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消失的微生物: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健康危机(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
    •   ( 13690 条评论 )
    • 马丁·布莱泽 /2016-09-05/ 湖南科技出版社
    •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高、越来越胖?为什么青少年糖尿病越来越多、发病年龄越来越小?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患上了哮喘、过敏性鼻炎以及五花八门的食物过敏?种种 现代疾病 背后是否有一个共同的 罪魁祸首 ? 美国著名科学家马丁 布莱泽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滥用抗生素及剖宫产,我们在不经意间已经伤害了与人类协同演化了数十万年之久的 微生物朋友 ,特别是在我们的孩子们身上。这扰乱了人体内微生物的稳态,打破了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进而危害了我们孩子的代谢、免疫和认知能力。 恩格斯的告诫犹在耳畔: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胜利,大自然都报复了我们。 在《寂静的春天》里,蕾切尔 卡森提醒我们,滥用滴滴涕等杀虫剂会危害地球上其它的生物;在《消失的微生物》里,马丁 布莱泽提

    • ¥47 ¥48 折扣:9.8折
    • 细菌简史:与人类的永恒博弈
    •   ( 4740 条评论 )
    • 陈代杰钱秀萍 编著 /2015-04-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细菌是一种神奇的微小生物。本书通过浅显的语言,配以漫画和插图,讲述作为敌人的细菌如何致人疾患、肆虐生灵和 草菅人命 ,告诉你发生在人类与细菌之间的惊心动魄的 永恒战争 。你或许还不知道:致病细菌入侵人体的武器装备和攻击人体的战略战术如此精良;奋然阻击入侵者的人体免疫系统如此迅速和有效地在体内展开着无声大战; 神药 青霉素和链霉素的发现和应用如此光彩夺目;科学家针对敌情设计的药物能够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狡猾细菌为了躲避药物追杀策动的反击又如此猖狂,究竟鹿死谁手...... 本书还讲述作为朋友的细菌如何造福人类:与人体和平共处相得益彰的有益菌对于保障身体健康不可缺或,后化石时代的生物能源和生物冶炼,美味可口的发酵食品,等等。

    • ¥34.3 ¥35 折扣:9.8折
    • 晓肚知肠:肠菌的小心思(2018央视中国好书,2019中国医界好书)
    •   ( 5565 条评论 )
    • 段云峰 /2018-09-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央视2018中国好书颁奖词:这部科普小书探讨的却是当今健康领域*前沿、*火热的研究课题。作者把浩如烟海的科学文献进行了井井有条的梳理,结合当前*的人体微生物组研究成果,详细描述了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微生物,特别是肠道微生物对人体健康发生影响的基本原理,将不起眼的微生物与人们日常生活习惯和身心健康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解释,为认识微生物与人类疾病的关系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知识普及,展示了一种整体性的健康新理念,让读者大开眼界。

    • ¥48 ¥49 折扣:9.8折
    • 病毒星球
    •   ( 13120 条评论 )
    • 卡尔·齐默 著,刘旸 译,理想国出品 /2019-04-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病毒就占领了这颗星球,历经高温、酷寒或干旱等*条件,到现在病毒仍然无处不在,抗生素或感冒糖浆等*近用来对付它们的小玩意,更是无法伤及病毒毫发。 病毒在我们的DNA里留下了丰富的信息,人类DNA片段中8%来自病毒,说它们是我们亲缘有点远的祖先也不为过。但是要小心,这些休眠在人类DNA中的片段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复苏,重新组织成活跃的病毒。 病毒并不总是面目可憎,人类吸入的氧气里,有1/10是病毒惠予的。被视为宫颈癌罪魁祸首的HPV,其实男女通吃且分布广泛,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与人类和平共处。病毒在不同宿主间穿梭,有一定几率携带上一部分宿主的基因片段,然后插入到下一位宿主的基因里,在你感叹人类或其他物种多样性的时候,别忘了其中也有病毒的一份功劳。 不可否认,病毒也是自然创造的冷血杀手。甲流

    • ¥36 ¥48 折扣:7.5折
    • 三叶虫:演化的见证者(自然文库)
    •   ( 338 条评论 )
    • Richard Fortey /2023-10-01/ 商务印书馆
    • 在地球经历猛烈变动的时候,超过一万五千种三叶虫,以最早演化出的眼睛,冷眼观看远古世界的变化,直到全数灭绝。 它们存活了整整三亿年,几乎盘踞整个古生代。现代人类,究竟能从它们的化石里 看 到什么? 著名的三叶虫研究专家、剑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理查德 福提一直醉心于三叶虫的研究工作,在本书中他用十章节的内容,向读者介绍了三叶虫化石的发现、外壳结构、附肢特点、眼睛演化、寒武纪大爆发、标本、三叶虫生活环境的重构、演化历程以及背后的研究故事等多个方面,为我们还原三叶虫的生活世界。这不仅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三叶虫科普书籍,也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关于三叶虫研究历史以及科学研究历程的普及书籍。

