光绪十二年修成,历时16年,用银近12万两。该志系统记述了直隶省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本册含原书8-15卷内容,为帝制纪中的宸章、京师、陵寝、行宫部分。

    • ¥66 ¥132 折扣:5折
    • 【光绪】畿辅通志(第二册)
    •   ( 70 条评论 )
    • (清)李鸿章(清)黄彭年纂崔广社等点校 /2017-08-30/ 河北大学出版社
    • 光绪版《畿辅通志》是清朝直隶省省志,是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期间,延聘保定莲池书院主讲黄彭年纂修的。于同治十年末始,于光绪十二年修成,历时16年,用银近12万两。该志系统记述了直隶省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本册含原书16-24卷内容,为表中的府厅州县沿革表和封建表部分。

    • ¥60 ¥120 折扣:5折
    • 陈平原研究资料
    •   ( 12 条评论 )
    • 王风李浴洋 /2022-01-01/ 云南人民出版社
    • 陈平原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大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研究方向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图像与文字等,获过多种重要学术奖项。该书稿内容主要有四部分: 生平自述 ,学者自述学术经历; 研究论文 ,选取多篇研究该学者学术思想与成果等的优秀论文; 思想碰撞 ,该学者与其他学者的深度学术对话; 创作年谱 ,整理了该学者从发表作品至今的学术成果。书稿资料丰富翔实,编排规范科学,全面系统地呈现了该学者的学术脉络、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

    • ¥63 ¥126 折扣:5折
    • 中国影像史(第十卷):1912-1949影像大事记
    •   ( 82 条评论 )
    • 陈权,张龙 /2014-07-01/ 中国摄影出版社
    • 历代文明是影像产生的源点,而通过影像我们又能反观文明延续的脉络和传承的路径。在中国史学界,一直有“左图右史”的传统,而在西方史学界也早就有“以图证史”的方法。《中国影像史·第二卷(1839-1900)》正是秉持了这样的原则,因而该丛书对影像史的研究,不是对影像内容的单纯研究,而是把影像放在历史的语境下进行解剖,包括影像产生的背景、现场和传播形式,从影像的三种形态和影像意义的三个场域,即技术性形态、构成性形态和社会性形态,图像制作的场域、图像自身的场域和图像传播的场域,进行分析和整理。“中国影像史”丛书以时间为序分成八个历史阶段,分别书写不同阶段影像发展的状况。依次为:古代卷,研究摄影史前时代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光学和化学方面的探索;1839-1900年,研究摄影术诞生并传入中国后,外国在华摄影师及中

    • ¥49 ¥98 折扣:5折
    • 莫友芝日记 (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典藏本)
    •   ( 11 条评论 )
    • (清)莫友芝张剑整理 /2023-04-01/ 凤凰出版社
    • 莫友芝(1811 1871),字子偲,自号郘亭,又号紫泉,贵州独山人。晚清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宋诗派重要成员。家世传业,通文字训诂之学,有 西南巨儒 之称。曾为胡林翼、曾国藩幕僚。本次将其手书日记整理成册,时间跨度自咸丰十年至同治十年,日记以真实朴素的笔触记录了其去世前十余年日常生活状态,包括其居家生活、亲友交游、工作、藏书等内容,其中涉及许多近代史重要人物与历史事件细节,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末附人名字号音序索引,便于读者查检。

    • ¥49 ¥98 折扣:5折
    • 中国影像史(第九卷):1839-1911影像大事记
    •   ( 82 条评论 )
    • 季芬,熊韬 /2014-07-01/ 中国摄影出版社
    • 历代文明是影像产生的源点,而通过影像我们又能反观文明延续的脉络和传承的路径。在中国史学界,一直有“左图右史”的传统,而在西方史学界也早就有“以图证史”的方法。《中国影像史·第二卷(1839-1900)》正是秉持了这样的原则,因而该丛书对影像史的研究,不是对影像内容的单纯研究,而是把影像放在历史的语境下进行解剖,包括影像产生的背景、现场和传播形式,从影像的三种形态和影像意义的三个场域,即技术性形态、构成性形态和社会性形态,图像制作的场域、图像自身的场域和图像传播的场域,进行分析和整理。“中国影像史”丛书以时间为序分成八个历史阶段,分别书写不同阶段影像发展的状况。依次为:古代卷,研究摄影史前时代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光学和化学方面的探索;1839-1900年,研究摄影术诞生并传入中国后,外国在华摄影师及中

