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建构了德育原理的基本学科框架,探讨了道德教育的内涵、道德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分析了学校道德教育的特征与功能。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主题出版承担着向青少年传播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使命。本书通过中国叙事体系,向青少年阐述了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生态观和全球治理观,引导青少年从身边小事做起,选择低碳生活方式,践行 双碳 承诺,为实现 双碳 目标作贡献,对帮助青少年了解全球发展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等具有积极意义。
......
本书在上海市教育评估院“教育评估科学研究项目”2008年立项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建立起一套有利于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育认证体系。本书内容分为五篇,主要包括:总论,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创新人才培养背景下的职业院校认证理论研究,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认证体系,典型职业院校认证的试点案例研究等。本书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及相关教育机构的人员使用,也可供关注职业教育的人士阅读参考。
从1952年北京政法学院创办至今,中国政法大学已经走过了60年的不平凡历程。和世界上许多历史悠久的大学相比,甚至与中国的许多大学相比,中国政法大学的历史都是很短暂的。 尽管法大的历史并不算长,但她在60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与风格。60年来,一代又一代法大人孜孜不倦地奋斗在中国法治建设的道路上,为推动中国的法治昌明、政治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而不懈努力。可以这样说,中国政法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始终与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也始终与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60年的办学历程中,随着国家的进步与发展,中国政法大学有过辉煌,也历经坎坷,先后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政法学院代创业者的艰苦努力下,学校得以创立并
意气风发少年壮,衔环结草学子归。在母校110岁生日即将到来之时,在上海东吴大学校友会的积极倡议和精心组织下,部分校友怀着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回忆往昔在校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且编著成册,以飨读者。无论他们用什么语言形式,讲述什么趣闻轶事,都是用心和爱去写出了他们对母校虔诚、真挚的思念和感激,是对母校辉煌历史的真实记录和再现,也是为母校校庆献上的一份珍贵贺礼。当代苏大人和立志创建一流大学的高校工作者,亦可从书中获取诸多启迪和不竭的精神动力。
自 国家启动了旨在培养教育家校长的校长航工程后, 校长航究竟如何启航 就成了一个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航校长在现代学校管理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应是教育理论建构者、教育实践创新者和教育文化的传播者。航校长的研究问题,应做到 三求结合 ,即:立足校长自身追求,反映区域教育发展诉求和国家对教育发展的要求。校长要把个人研究计划与学校创新实践融为一体,在问题研究和创新实践中实现,用研究推动学校改革创新,用学校改革创新丰富研究成果。
《中小企业与地方高校合作创新机制与激励政策研究:基于浙江实证》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10hqgl03)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y7100075)的主要研究成果。首先,《中小企业与地方高校合作创新机制与激励政策研究:基于浙江实证》在分析研究背景与确定研究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对创新理论系统、合作创新理论、创新政策系统理论的文献研究,确定了以“中小企业与地方高校基于创新目的联合构建的跨组织团队”为研究对象,并提出了要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1)影响产学合作创新绩效的主要因素研究;(2)产学合作促进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3)当前阶段促进产学合作创新的公共政策研究。
本书以福州市鼓楼第二中心小学品牌塑造与学校文化建设实践探索为素材,论述了学校文化建设与品牌塑造二者的关系及实践路径。全书从学校品牌塑造理论概述、品牌学校的定位、品牌学校建设途径、学校文化与品牌学校、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等八个方面展开论述。
这本《智圆行方--智慧校长的50项管理策略》凝聚了核心管理智慧,囊括了有效管理艺术。书中的50项管理策略与精妙点评完美结合,必将把你打造成为智慧的校长。 《智圆行方--智慧校长的50项管理策略》由胡美山、李绵军编著。
本书精心选择了一百个左右感人肺腑、富有教育意义的案例,按照学校教育主题分类之后,对案例进行了深刻而富有洞见的评析。 教育世界是一个由人组成的、具有生命意义的生活世界。离开了具体的孩子、教育者和教育情境,何谈生命意义!编著者由此出发,把我们带到教育“现场”,或者呈现教师们自己的教育实践以及对教育问题的解决过程,或者展示家长如何在恰当的教育情境中把握时机进行恰当的教育等等。编著者在讲述或撰写案例之时,她们本身也在思考或反思;同时也让我们旁观者在具有典型意义的教育情境中整体地直接“观看”其中发生的事件,在具体事件中感悟深刻的教育意蕴,从而激发实践的智慧。
江苏省天一中学校长沈茂德长期致力于学校管理、课程改革、超常教育实验、学校文化建设等多个方向的探索和研究,成功主持了多项国家、省级课题。他将天一中学从一所十几年前的农村重点中学,发展成无锡地区、江苏省的一块响亮的教育品牌。在这本《教育,真的不能简单——一位校长的教育叙事》书中,沈茂德校长清楚的向我们讲述了这一历程。他用美丽的文字向我们诉说着天一中学这一步步走来的艰辛,也向我们坦诚布公的讲述了他作为一位重点中学校长这一路走来的困惑与感动。