    • ¥66.6 ¥68 折扣:9.8折
    • 看不见的陪伴:与微生物共生的奇妙之旅
    •   ( 112 条评论 )
    • [法]马克-安德烈·瑟罗斯 /2024-01-01/ 北京日报出版社
    • 100℃的土壤里,植物为什么能存活?蚂蚁为什么会在巢穴里种真菌?鲸吃虾时怎么剥壳?不洗手或勤洗手,都容易让人生病?身材的胖瘦,与肠胃微生物群落有关?细菌可以改变人的心情? 借助大量生动的实例,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教授马克-安德烈 瑟罗斯在书中讨论了微生物共生,向我们展现了微生物如何在动植物体内生活,帮助它们完成各种时常关乎性命的任务,以及微生物如何影响人类的行为和文化。我们会发现,微生物无处不在,它们不仅仅与疾病或物质腐烂有关,还秘密地参与构造了植物、动物和文明。

    • ¥66.6 ¥68 折扣:9.8折
    • 哲人石丛书·酵母演义:真菌如何塑造人类文明
    •   ( 12 条评论 )
    • [英]尼古拉斯·P. 莫尼Nicholas P. Money) 著,林凤鸣 译 /2023-12-01/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酵母是与人类文明发展关系最密切的微生物。早在千年之前,人类就开始用它酿酒、发酵面团。在认识到它的 真面目 后,它被广泛用于食品工业,被细胞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用于探究生命的奥秘,成为最重要的模式生物之一。酵母还被用于制造拯救生命的药物如胰岛素等,以及生产有助于拯救地球免受全球变暖影响的生物燃料。当然,由于某些种类的酵母具有致病性,人类与致病酵母的斗争也贯穿了人类的历史。 作者认为,我们对酵母如何重视都不过分,因为对它的发现和利用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本书引人入胜地融合了科学、历史和社会学,探索了人类与酵母之间丰富、奇异且完全共生的关系,以生动的叙述,引导读者认识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微生物。

    • ¥47 ¥48 折扣:9.8折
    • 新知文库114·微生物改变命运
    •   ( 1644 条评论 )
    • 【美】罗德尼·迪塔特 著,李秦川 译 /2020-04-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世纪的医学尝试用各种药物来清除造成感染的微生物,这同时也消灭了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近几十年来,过敏、哮喘、心脏病、肥胖症、癌症以及抑郁症等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本书以业内专家的视角,深入浅出地呈现出全新的人体生物模式,推翻了 人类是一个纯粹的有机体 的理论,提出人体的90%由微生物构成。如果缺少一些关键的微生物,就会导致不健康的生理状态。 作者认为治愈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关键就在于微生物,我们应该通过医疗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让微生物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书中为我们绘制了人体自愈能力的蓝图,将给公众健康带来颠覆性改变。

    • ¥47 ¥48 折扣:9.8折
    • 病毒传
    •   ( 30 条评论 )
    • 王智翔 /2023-12-01/ 世界知识出版社
    • 本书是由国际顶级生物医学专家创作的普及病毒知识的科普作品。全书结构从病毒史,病毒原理和病毒科学家三个角度来构建,知识素材贯通中西。第一部分通过历史叙述介绍了古今中外的病毒瘟疫故事,第二部分通过病毒起源、传播、分类、人与病毒的博弈等角度,系统介绍了病毒的生物学原理;第三部分讲述了科学家们发现和征服天花、黄热病、肝炎、艾滋病毒的过程,其贯穿的科研思路也是对病毒知识的的进一步深化。全书知识权威准确,科学文史贯通,图表图片丰富。

    • ¥83.3 ¥85 折扣:9.8折
    • 新知文库111·细菌:我们的生命共同体
    •   ( 1790 条评论 )
    • [德]汉诺·夏里修斯 里夏德·弗里贝 著,许嫚红 译 /2020-04-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人类曾以为细菌是我们的敌人,必欲除之而后快,但过度地消毒杀菌反而让我们面临体内的生态浩劫。当你出生的那一刹那,成千上万的有益细菌也和你一起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它们是你生命中永远的好伙伴。本书为我们展开了微生物世界的惊奇旅程,厘清人体内生态体系的运作机制,细菌不只影响了我们的消化、情绪、伴侣选择和思考能力,甚至还协助我们对抗肿瘤、过敏、肥胖症、营养失调、心血管、肠道问题等文明病。因此,我们应该把体内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当作一座花园细心呵护,善待体内的益菌,与数千亿个好伙伴共度更健康的生活。

