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修订第五版。书中介绍了流体静力学、一元流动动力学、不可压缩流体动力学、绕流运动、孔口和管路计算的基本理论、气体射流、相似性原理和因此分析以及常用泵与风机的原理和特性,并附录了常用泵和风机的运行和性能资料。每章均附有思考题和习题,书末有部分习题答案。 本次修订保持了第四版的基本内容和特色。增添了思考题:对概念的表述和公式的条件等进一步作了修正;强调了变频泵和风机的应用基础,更新了陈旧的型号。
本规范基本上保持了1994年发布的《规范》的适用范围、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作了局部调整。现分为14章: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4.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5.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6.特殊性岩土;7.地下水;8.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9.勘探和取样;10.原位测试;11.室内试验;12.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13.现场检验和监测;1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适用范围增加了“核电厂”的勘察;2.增加了“术语和符号”章;3.增加了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完整程度分类和岩体基本质量分级;4.修订了“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以及“桩基础”勘察的要求;5.修订了“地下洞室”、“岸边工程”、“基坑工程”和“地基处理”勘察的规定;6.将“尾矿坝和贮灰坝”节改为“废弃物处理工程”的勘察;7.将“场地稳定性”章名改
《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基本上保持了1994年发布的《规范》的适用范围、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作了局部调整。现分为14章: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4.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5.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6.特殊性岩土;7.地下水;8.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9.勘探和取样;10.原位测试;11.室内试验;12.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13.现场检验和监测;1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适用范围增加了“核电厂”的勘察;2.增加了“术语和符号”章;3.增加了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完整程度分类和岩体基本质量分级;4.修订了“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以及“桩基础”勘察的要求;5.修订了“地下洞室”、“岸边工程”、“基坑工程”和“地基处理”勘察的规定;6.将“尾矿坝和贮灰坝”节改为“废弃物处理工程”的勘
龚晓南主编的《桩基工程手册(第2版)(精)》结合工程建设发展需要,着重反映近年来我国在桩基工程实践中的新经验和新方法,也包含科研工作中较系统的新成果,同时适当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并附有工程实例。全书共分19章,包括:总论,竖向荷载下单桩和群桩的承载力,单桩和群桩的沉降计算,水平荷载下单桩和群桩基础受力分析,桩的抗拔承载力,桩的负摩阻力,被动桩,桩基的结构设计,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施工,灌注桩施工,钢桩的施工,深水桩基础,特殊土地基中桩基础,复合桩基,桩的现场载荷试验,桩基抗震设计与计算,桩基工程质量检验,桩基工程的原型观测,桩基施工环境效应及对策。
本手册(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跟踪基坑工程国内外近期新的进展.全部由来自设计施工第一线的经验丰富的专家重新撰写,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基坑工程的实践经验,全面地阐述了基坑工程的基本计算理论、设计方法、施工工艺、施工管理技术以及相关的信息,内容覆盖各种地质条件和全国各区域,充分反映了国内外基坑工程技术和施工的当前水平和发展趋势,以满足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需要。 本手册共34章,由绪论、总体方案设计、设计计算理论、设计施工方法、相关技术和区域工程进展六部分构成。各章还附有经典工程实例介绍,以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本书是从事岩土工程特别是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人员推荐的参考用书。
本手册共分8篇33章,其中第一篇主要从总体上介绍我国近十五年桩基的近期新进展,帮助读者从总体上了解我国桩基础的发展。第二篇桩基工程理论,主要介绍国内外桩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情况。第三篇桩基工程勘察与设计,介绍桩基工程勘察要点、设计原则、概念设计、变刚度调平设计、动力机器桩基础设计、桩基础的抗震设计以及目前常用的桩基设计软件。第四篇特殊桩基设计,包括近几年出现的组合桩、超长桩、灌注桩后注浆、筒桩、槽壁桩,以及桩在公路、铁路上的应用。第五篇桩基施工,介绍了各种施工工艺,特别指出各种工艺的施工控制要点,便于指导施工和监理工程师监理。第六篇桩基检测,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桩的检测和监测方法。第七篇港口工程桩基技术规定,介绍了港口工程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要点;第八篇主要介绍了铁路工程钢筋混凝土
本书主要对工程测量的基础理论和方式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全书共分15章,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工程测量概述、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测量误差基础知识、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工程施工测量基础知识、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房产测量、城市测量、线路测量与桥梁测量、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工程测量常用数据等。 本书可供建设工程测量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时参考。
本教材分为16章。内容包括绪论、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直线定线、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及其应用、施工测量的基本作、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工业建筑施工测量、管道工程测量、道路测量、桥梁测量;建筑物变形观测、新型测量仪器简介。本教材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以理论知识适度够用为原则,以知识应用为主线,编写中贴近工程实际需要,注重土建工程专业的实用性。 本教材可作为土建工程类专业高职高专辫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函授、电大、职大教学用书,还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共有11章,按内容分为四部分。部分为建筑工程测量认知的内容(第1章);第二部分为测量基本技能与支撑知识,包括水准测量(第2章)、角度测量(第3章)、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第4章)及全站仪测量(第5章);第三部分为行业通用测量能力与支撑知识,包括小地区控制测量(第6章)、地形图测绘与应用(第7章)、测设的基本方法(第8章);第四部分为专业测量能力与支撑知识,包括建筑施工测量(第9章)、管道工程测量(第10章)及建筑物的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第11章)。
