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1873 1929),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和泰山北斗式的国学大师。 梁启超是中国现代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其一生的学术成就涉猎诸多学科,均有经典著述传世,也被公认为中国现代启蒙思想家,和中国现代学术的开拓者。 他曾胸怀一腔政治抱负,追随康有为,成为 戊戌变法 的主将,后流亡日本十数年,得以用世界的眼光审视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 他一生只有56岁,短暂而光芒四射;存世数以千万字的著述,经典而历久弥新。回顾这样一个伟人,激励后人,意义重大。 本书参详尽描述了梁启超的一生,在推进近代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尤其是社会和思想文化向现代化转型的艰难而曲折的征途上所建立的卓越的历史功勋。
被称为 国民党左派的旗帜 的廖仲恺先生,是我国近代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 本书侧重介绍了廖仲恺在辛亥革命前后参加革命斗争和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辛亥革命爆发前,他积极宣传革命、发展组织;辛亥革命高潮阶段,他在广东军政府担任要职,在治理财政方面贡献卓著;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他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全力协助孙中山制定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筹建黄埔军校,促成*次国共合作。在廖仲恺身上,充分体现出 适潮流发展、与时代共进 的鲜明特色。 廖仲恺与何香凝的姻缘,因其 天作 巧合而成历史佳话。这对革命伴侣的感人事迹,也成为本书的亮点之一。
朱执信(1885 1920),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该书真实记录朱执信短暂而光辉的人生。1904年他以官费留学日本,结识了孙中山、廖仲恺等革命党人。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他被选为评议部议员兼书记。1911年4月,参加著名的黄花岗起义。在辛亥武昌起义中,负责策动民军会攻广州。广州独立后,出任广东都督府总参议。1912年4月,袁世凯篡权,他随孙中山参加 二次革命 。1917年了月为捍卫《临时约法》,又随孙中山自上海下广州,并担任护法军政府军事联络和掌管机要文书工作,负责起草 建国方IN)。后在苏联 十月革命 的影响下,朱 从事思想之革新 。1918年,在上海筹办(建设 杂志,写了100多簏评论时政文章,共40多万字。1920年9)1 21日,被桂系军阀杀害于广东虎门,时年35岁。
齐燕铭(1907-1978),青年时代投身革命,是党内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自四十年代起,他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勤奋,忘我工作,鞠躬尽瘁,长期担任政务院、国务院副秘书长、总理办公室主任,还担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政协秘书长、全国政协机关党组书记,文化部党组书记等职务,为国家政府建设、统战工作、文化工作和全国政协的筹备和召开等等,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齐燕铭同志学识深厚、才华横溢,诗文、书法、篆刻均齐名家之列。本书史料丰富,内容详实,对于了解当年历史情况颇有助益。
焦裕禄,一名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他的名字背后,不仅记录了一段难以忘却的历史岁月,而且承载了一位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可歌可泣的成长历程。本书以宏大的视野、翔实的史料和严谨的思考,生动还原了有血有肉的焦裕禄形象,深刻揭示了焦裕禄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对广大青少年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争做新时代焦裕禄式好青年、好少年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本书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红色文化进校园 丛书之一,期待能成为广大青少年深入学习红色文化的参考读物。