    • ¥33.6 ¥48 折扣:7折
    • 真菌改变人类文明史(一株菌丝,搅动6000年人类文明史!)
    •   ( 1153 条评论 )
    • 顾晓哲著,紫图出品 /2020-12-01/ 广东科技出版社
    • 重现神奇物种征服世界之旅! 是什么让英国人放弃咖啡,从此只喝茶? 茭白笋不是天生就长那样,而是受到真菌感染? 让豆子变成美味酱油、让米变成清酒, 创造出王者之酒、蓝纹奶酪、臭豆腐的,都是真菌; 产黄青霉的发现协助同盟国打赢二战; 在显微镜下长得像圣诞树的绿色木霉,是自然界的树木医生; 里氏霉菌让你的牛仔裤出现石磨水洗效果,黑麦角菌能让人走一趟天堂或地狱; 爱尔兰大饥荒、猎巫行动、造就了罗马暴君尼罗的罪魁祸首,也都是真菌; 当然,不能不提众多美味的菇品,从洋菇、金针菇、香菇、松茸,还有被视为神丹妙药的冬虫夏草和灵芝 也许你从未注意,你的生活已被真菌包围,这些不起眼的微生物,掌握着生死存亡的关键,甚至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小的真菌

    • ¥78.3 ¥79.9 折扣:9.8折
    • 占领你的身体:微生物是“好舍友”还是“坏邻居”
    •   ( 443 条评论 )
    • (德)马库斯·埃格特,(德)弗兰克·撒迪厄斯 /2021-06-01/ 人民日报出版社
    • 你害怕微生物吗?或者说生活在充满微生物的世界里,会不会让你觉得坐立不安?事实上我们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远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 可能你会觉得那些藏在马桶圈上,厨房角落中,洗衣机里,甚至于在你身上,你的牙缝中的微小的 野兽 简直令人作呕,让人发狂。但是,多亏有这些微生物,不然地球上可能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种类繁多的生物群,它们可是地球生命的祖先哦。 所以一起来看看这些小 邻居 是如何在我们身边 生根发芽 的,它们之中谁是 天使 谁是 恶棍 ,我们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它们,我们与它们相互纠缠的命运终又会何去何从,答案即将揭晓

    • ¥42 ¥48 折扣:8.8折
    • 看不见的陪伴:与微生物共生的奇妙之旅
    •   ( 18 条评论 )
    • [法] 马克·安德烈·塞洛斯 /2024-01-01/ 北京日报
    • 100℃的土壤里,植物为什么能存活?蚂蚁为什么会在巢穴里种真菌?鲸吃虾时怎么剥壳?不洗手或勤洗手,都容易让人生病?身材的胖瘦,与肠胃微生物群落有关?细菌可以改变人的心情?……借助大量生动的实例,法国 自然历史博物馆教授马克-安德烈·瑟罗斯在书中讨论了微生物共生,向我们展现了微生物如何在动植物体内生活,帮助它们完成各种时常关乎性命的任务,以及微生物如何影响人类的行为和文化。我们会发现,微生物无处不在,它们不仅仅与疾病或物质腐烂有关,还秘密地参与构造了植物、动物和文明。

    • ¥33.97 ¥68 折扣:5折
    • 离不开、逃不掉,这就是微生物!
    •   ( 90 条评论 )
    •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2021-08-01/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一场世纪疫情,让人们对病毒这种微生物深恶痛绝、敬而远之。有人可能会就此认为微生物十恶不赦,应该对它们赶尽杀绝。其实,微生物和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一样,都是整个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离不开,也逃不掉。一部人类史其实就是微生物与人类合作和对抗的发展史。微生物与人类之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精彩故事,将在这里徐徐展开。

