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中国古代砖瓦/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丛书
    •   ( 1 条评论 )
    • 编者:白勇//沐涛|责编:曾睿|总主编:童世骏//钱旭红|译者:... /2020-05-01/ 华东师大
    • 本书为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藏品丛书第二册,本书在体例上,根据形式和内容分为图案图像瓦当、文字瓦当、砖三部分,每部分依据瓦当和砖的年代顺序进行排列,使读者在阅读时既能欣赏其艺术之美,又能感受到时代变迁所造就的砖瓦风格之异。本书是这批珍贵馆藏的 次正式亮相,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文化意义。

    • ¥45.29 ¥68 折扣:6.7折
    • 考古陕西·椽头乾坤——陕西古代瓦当
    •   ( 124 条评论 )
    • 梁华 周之翠 /2017-09-01/ 陕西人民出版社
    • 《椽头乾坤:陕西古代瓦当》内容简介:立足于我省历年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我们决定组织编写考古综述性科普丛书《考古陕西》,丛书以时间为发展纵轴,以空间为叙述横轴,以考古研究收获为基础,以文献引证为辅助,全面展示陕西古代文明的演进和社会图景。拟定的《考古陕西》丛书首批书目,包含12个选题。这些选题既考虑反映陕西考古的整体面貌,又突显我省考古的特色、亮点和新收获。为了发挥丛书撰写对年轻人的培养作用,我们依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遴选了该院的优秀中青年考古学者执笔,同时为了保证本套丛书的学术水平和价值,我们专门邀请了著名专家学者作为学术顾问。书稿完成后,编委会组织省内外相关专家对稿件审核,作者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了修订、补充和完善。在此,谨向撰稿者、学术顾问及审稿专家表示真挚的谢意。

    • ¥53.3 ¥62 折扣:8.6折
    • 古砖经眼录-江西篇
    •   ( 131 条评论 )
    • 黎旭 等编著 /2012-01-01/ 中国书店出版社
    • 本书内容简介:古砖的文字和画像是我国传统金石学重要的研究内容,近十几年来,在江西地区发现了大批从东汉到民国时期的古砖,作者从中精选125种,以图文资料的形式结集出版,为研究江西地区的历史文化以及古砖收藏提供了可靠的新物证。

    • ¥74 ¥148 折扣:5折
    • 凤阳明中都字砖(上、下册)
    •   ( 26 条评论 )
    • 唐更生阚绪杭 /2016-06-01/ 文物出版社
    • 唐*生、阚绪杭编*的《凤阳明中都字砖(上 下)(精)》是2009年至2012年第二次修复安徽凤阳明 中都午门期间,从大量回收的明代中都建筑废砖中拣 选出部分字砖,按照砖文内容进行分类整理编纂而成 。凤阳明中都的营建用砖量之大至今无法统计,其中 *大部分砖无字,有字的砖只是少数。这次所收集的 480余块字砖内容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砖文反映的 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记载了当年烧砖有13府34县等 地方政府单位,其地域范围遍及如今的安徽、江苏、 江西、湖南、湖北五省。还有大量的砖是中都军队所 烧制,其军队编制有留守司、凤阳卫、长淮卫、怀远 卫等17个卫所及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等单位,基 本反映了建造中都城的这一庞大的烧砖机构和劳役人 群,实证当年千军万马营建中都的历史。中都字砖不 仅仅是一种标识,*是一种文字记载,它填补了明

    • ¥456 ¥480 折扣:9.5折
    • 中国紫砂花盆 中国林业出版社
    •   ( 16 条评论 )
    • 邵忠 著 /2011-08-01/ 中国林业出版社
    • 本书分为四篇,鉴赏篇收录了不同风格的紫砂花盆作品,包括淳朴敦厚的古代盆、简洁明快的近代盆和多姿多彩的现代盆;配置篇介绍了盆、景配置的原则和典型例证;史话篇对宜兴紫砂器做了简要介绍;工匠篇包括宜兴历代著名紫砂艺人名录和历代陶艺家姓氏、人名款索引。

    • ¥129.6 ¥160 折扣:8.1折
    • 中国紫砂花盆 中国林业出版社
    •   ( 18 条评论 )
    • 邵忠 著 /2011-08-01/ 中国林业出版社
    • 本书分为四篇,鉴赏篇收录了不同风格的紫砂花盆作品,包括淳朴敦厚的古代盆、简洁明快的近代盆和多姿多彩的现代盆;配置篇介绍了盆、景配置的原则和典型例证;史话篇对宜兴紫砂器做了简要介绍;工匠篇包括宜兴历代著名紫砂艺人名录和历代陶艺家姓氏、人名款索引。

    • ¥72.7 ¥160 折扣:4.5折
    • 六朝瓦当与六朝都城
    •   ( 10 条评论 )
    • 贺云翱 著 /2005-03-01/ 文物出版社
    • 本书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尽管贺书自述“本书不是对六朝都城的全面研究”,但他能独辟蹊径,以六朝瓦当的发现,阐明与六朝都城的关系,并据此“对六朝都城做复原性研究”,我认为这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二、六朝瓦当过去虽有发现,但较零散且多为采集品,故不如秦汉瓦当和北朝及唐代瓦当那样受人重视。近年来随着南京城市迅速开发与建设,大量瓦当出土,且有地层依据,因此逐渐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热点。我注意到,作者近年已经发表了数篇有关六朝瓦当研究的文章,本书能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整理,是开六朝瓦当系统研究的先河。 三、本书对六朝都城复原性研究,除用瓦当为主要依据外,还以“人工河流的因素”,突出其对六朝都城规划的影响;同时除对都城和宫城本身的阐述和考证外,还以较多篇幅阐述都城内的主要礼制建

    • ¥55.3 ¥65 折扣:8.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