本教材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关于德育工作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德育教学规律和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原则编写。通过系统叙述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爱乡、兴学育才光辉事迹,帮助青年学子加深理解嘉庚精神的伟大之处,进一步领会“忠、公、诚、毅、闯”嘉庚精神的深刻内涵,为学校德育尤其是集美学村各校的德育教育和教学实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目标提供抓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全书由绪论、陈嘉庚生平和事迹、陈嘉庚的故事、弘扬嘉庚精神和附录共五个单元组成。教材图文并茂,内容充实,语言生动活泼,并按照精品课程的要求配套考试题库、教学光盘和教学参考等。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思想品德课程教材。
弟子学术成果 司马温公《家范》简论 二程伦理哲学研究 孔子的德育思想 明清之际人性自私说的启蒙意义 论《太平经》的孝道观 论汉代妇女守节之因 关于宋代理学理欲、义利争论的几个问题 宋代三种《易》图学之渊源析疑 湖湘学派与南岳衡山 论谭嗣同教育思想的实学特色 试论谭嗣同的妇女解放思想 谭嗣同政治思想探析 《中庸》 诚 说探析 周濂溪 诚 说的《易》理阐释 张载以 诚 为指归的伦理思想 诚 与 信 体用的分疏与统合 朱熹诚信思想的理论建构 从道德哲学的视角看陆九渊 心即理 思想的伦理意蕴 论墨家哲学与古希腊哲学 试论中国书院德育实施之系统 试析书院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书院诚信教育简析 中国书院精神之探析 学术评价与感言 试评陈谷嘉先生伦理学术思想 陈谷嘉先生与二十世纪末中国
蔡元培(1868—1940),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本书真实再现了蔡元培先生“亦学亦政”的人生轨迹。1903年,在上海“倡言革命”,创建东南地区反清革命斗争的重要组织光复会。1905年加
阎锡山自辛亥首义就任山西都督,历经军阀混战、北伐诸役、中原大战、省政建设、抗日战争等重大事变,在波诡云谲的旧中国政治舞台上,肆应自如,以山西一隅,相对独立于中央,主持山西省政38年而不堕,成为与中华民国相始终的绝无仅有的地方实力派领袖,这在民国历史上可属一个特例,其作为是无人企及的。这一独特的历史现象之所以能够产生,不仅取决于阎锡山特有的政治经济天赋和山西独特的封闭型行政地理环境,而且与阎锡山的 善用人为 ,在身边积聚了一批党、政、军、经、教各方面的人才不无关系。
暂无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解读张闻天、邓小平、陈云、胡乔木在历史转折进程中不倦思索、非凡胆识和政治实践。 全书分为五辑。前四辑分别记述张闻天、邓小平、陈云、胡乔木四个人物的业绩、贡献、思想、品格。如果说人物传记是油画,那么这些文章就是素描,或者就是油画的局部,也有的是局部的放或浓缩。第五辑是写1975年整顿的,所附“文艺调整风云录”是夏杏珍同志撰写的。 全书分为五辑。前四辑分别记述张闻天、邓小平、陈云、胡乔木四个人物的业绩、贡献、思想、品格。如果说人物传记是油画,那么这些文章就是素描,或者就是油画的局部,也有的是局部的放大或浓缩。第五辑是写1975年整顿的,所附“文艺调整风云录”是夏杏珍同志撰写的。
李启汉(1898-1927),又名李森,瑶族。湖南江华(今江华瑶族自治县)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早的党员,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劳动运动的健将。领导了上海工人运动、省港大罢工等。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干事、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兼组织部部长、省港罢工委员会委员兼干事局局长。 《中国工运英烈传:李启汉》语言生动、图文并茂,立体呈现了李启汉为工人阶级解放而奋斗牺牲的壮丽人生和宁死不屈、不改初心的革命精神。
《红领巾与春姐》中的“春姐”是闻名湘鄂赣的女英雄贾春英。贾春英14岁参加革命,18岁担任鄂东特委妇委书记(直属中央领导),后又历任鄂东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鄂东南特委常委、鄂东南妇女会主任,湘鄂赣省委巡视员等职,是“双枪老太婆”原型人物之一。 贾春英会带兵打仗,组织过千人女子游击队;贾春英曾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她宁死不屈;新中国成立后,贾春英因病辞职归乡,在生活困难时期坚持不向组织提要求……本书在黄石市广场路英才学校的小学生点点滴滴的记述中,呈现出贾春英铿锵传奇的一生及其丈夫潘涛抗击日寇的悲壮人生。 本书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们穿越时空向已去世的先辈们表达敬意、汇报思想。由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撰写序言,国防大学原政委、上将赵可铭题写了书名,主编潘平是革命英烈潘涛、贾春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