    • ¥56.8 ¥58 折扣:9.8折
    • 3小时读懂你身边的微生物
    •   ( 106 条评论 )
    • (日) 左卷健男编著;吴洁译 /2022-08-01/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要使用显微镜甚至高倍电子显微镜来观察才能看到真容的微生物总是显得很神秘,一听到 微生物 这个词,很多人就联想到它们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和传染病,但是人与微生物的关系远非如此。本书从我们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各种不同的微生物对我们的身体和生活的影响,通过微生物到底是什么样的生物、与人共同生活的 正常菌群 、 制作出美味食物的微生物、作为分解者的微生物、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导致疾病的微生物六大部分解读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希望这本书能够为青少年读者开启通向微生物世界的一扇门,微生物到底是朋友还是敌人?相信看完本书的你会有自己的答案。

    • ¥41.9 ¥42.8 折扣:9.8折
    • 意想不到的微观世界
    •   ( 79 条评论 )
    • [英] 斯潘塞·威尔比 /2023-07-01/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意想不到的微观世界》一书中对80件我们所熟知的物品进行了显微摄影,从动物、植物,到生活用品和自然现象,可以说包罗万象。书中展示了它们被放大之后的样子,还有各种相关的有趣冷知识。快来从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颜色、形状和图案中,猜猜看它们到底是什么吧!

    • ¥41.2 ¥42 折扣:9.8折
    • 寄生虫星球 卡尔·齐默食物链顶点控制进化 自然生物年度科普书普利策获奖专栏作家病毒星球作者成名之作血
    •   ( 100 条评论 )
    • (美)卡尔·齐默|责编:胡艳杰|译者:姚向辉 /2022-01-01/ 天津科技
    • 想象一个世界,在那里寄生虫控制宿主的思想,万劫不复。 想象一个世界,寄生虫是化学战和伪装的大师,用宿主的身体伪装自己。 想象一个世界,在那里寄生虫引导进化,那里的大多数物种都是寄生虫。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 从哥斯达黎加潮湿的丛林到苏丹南部恶臭的寄生虫避风港,齐默生动地展现了寄生虫如何改变 DNA、重新连接大脑、让男人 加不信任、让女人 加外向,以及将宿主变成活死人。 这本详尽而优雅的书将寄生虫带入了公开的环境,并揭示了它们可以教给我们的关于宇宙中 基本的生存策略的知识。 翻开这本书,了解地球头号掠食者,改变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 ¥26.1 ¥58 折扣:4.5折
    • 看不见的大自然:生命和健康的微生物根源 博物文库·生态与文明系列
    •   ( 511 条评论 )
    • 大卫·R.蒙哥马利安妮·贝克尔 著,徐传辉等 译 /2021-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微生物是地球上古老的生命形式和数量巨大的生命群落,它们的代谢活动促进了高等生物的诞生,为高等生物提供营养支持,调节着生物圈,因此是地球生态的重要驱动力量。具有博物学情怀的大卫 蒙哥马利夫妇惊叹于这看似微不足道的生命形式在生态系统中的巨大作用,且惊讶于人们对于它们的无知和无端诟病,因此写了这本博学睿智、深入浅出的微生物科普书。他们通过追溯地球生命演进的历史,讲述了形形色色的微生物是如何促成了生态系统中植物和动物的繁衍;通过详细描述植物根系、人类肠道等的正常运转,澄清了无病害土壤和健康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是如何重建了土壤肥力,搭建了生命的基石 这对学识渊博的夫妇跨越众多的领域(土壤学、地理学、生物学、医学、化学、营养学、园丁学等)来讲述与微生物相关的科学故事和文明史故事,完全摒弃

    • ¥66.6 ¥68 折扣:9.8折
    • 双面细菌:在微生物的世界中求生
    •   ( 83 条评论 )
    • [美] 杰西卡·斯奈德·萨克斯 著,刘学礼 等 译 /2022-10-01/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抗生素药物使人类寿命得到历史性增长,但它们也在无意间扰乱了人类与栖息在人体中的细菌之间古老而亲密的平衡关系。于是,抗生素耐药性现在成了严重的医疗问题之一。本书不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而且探讨了 卫生假说 一个将现代的过度卫生与免疫疾病及流行性疾病的增长联系起来的理论。作者萨克斯叙述了人类在与细菌的战斗中所犯的严重错误,对数量远超人体细胞的细菌与人类之间的共生关系提出了一种崭新的观点。本书展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前景:在抗生素得到更广泛设计和使用的未来,人们可以用专门设计的细菌来替代抗菌药物和清洁剂,这将给人类健康带来益处。

