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中的饮食》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人类学著作,由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张光直主编,初版于1977年,是从考古学和人类学角度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的先驱著作,既不乏学术深度,又有兼具可读性。全书以朝代顺序为划分,各章由海外汉学重镇负责撰写,考察了中国从古至今的饮食文化大观。从中国各历史时期的饮食习惯与风格、饮食结构、进餐礼仪与观念象征,到不同地区偏爱的食材、烹饪技法、厨具……全景展示中国饮食的诞生、沿革、流变,传统与创新并存,博采众长与对外传播交织,讲述一段关于“饮食”的精彩历史。
本书是博士生导师韩成武教授的得意之作。他以自己出版的《杜甫》、《杜甫诗全译》、《杜甫诗歌精选》等著作为基础,追寻诗圣杜甫的足迹,以一个诗人的情怀,去理解、探讨诗圣的内心世界,将诗圣的形象完整地刻画出来。作者的文笔简洁,叙述生动,也不乏独到的见解,从而使著
湘西赶尸,多少年来一直掩盖在湘西那层层叠叠的大山和虚虚缈缈的岚雾里,令人深感扑朔迷离而又毛骨悚然,它闪现着光怪陆离的奇光异彩,他们是湘西神秘文化共同体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作者从真实的田野调查出发,佐以历史资料的参与,从地理、历史与文化维度对这一神秘事象加以解释,试图走近神秘的湘西赶尸,揭开加诸其上的神秘的面纱。 当神秘的色彩被事实冲涤,迷信的积垢被科学清扫,我们发现,湘西赶尸原来是湘西特定历史文化环境下楚巫文化的一个小小延伸,是特定历史文化环境下特定人群(那些谙熟传统文化且把它转化为生存资源的人,如巫师)的生计方式的主动选择的结果。
《枢纽:3000年的中国》核心是要回答一个问题:究竟“何谓中国”。 施展在这本书中以问题为导向,超越具体学科的,调用地理、历史、哲学、经济、财政、货币、军事、人口、社会、法律、国际政治等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对中国几千年的复杂历史,以及百年来的成败兴衰给出了一个统一的解释框架。在古代史的阐述当中,施展突破了常见的中原本位视角,也突破了草原本位视角,在中原、草原、西域、高原、海洋等多个亚区域彼此互动、相互依赖、相互塑造的过程中,发现了超越于各个亚区域之上的一个统一的历史进程,从而将中国史还原为一部体系的演化史。施展克制了任何方向的价值偏好,用中国的超大规模性这一线索,连贯地解释了中国能够维持一个大一统帝国的原因、中国在近代陷入落后的原因,20世纪伟大的中国革命史也因此获得了全新的意义。在
《经典读库3:中华万年历实用民俗百科知识》即是基于弘杨传统文化,同时要满足时代需要,遂精心打造了一部兼具传统和时代特色的新型万年历,以适合广大读者生活和工作所需。本书主要包涵四个内容:历法知识、中华传统文化、民风民俗以及万年历。部分历法知识,主要介绍和普及关于历法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相关的历史知识,让读者大致了解历法的形成始末以及历法的专业术语和词汇;第二部分中华传统文化,介绍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传统文化,其内容精炼典型,对于日常生活能够起到很好的参考和指导作用;第三部分民风民俗,涉及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生育祝寿、信仰宜忌等民俗知识;第四部分万年历,主要集合了从公元1931年到公元2030年一个世纪的年历,涵盖的内容全面完整,以满足读者不同的查询需要。本书内容庞大而具体,条理清晰,结构合
本书是一部探讨曾国藩领导力法则的力作。 历史学者张宏杰爬梳史料、分析论证,通过回顾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胡林翼等同僚与下属的交往,以及曾国藩创建湘军并带领这支军队获得赫赫功绩的过程,展现出曾国藩的领导才能和独到的人际交往法则。作为为政有方、治军有道、功勋卓著的晚清名臣,曾国藩在领导与用人方面堪称楷模,值得后人多加分析与借鉴。而纷繁复杂的晚清时局,也在这些风云人物的交往中露出端倪。
领域驱动设计简称DDD,《复杂软件设计之道:领域驱动设计全面解析与实战》前6章全面解析了DDD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架构,括领域驱动设计基础、领域驱动战略设计(有界上下文和统一语言)、聚合设计、实体和值对象、CQRS架构和事件溯源,第7章使用的货物运输系统案例进行了完整、详细的综合演示。 《复杂软件设计之道:领域驱动设计全面解析与实战》同时引入了DDD的*新发展成果,如事件风暴建模,并以此建模方式替代传统的DDD建模方式讲解了多个案例。还涉及大量软件系统实现相关的技术和架构,读者在学DDD的同时,也可以掌握这些技术、架构在DDD实现中的灵活应用。 另外,每个概念或方法的讲解过程穿了具体实例,以方便读者结合实例进行学;第2~7章每章*后有总结与拓展,将本章涉及的案例和知识进行总结,并引入国际DDD家的心得经验,
这是一本回忆上个世纪40年代上海娱乐生活的著作,书中描述了老上海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等各方面丰富细节。出于史料积累、文化传承的立场,出版本书以留存一个时代的侧影,勾勒旧上海独有的都市文化风貌。书中一些描写带有浓郁的那个时代的特色,请读者们以历史性的眼光来解读。
《校邠庐抗议·汇校》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著作和历史文献,也是近代思想家冯桂芬的代表作。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各个方面。书中提倡向西方学习,体现了作者的开放思想。其中采西学、制洋器、改科举等多项建议被洋务派所采纳,进而成为洋务政策。其处理中西学关系的原则成为变法图强的理论根据,对清末政治的影响甚大,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此书作为重要的近代史文献,历来受到不同学者的重视,但成书过程却鲜为人知。此次汇校现存各版本,不仅梳理了该书文本的演变历史,全面收录了冯桂芬本人对该书的增删补录,且通过各版本的嬗变,从一个侧面清晰地折射出晚清那段动荡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