    • ¥49 ¥98 折扣:5折
    •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藏于阗文书
    •   ( 66 条评论 )
    • 张丽香 著 /2021-05-01/ 中西书局
    • 自魏晋至隋唐,和田地区一直是佛教东传的关键之地。近世以来,西域古文献迭有出土,为当地宗教、历史、社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难得资料。近年,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博物馆收藏了一批和田地区出土的文献材料,其中以梵文、于阗文等为主。人民大学博物馆所藏材料中的梵语和于阗语文本以丝路南道婆罗谜字体书写,梵语为佛经残片,于阗语包括佛经和世俗文书。《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藏于阗文书》对人博梵语、于阗语佛经残片进行了识别、转写和比定,确认这批于阗文书写卷中的梵语写卷大部分内容属于《般若经》类和《妙法莲华经》,于阗语写本大部分内容属于《僧伽吒经》。本书的研究成果对推进西域佛教史和于阗史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书为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图书出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 ¥60 ¥120 折扣:5折
    • 中国影像史(第五卷):1919-1927
    •   ( 81 条评论 )
    • 范文霈周振华郑丽君 /2014-07-01/ 中国摄影出版社
    • 历代文明是影像产生的源点,而通过影像我们又能反观文明延续的脉络和传承的路径。在中国史学界,一直有“左图右史”的传统,而在西方史学界也早就有“以图证史”的方法。《中国影像史·第二卷(1839-1900)》正是秉持了这样的原则,因而该丛书对影像史的研究,不是对影像内容的单纯研究,而是把影像放在历史的语境下进行解剖,包括影像产生的背景、现场和传播形式,从影像的三种形态和影像意义的三个场域,即技术性形态、构成性形态和社会性形态,图像制作的场域、图像自身的场域和图像传播的场域,进行分析和整理。“中国影像史”丛书以时间为序分成八个历史阶段,分别书写不同阶段影像发展的状况。依次为:古代卷,研究摄影史前时代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光学和化学方面的探索;1839-1900年,研究摄影术诞生并传入中国后,外国在华摄影师及中

    • ¥49 ¥98 折扣:5折
    • 中国影像史(第八卷):1945-1949
    •   ( 78 条评论 )
    • 范文霈杨健 /2014-07-01/ 中国摄影出版社
    • 历代文明是影像产生的源点,而通过影像我们又能反观文明延续的脉络和传承的路径。在中国史学界,一直有“左图右史”的传统,而在西方史学界也早就有“以图证史”的方法。《中国影像史·第二卷(1839-1900)》正是秉持了这样的原则,因而该丛书对影像史的研究,不是对影像内容的单纯研究,而是把影像放在历史的语境下进行解剖,包括影像产生的背景、现场和传播形式,从影像的三种形态和影像意义的三个场域,即技术性形态、构成性形态和社会性形态,图像制作的场域、图像自身的场域和图像传播的场域,进行分析和整理。“中国影像史”丛书以时间为序分成八个历史阶段,分别书写不同阶段影像发展的状况。依次为:古代卷,研究摄影史前时代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光学和化学方面的探索;1839-1900年,研究摄影术诞生并传入中国后,外国在华摄影师及中

    • ¥49 ¥98 折扣:5折
    • 中国影像史(第四卷):1911-1919
    •   ( 86 条评论 )
    • 徐希景 /2014-07-01/ 中国摄影出版社
    • 历代文明是影像产生的源点,而通过影像我们又能反观文明延续的脉络和传承的路径。在中国史学界,一直有“左图右史”的传统,而在西方史学界也早就有“以图证史”的方法。《中国影像史·第二卷(1839-1900)》正是秉持了这样的原则,因而该丛书对影像史的研究,不是对影像内容的单纯研究,而是把影像放在历史的语境下进行解剖,包括影像产生的背景、现场和传播形式,从影像的三种形态和影像意义的三个场域,即技术性形态、构成性形态和社会性形态,图像制作的场域、图像自身的场域和图像传播的场域,进行分析和整理。“中国影像史”丛书以时间为序分成八个历史阶段,分别书写不同阶段影像发展的状况。依次为:古代卷,研究摄影史前时代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光学和化学方面的探索;1839-1900年,研究摄影术诞生并传入中国后,外国在华摄影师及中

    • ¥49 ¥98 折扣:5折
    • 中国影像史(第三卷):1900-1911
    •   ( 88 条评论 )
    • 郑丽君 /2015-07-01/ 中国摄影出版社
    • 历代文明是影像产生的源点,而通过影像我们又能反观文明延续的脉络和传承的路径。在中国史学界,一直有“左图右史”的传统,而在西方史学界也早就有“以图证史”的方法。《中国影像史·第二卷(1839-1900)》正是秉持了这样的原则,因而该丛书对影像史的研究,不是对影像内容的单纯研究,而是把影像放在历史的语境下进行解剖,包括影像产生的背景、现场和传播形式,从影像的三种形态和影像意义的三个场域,即技术性形态、构成性形态和社会性形态,图像制作的场域、图像自身的场域和图像传播的场域,进行分析和整理。“中国影像史”丛书以时间为序分成八个历史阶段,分别书写不同阶段影像发展的状况。依次为:古代卷,研究摄影史前时代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光学和化学方面的探索;1839-1900年,研究摄影术诞生并传入中国后,外国在华摄影师及中

    • ¥49 ¥98 折扣:5折
    • 中国影像史(第二卷):1839-1900
    •   ( 94 条评论 )
    • 陈申谢建国 /2014-07-01/ 中国摄影出版社
    • 历代文明是影像产生的源点,而通过影像我们又能反观文明延续的脉络和传承的路径。在中国史学界,一直有“左图右史”的传统,而在西方史学界也早就有“以图证史”的方法。《中国影像史·第二卷(1839-1900)》正是秉持了这样的原则,因而该丛书对影像史的研究,不是对影像内容的单纯研究,而是把影像放在历史的语境下进行解剖,包括影像产生的背景、现场和传播形式,从影像的三种形态和影像意义的三个场域,即技术性形态、构成性形态和社会性形态,图像制作的场域、图像自身的场域和图像传播的场域,进行分析和整理。“中国影像史”丛书以时间为序分成八个历史阶段,分别书写不同阶段影像发展的状况。依次为:古代卷,研究摄影史前时代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光学和化学方面的探索;1839-1900年,研究摄影术诞生并传入中国后,外国在华摄影师及中

    • ¥49 ¥9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