《“十二五”中小学学校管理者培训丛书:校长管理能力研究》分为“校长的个人素养”、“校长基本管理能力”、“校长的专业管理能力”和“校长的现代管理能力”四个模块,从四个不同的视角,即校长作为个人的视角、校长作为普通管理者的视角、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者的视角和校长作为现代管理者的视角对校长的管理能力进行全方位的阐述。 四个模块包括校长的影响力,心理品质及知识素养,自我发展规划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校长的语言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会议管理能力;学校战略管理能力,教育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校长的学校经营能力,校长的危机管理能力和校长的公关能力等13个主题单元。 《“十二五”中小学学校管理者培训丛书:校长管理能力研究》可作为中小学校长培训教材,也可供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的
人力资本理论与信号理论之争曾经让数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两者关于教育的经济功能有着针锋相对的论述,其论战从20世纪70年代持续至今,吸引了众多世界*的研究者与研究机构的参与。本书从教育的信息功能与筛选功能的角度出发,将这场史诗般的论战呈现在读者面前。
构建教师教育学科群,需全方位推进理论创新、实践探索、团队打造、项目开发、社会服务,并总结阶段性成果乃至组编成丛书出版。作为教师教育学科群建设系列研究的重要形式,丛书出版可以从不同侧面体现教师教育学科群建设的基本架构与理论研究成果。上海师大已推出由24位相关学科带头人共同编著的《教师教育概论》,提出创建“教师教育学”新二级学科的理论构想。继而,以《教师教育概论》为基础,又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全面合作,拟在两年内出版一套涵盖中小学教师教育的系列教材,丰富教师教育学科内涵,彰显教师教育实践特色。教师教育学科群的系列教材包括六大板块:新视野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基础理论系列;新视野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学科教学系列;新视野教师教育系列教材教育领导系列;新视野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国际比较系列;新视野教师教
本书是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重点课题研究成果的汇集。本书从办学的理念思路、教学模式和管理、教学改革、学生工作、党群政工、人事组织、后勤财务以及和谐校园等方面探讨独立学院在办学上如何确保质量,形成特色这一重要问题。本书有多篇文章在刊物上公开发表过,这些文章既有宏观的思考,又有微观的探讨,既有理论的研究,又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展示了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在办学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
《北大清华名师讲演录(第三辑)》辑录了谢维和、李学勤等20位北大、清华著名学者在烟台大学发表的讲演文稿,内容涉及历史、语言、考古、文学、新闻、法律、经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不同学科和专业的话题,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支援烟台大学建设委员会”在烟台大学设立的“北大清华名师讲堂”取得的*成果。
2009年4月16日,北京市素质教育成果展示,走进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的活动在附小展开。全市各区县代表走进学校参与了学校半天的各种活动。我受海淀区*委托代表学校以“隐形的翅膀——为孩子的终生幸福奠基”为题全面地汇报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及具体做法。但附小的建设、发展;附小的文化传承;附小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附小的团队和课堂很难在这短短的三十分钟汇报中得以充分的体现。之所以我们把汇报的题目冠以“隐形的翅膀”,就是因为,我们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培养看得见的知识,技能,而在于培养看不见的内在素质。它就像宇宙般浩瀚无边,像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是一门永无止境和追求的学问。它就像一双隐形的翅膀引领孩子们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舒张其自由,鼓动其求知,赞赏其创造,促进其成长!
为了对现代大学法人制度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本书采用实证调查和比较研究的方法,着重对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进行个案分析,如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背景和动因、改革的过程、大学法人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措施、大学法人的法律地位和法人性质、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与新公共管理的关系、实施大学法人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争议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大学法人制度实施的效果,等等。这一个案分析比较清晰地呈现了现代大学法人制度的主要特征。同时,这一分析将为完善我国大学法人制度建设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
本书是作者陶继新第四本对话校长的著作。全书以对话格式行文,层层解剖诸位知名校长的教育智慧和创新品质,为读者展现了各具特色的名校风采和名校长治校之道。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亮点之一是收录了国内新生代名校长的教育经历和教育智慧,值得每一位在发展路途中的教师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