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做法则例》是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政府颁布的官式建筑设计、施工、估工算料、编制预算、竣工验收的规范用书,也是继宋代《营造法式》之后官方颁布的又一部建筑规范用书。 全书共七十四卷。卷一至卷二十七分别介绍二十七种不同典型建筑物的结构与尺寸;卷二十八至卷四十分类介绍斗、栱、翘、昂等斗科的具体尺度;卷四十一至卷四十七详细介绍各式木装修、石构件、砖瓦砌体、土作等的做法与尺寸;卷四十八至卷六十分类介绍木作、斗科、铜铁作、石作、瓦作、搭作(脚手架)、土作、漆作、画作(彩画)、裱作等的用料定额等;卷六十一至卷七十四介绍上列各作及分支工种雕銮作(木雕)、菱花作(门窗槅扇棂花)、锯作(锯解)、锭铰作(铜铁活安装)、镟作、砍凿作(砍砖凿花)等的用工定额等。 由于时代不同,清代工料预算对于今天
本书以招投标法律法规,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投标的新规章、新规范为依据,对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标与投标操作关键点进行详解。本书包括4篇内容,分别为绪论篇、招标篇、投标篇和评标篇,分别从招标人和投标人两个角度加以展开论述,内容自成体系,又相互呼应,具有系统性、普及性、通俗性、实用性的特点。本书内容全面,同时又配有大量实际工程案例,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深入透彻分析,具有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特点,使读者学得懂、用得上,真正做到现学现用。 本书可作为建设方、承包企业、代理机构、公共资源交流中心、咨询机构、政府监督机构等有关人员的学习资料,也可作为行业或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知识的培训教程,还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的提高读物。
本书以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管理为对象,以现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为准则,对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内容详实、应用性强。旨在为项目业主(建设单位)和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咨询)机构及其设计管理者提供工作指南,也可供建筑工程项目各参与方、房地产开发企业、政府管理部门、相关专业院校及科研单位的人员使用。
本书分为战略篇、实操篇、法律及风控篇三部分,介绍了以投资为主导的投建营模式这一新概念。投建营一体化是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在做好有效风险管控的同时为业主提供高质量服务,做到利益化。本书详细阐述了前期策划、投资决策、项目融资、设计建设、运营管理、滚动开发及项目退出等具体操作中的实施要点与风险管控体系,打通了从投资、融资、建设管理到运营维护的整条产业链,实现了对项目全过程、全产业链、全要素的掌控。 本书的读者定位是央企、国企等大型总承包单位,以及相关联的咨询机构及个人,意在引导中国工程企业从粗放式的对外工程承包向注重高质量发展的海外项目经营模式转型。
本书取材自近三年来《招标采购管理》杂志“解疑释惑”栏目刊发的招标采购有关热点问题解答。依据新的招标采购相关法律法规,杂志编辑部剔除了已经过时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解答再次审核修订,共收录专家问题解答403个。
《勘察设计企业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指南》完整阐述了工程建设项目从前期策划至运维移交的过程中,发挥建筑师主导作用的项目管理工作内容、工作要点、工作流程和工作成果。为进一步提高本书的实用价值,本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相关要求以及上海市对标国际水准的改善营商环境*政策,更新了当前建设领域行政审批改革等热点内容。
名城八探共分八个部分。初探名城由来,探讨名城制度建立的背景和目的,以及与西方历史文化保护制度的区别。二探名城内涵,分析历史文化名城在物质和非物质等两种形态方面的内涵要素,及其与文物保护等方面的区别。三探名城标准,探讨名城保护的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标准,及其与文物保护和文化旅游的区别。四探名城分类,探讨名城保护中应当按照不同类型、内容、层次进行相关技术分类,才能便于对名城进行科学的保护。五探保护理念,针对当前名城保护基本理念的问题,在逻辑分析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本书的观点和新的保护理念。六探保护要点,探讨名城保护中各个层次、相关领域和专业技术方面应该关注和做到的关键环节。七探保护方式,探讨名城的不同类型、层次、内容对象的相应保护方式。八探保护路标,探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必须
多数人认为“建筑是安全的场所”,但住宅、建筑物有时会给居住者、使用者带来伤害,如高差、外立面材料的瓷砖脱落、儿童从天窗坠落等事故时有发生。同样事故重复发生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充分吸取经验、教训。《危险的设计(从建筑的设计与使用时发生的事故中学习)》作者日经建筑,将此类危险事故进行了调查、总结。本书内容是对该类事故进行了汇总,包括满足建筑基本法律、标准却仍发生事故的原因介绍,也有人为原因的分析,对设计和维护管理的介绍,以及从事故中发现的技术性问题和解决对策。作者希望将此类事故信息在建筑界共享,以此提高建筑设计、建筑物的安全性,预防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本书适合建筑师,景观设计师,结构工程师、建筑管理等与建筑设计、施工、材料、安装、管理等行业相关人员阅读。
FIDIC《施工合同条件》于1999年正式发布后,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可以预见,随着国际承包工程业的发展,它将逐渐它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机构、业主、咨询工程师、承包商所接受,并将终取代红皮书第四篇及以前的版本成为国际工程合同的新一代范本。能够准确理解合同,严格履行合同,提高合同管理水平,是工程项目建设成功的基础,也是合同当事方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基本保证。本书正是为了适应和满足这一目的要求而写成的。它通过对FIDIC新红皮书和老红皮书主要内容的评述并结合相关的案例和合同法律原理,对红皮书的理论及其实践意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本书适合各类工程和财经院校作为教学用书,也适合于国际经济合作、国际贸易、工程招投标、监理咨询、工程建设及施工单位的从业人员及金融、财经系统的干部管理人员学习之用。
数字化是我国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建筑业目前的数字化现状如何,建设工程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什么问题和挑战;企业“信息孤岛”“数据篱”现象的根源是什么,从哪里入手,采用什么样的数字化战略路径和举
名城八探共分八个部分。初探名城由来,探讨名城制度建立的背景和目的,以及与西方历史文化保护制度的区别。二探名城内涵,分析历史文化名城在物质和非物质等两种形态方面的内涵要素,及其与文物保护等方面的区别。三探名城标准,探讨名城保护的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标准,及其与文物保护和文化旅游的区别。四探名城分类,探讨名城保护中应当按照不同类型、内容、层次进行相关技术分类,才能便于对名城进行科学的保护。五探保护理念,针对当前名城保护基本理念的问题,在逻辑分析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本书的观点和新的保护理念。六探保护要点,探讨名城保护中各个层次、相关领域和专业技术方面应该关注和做到的关键环节。七探保护方式,探讨名城的不同类型、层次、内容对象的相应保护方式。八探保护路标,探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必须
本书依据现行的识图与预算标准、规范、定额及图集进行编写,分为识图部分和预算部分,共29章内容,全面介绍了工程预算从入门到精通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识图部分共14章,主要内容有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投影基本知识、体的投影、轴测图、剖面图与断面图、建筑构造、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装饰装修施工图、给水排水施工图、建筑供暖施工图、建筑电气施工图、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图、智能建筑施工图。 预算部分共15章,主要内容有建筑工程预算概述、建筑工程预算编制、预算定额及清单应用、工程量计算原理、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建筑工程计价、装饰装修工程工程量计算、装饰装修工程计价、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安装工程计价、工程计量计价与支付、招(投)标控制(标)价编制、工程竣工结算与竣工决算、工程造价软件的运用、综合实训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