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新版: 全国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四级考试样题集(下)(20新) 全国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四级考试(下简称:PGG:Prnfung fnr das Germanistik-Grundstudium)自2003年起,正式在全国高校德语专业举行。凡考试合格者均可获得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考试中心颁发的 专业德语四级证书 。近年来,参加PGG考试的人数不断扩大,年报名参加考试人数已突破三千人次。应广大考生的要求,我们编制了十套模拟题,与近年真题(2005.2008)合集出版,为准备参加四级考试的考生提供的参考资料。 本套样题集分为上、下两册,每册含五套模拟题和两套真题。真题部分由孔德明收集、整理和审定;模拟题由考试中心命题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其中,黄惠芳负责听写,黄克琴、黄惠芳、庞文薇负责听力,梁锡江、殷瑜负责阅读,郭铭华负责词句篇部分的.A.B试题,徐丽华负责词句篇
本书由TestDaF培训班所使用的讲课材料整理而成,全书包含八套模拟试题。试题的编排均严格按照TestDaF样题的模式,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两部分提供标准答案并附听力文章原文,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两部分提供参考范文。本书听力和口语部分配有光盘。 本书适合各类TestDaF培训班作为课堂练习或者读者自学,通过模拟测试体验考试流程。读者使用本书时,可对考试的四个部分即听说读写进行反复训练,以达到提高德语语言水平和应试能力的目的。
本是的主要内容也分为四章:阅读理解训练,听力理解训练、书面表达训练、口语表达训练。 每章的后是一套针对此单项的全真模拟试题。读者可试着在真实考试的条件下完成这套试题,以达到模拟演习的效果。每套模拟试题之前列出的答题提示中都有关于真实考试条件的说明。 除了上述四章,本书开头的学生使用说明和教师使用说明不仅介绍了TestDaF考试的一些情况及本书的结构,还对使用本书提出了不少科学合理的建议。书后的练习答案给出了大部分练习、实战训练和模拟试题的答案,有的还给出了答题提示。实用句型部分将答题中可能用到的各个重要句型、模式分门别类、条理清晰地——列出,使读者学习起来事半功倍。本书配有三盒磁带。 本书的主旨在于通过大量的分阶段练习逐步培养读者具备考试要求的各项能力,并掌握一定的答题策略和方法。掌握
《2011年韩国语能力考试官方指南真题精解(第19回-第22回)(初级)》收录了第19回至第22回的韩国语能力考试真题集,同时附加了韩国语能力考试听力的听力文本、正确答案、评分标准、解析以及答题卡等。内容丰富使用,解析精准到位,是备考韩国语能力考试学习者的不二选择。
◆原版引进德国Klett教育出版社针对“Zertifikat Deutsch”所出的测试类图书 ◆包括难度等级递增的三个单元,共15套测试练习,第三单元达到“Zertifikat Deutsch” 所要求的德语水平 ◆每套练习以一个主题作为基础,通过系统的文章测试学习者的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能力 ◆书中附有大量图片,使测试练习变得生动有趣,不再枯燥乏味 ◆既适合与任何一套初级阶段的德语教材配合使用,也适合初学者自学使用 ◆本书配有两张CD光盘
本书为了方便读者的学习,从介绍德语字母与语音开始,系统阐述了德语语法,并在此基础上,安排有巩固语法内容的练习和测试题。本书重点安排大量各类练习和综合测试题。题目由易到难,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较大的语言信息量。 本书语法的阐述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难点分散,易于读者学习和掌握。读者通过学习本书可以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和检查德语语言水平和语言应用能力.,同时了解德国有关国情和概况等。 本书也可作为学习德语的教材使用。 本书各类练习与测试题的全部答案和翻译参考译文均附于书后。本书采用德语新正字法编写。
《韩国语能力考试语法大纲真题解析和实战训练(中级)》是按照韩国语能力考试语法大纲要求,参照历年韩国语能力考试真题的题型、难度、考点等精心编写。本书整理了历届韩国语能力考试的语法考点,结合真题技巧进行分级讲解。每章节后针对所学内容设置强化练习,提供三套全真模拟试题,并附有参考答案和全书语法点索引。方便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考试内容、范围及难度,把握命题规律、快速提升应试能力。
《德语德福应试教程》根据德国“德福”考试的要求和特点,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共编写18个单元。其中:等级水平3(TDN3)为4个单元,主要用于过渡和适应性训练;等级水平4(TDN4)共10个单元,为重点训练阶段;等级水平5(TDN5)有4个单元。
德国MAX HUEBER出版社和德福考试院联合出版,外研社独家引进。 精选五套官方授权真题,全面真实呈现德福考试要求和题目类型。 德福考试院特别撰写“德福考试官方指南”部分,包括“德福考试概况”及考试中听、说、读、写各个环节的答题技巧。书后附赠MP3光盘一张,包括各部分真题的听力文章及口头表达部分的习题。 可供德福备考班课堂使用,也可做学生自测用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