    • ¥66.6 ¥68 折扣:9.8折
    • 菌物志
    •   ( 3600 条评论 )
    • 斑斑 /2018-10-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1. 科学性。本书分四个方面系统生动地向读者讲述了关于真菌的基础知识。*章介绍了真菌在结构上的特征、生长过程,并回顾了人类发现真菌的历史;第二章介绍了食用性真菌;第三章介绍了作为病菌的真菌引发病变的机制和防治措施;第四章描写了真菌在现代医学和科技工业中的贡献。 2. 原创性。本书特别介绍了我国科学家在参与人类发现真菌过程中可歌可泣的经历,如中国的青霉素发明人樊庆笙博士、奠定了我国西南高等真菌研究基础的臧穆先生等。 3. 趣味性。本书通过拟人化的口吻,运用*人称讲述了人类与真菌亦敌亦友的故事,风格诙谐幽默,寓教于乐。 4. 艺术性。整体包装设计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配以专业精美的说明性图片,充分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 ¥41.4 ¥60 折扣:6.9折
    • 我们的微生物世界:传染病防控科普读本
    •   ( 124 条评论 )
    • 高阳 /2020-05-01/ 济南出版社
    • 《我们的微生物世界 传染病防控科普读本》即是本着 让孩子了解这个世界 的原则写就。本书摆脱枯燥的说教形式,将 科普博物馆 的概念贯穿全书。博物馆里有一位美丽活泼的讲解员 丁小香。她是一个喜欢探索世界、好奇心满满的水瓶座女孩。她亲切、热情,细致耐心地给少儿读者介绍微生物家族,各类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历史、预防护理以及我国在公共卫生史上抗击疫情的几大胜利等多个板块的知识。少儿读者可以跟随丁小香的脚步,在浏览 科普博物馆 的同时,解开心中对传染病的种种疑惑。

    • ¥37 ¥39.8 折扣:9.3折
    • 枯萎病:大灭绝时代我们如何与真菌共存
    •   ( 0 条评论 )
    • [美]艾米莉·莫诺森,[Emily,Monosson] /2024-05-23/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哥斯达黎加的高地森林,短短一年便从蛙鸣如鼓变得万籁俱寂; 美国西部,松疱锈菌将一片美丽的白皮松林变成布满结节的幽灵树,在此之前,它们已经在恶劣的天气、肆虐的病虫害中顽强地存活了几个世纪; 佛蒙特州的山洞里,冬眠的小棕蝠再也没有醒来,锈腐假裸囊子菌引发的白鼻综合征杀死了数百万只蝙蝠...... 霉菌、锈菌、壶菌,我们周围到处是真菌孢子。然而,正是这微小到让人忽视的生物,会对其他生命展开前所未有的围猎。与此紧密相关的,是生物网的撕裂与裂痕的不断向外延伸,可是我们却对此知之甚少。 真菌的威胁并不是一次性的、单个物种的问题,而是一种持续时间长、覆盖面广、具有潜在灾难性的问题。大灭绝时代,人类如何进行自我的救赎?这本书讲述了5个真菌感染导致灭绝的故事,也讲述了5个人类争分夺秒展开自救的故事 我们或许

    • ¥62.1 ¥69 折扣:9折
    • 看不见的陪伴:与微生物共生的奇妙之旅
    •   ( 3 条评论 )
    • [法] 马克·安德烈·塞洛斯 /2024-01-01/ 北京日报
    • 100℃的土壤里,植物为什么能存活?蚂蚁为什么会在巢穴里种真菌?鲸吃虾时怎么剥壳?不洗手或勤洗手,都容易让人生病?身材的胖瘦,与肠胃微生物群落有关?细菌可以改变人的心情?……借助大量生动的实例,法国 自然历史博物馆教授马克-安德烈·瑟罗斯在书中讨论了微生物共生,向我们展现了微生物如何在动植物体内生活,帮助它们完成各种时常关乎性命的任务,以及微生物如何影响人类的行为和文化。我们会发现,微生物无处不在,它们不仅仅与疾病或物质腐烂有关,还秘密地参与构造了植物、动物和文明。

    • ¥33.32 ¥68 折扣:4.9折
    • 高士其科普故事. 人菌大战
    •   ( 1874 条评论 )
    • 高士其 高志其 /2018-04-01/ 朝华出版社
    • 生物界,人类和细菌共存,共存就会产生矛盾。带有毒素的细菌侵略人类,人类不会坐以待毙,战争自然爆发。本书将带读者走进毒菌的世界,看看毒菌里面那些可怕的夺人性命的刽子手,以及面对细菌强大的攻势,人类从一开始的劣势,到后来慢慢掌握主动权,经历极其艰难的过程,运用智慧进行防御和抵抗,一步步打败毒菌的历程。

    • ¥28 ¥28 折扣:10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