《工程测量/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规划教材》是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2011)要求编写的系列教材之一。 《工程测量/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规划教材》内容由四部分构成:①测量基础:测量基准、高斯投影、误差理论、水准测量、经纬仪测角、钢尺量距、控制测量、经纬仪测图、施工测量基础等。②测绘新技术:全站仪、数字水准仪、卫星定位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③工程应用:地形图应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桥隧及道路工程测量等。④课程拓展:工程测量课程实训、工程测量求职面试应对、测量计算Excel程序、多媒体教学课件、“多题多卷”模拟考试软件、测量模拟操作软件——可在PC、手机(安卓Android
谢跃进、于春娟主编的《测量学基础(*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为*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主要介绍测绘人员所必需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测量学基本知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方向测量、测量误差基本知识、小区域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及地形图的应用,并附有测量实训指导。《测量学基础(*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测绘类相关专业的基础教材,也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工程测量、土木lT程、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开发、水利水电1二程、城乡规划、道路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测量教学和学生阅读使用,亦可作为有关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建筑丁程计量与计价》是“高职高专土建类‘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本教材按照*计价规范《建设工程丁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 2008)、《河南省建设_[程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2008)》(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河南省建设工程设计标准图集》(05YJ)等有关新规范、新标准编写,全书结合高职高专的特点,强调适用性和实用性,对理论内容的推导作了适当删减,理论联系实际,以实用为重点。 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工程计价概述、工程建设费用构成、建筑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与定额应用、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与定额应用、建筑丁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装饰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公司综合楼建筑和装饰工程定额计价方式预算书、×××公司综合楼建筑和装饰工程工程量清单及计价。本教材按60学时编写,讲课时,可结合本地区情况进
为了帮助建筑企业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满足当前职业培训和技术工人考工取证的需要,编者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精心策划、制作、出版了《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国家职业资格技能培训系列教学片》(全实景)以及《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考前辅导》三个系列的音像制品。每个职业按初、中、高三个级别分别出版,以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需要,是企业培训部门、技校、各级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机构和进城务工人员所必需的理想培训教材。 本光盘为其中之一的中级,共收录了包括:施工图纸的阅读与地形图的识读、坐标换算与圆曲线测设等在内的7碟内容。
本书包括绪论、光滑圆柱体结合的公差与配合、测量技术基础、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表面粗糙度、光滑工件尺寸的检测、滚动轴承与孔和轴结合的互换性、尺寸链、圆锥结合的互换性、螺纹结合的互换性、键和花键的互换性、圆柱齿轮的互换性等共十二章,并另附习题及实验指导书。本书概括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这门课的主要内容,分析介绍了我国公差与配合方面的新标准,阐述了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同时也介绍了国内外一些新的测量技术。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机械类各专业作为专业教材,并可供其他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计量、检验人员参考。本书另有习题参考解答,向授课教师免费提供,需要者请参见书末的信息反馈表。
本教材共分12章,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和应用型的原则,介绍了土木工程测量的定位原理和方法,特征点、线、面的测量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基准线和坐标系统,测量定位元素和定位方法,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直线定向、测量误差、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与地形测量;识图、用图的基本知识,基本的施工测量工作;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控制测量、民用工业建筑施工测量、变形测量;线路工程的中线测量、曲线测设、纵横断面测量;线路、桥梁、地下建筑、管线等的施工测量等。同时在介绍测量原理、方法和常规测量仪器的基础上,对新型电子仪器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现代测绘技术的实际应用作了相应介绍。在后一章,选择了一些测量实验,供不同要求的院校教材时选用,其中带*的为选作实验。 本教材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
本书是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编制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编写而成的。 本书为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了必需的工程地质和地基基础知识,系统地阐述了土木工程中的地质问题和工程建设项目的主要基础类型。除绪论外全书共分6篇13章,第1篇为工程地质基础知识,主要介绍建筑工程所涉及的地质问题;第2篇为土力学,包括地基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地基应力和沉降、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土压力和土坡稳定;第3篇为岩土工程勘察;第4篇为基础工程设计,包括浅基础的常规设计、桩基础与深基础、基坑工程、地震区的地基基础;第5篇为地基处理,包括软弱土地基处理、特殊土地基和山区地基;第6篇为岩土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 本书内容丰富
本书是“建筑工程业务管理人员速学丛书”中的一本。主要从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和直线定向、地形图测绘、建筑施工测量,特殊建筑物测量以及测量工作的管理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测量员应掌握的知识。操作性、实用性强,通俗易懂。 本书体例新颖、内容全面,实践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可作为建筑施工企业专业管理人员岗位资格培训教材,也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