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标准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消防标准化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标准化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消防领域标准的不断制修订,为了满足市场经济所需和读者的期望,应急管理出版社把消防领域现行的有效标准汇编成册。本书为《消防标准汇编》建筑耐火构件分册,收录了多项XF和GB标准。本书可作为应急管理部门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企 、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以及标准化工作部门专家、教授的工具书。
张志勇等编著的《消防设备施工技术手册(精)》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总述、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消防 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消防给水系统设备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系统、消防机械防排烟系统、新型固定式消防灭火系统、防火卷帘安装等内容。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实用性强,通俗易懂。 《消防设备施工技术手册(精)》可供从事消防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工人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从2019年开始,国土空间规划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展开。作为一种全新类型的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在实际工作中并无成熟的经验可循,对于从未接触过土地利用规划和不熟悉GIS软件的原城乡规划编制部门的人员 是一筹莫展。本书以团队参与的若干个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项目中积累的经验入手,系统阐述了这次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核心内容,包括基数转换、城镇开发边界划定、 基本农田划定、单独选址项目衔接方案、数据库建设等的实现途径和具体操作过程,旨在为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人员提供一本及时的基于GIS软件的技术操作指南,实现国土空间规划从原理到实践的结合。
《沟槽事故救援技术》主要以消防特种事故救援技术中的沟槽事故救援技术为核心,详细探讨了沟槽事故救援基础理论,土壤分类、测试与土壤物理学,沟槽事故救援器材装备,沟槽事故救援评估,沟槽事故救援现场操作,以及沟槽事故救援队伍人员能力要求等,解答了消防救援人员关于沟槽事故救援以及沟槽事故救援队伍建设的困惑。本书配有大量沟槽事故救援技术的彩色图片,使读者可以直观、清楚地了解到具体技术的应用。 本书适合我国消防救援部门各级消防救援人员和有一定抢险救援技术基础的本专科学员作为教材学习,也适合作为想从事抢险救援技术相关工作的人员学习沟槽事故救援技术的参考书。
针对 安全重大需求,本书系统地梳理了高层建筑风险类型与应急管理研究趋势,深入研究了高层建筑内人员应急疏散中的典型行为特征和群体行为特征,包括追随行为、领导行为、群组行为、多模式疏散行为等,解释了高层建筑内人员疏散动力学演化机理, 以点及面,耦合多视角提出了高层建筑应急管理完善路径,为提高高层建筑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本书对高层建筑应急疏散行为与风险防控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多维创新,具有前沿性和系统性,可供 安全、安全科学与工程、应急管理、消防工程等专业师生,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国防通信与信息技术译丛:扩展频谱通信系统原理(第2版)》系统阐述了扩谱通信中的编码调制、扩谱码同步、分集接收、扩谱信号检测、迭代信道检测等一系列基础问题,重点论述了扩谱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本书内容全面深入,概念清晰,理论分析严谨,仿真、习题和参考资料丰富,是当前的扩谱通信基础理论著作之一。
城镇文化伴随着城镇的发展而发展,期间经历了曲折的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城镇消亡了,有的城镇虽未消亡,却是几经变迁,面目全非,但总的方向还是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明显地表现出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继承性;二是时代性。继承性是说城镇文化产生以后,后一时代的城镇文化总是在前一时代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由此引出城镇文化发展的另一个特性,这就是城镇文化的连续性和积累性,当然这是在没有文化断层的前提下说的,在这一点上,城镇文化和文化发展的一般特性是一致的。时代性是说尽管城镇文化的发展具有继承性,但每一个时代的城镇文化都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这种特色正是一个时代城镇文化的主要标志。譬如秦汉时期的城镇文化,无论物质要素构成、城市制度,抑或精神文化,都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城镇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尤
本书在编制过程中始终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贯彻现行的国标、行标和地方标准,尤其重视对相关强制性条文的贯彻执行。2.以实用为目的。为求做到通用性强,适用面广,计划部署合理,组织管理科学,技术先进,措施可靠,编写形式统一,简明扼要,便于应用。本丛书内容翔实、语言简洁、重点突出、新技术信息含量高、查找方便,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和使用价值,可作为规范实施的技术性工具书,可供从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施工、监理、设计等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由张孝奎、万汉斌、杨润林等人编著的《城市灾后恢复与重建规划》共三部分11章,靠前部分为规划理论,主要介绍恢复重建规划所涉及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由1-3章组成。第二部分为规划实务,主要介绍恢复重建规划各部分的编写原则、内容和方法,由第4-8章组成。第三部分为规划案例,主要介绍了北川县汶川地震后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舟曲县“8·8”特大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纽约市“桑迪”飓风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由第9-11章组成。
由张孝奎、万汉斌、杨润林等人编著的《城市灾后恢复与重建规划》共三部分11章, 部分为规划理论,主要介绍恢复重建规划所涉及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由1-3章组成。第二部分为规划实务,主要介绍恢复重建规划各部分的编写原则、内容和方法,由第4-8章组成。第三部分为规划案例,主要介绍了北川县汶川地震后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舟曲县“8·8”特大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纽约市“桑迪”飓风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由第9-11章组成。
由张孝奎、万汉斌、杨润林等人编著的《城市灾后恢复与重建规划》共三部分11章, 部分为规划理论,主要介绍恢复重建规划所涉及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由1-3章组成。第二部分为规划实务,主要介绍恢复重建规划各部分的编写原则、内容和方法,由第4-8章组成。第三部分为规划案例,主要介绍了北川县汶川地震后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舟曲县“8·8”特大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纽约市“桑迪”飓风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由第9-11章组成。
近年来,随着标准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消防标准化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标准化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消防领域标准的不断制修订,为了满足市场经济所需和读者的期望,应急管理出版社把消防领域现行的有效标准(AG标准和GB标准)汇编成册。《消防标准汇编》分9册出版,汇编收录了现行有效的有关消防技术方面的 标准近300项,行业标准165项。 本书为《消防标准汇编》灭火救援分册,收录了30多项AG和GB标准。 《消防标准汇编》可作为应急管理部门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企 、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以及标准化工作部门专家、教授的工具书。
从2019年开始,国土空间规划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展开。作为一种全新类型的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在实际工作中并无成熟的经验可循,对于从未接触过土地利用规划和不熟悉GIS软件的原城乡规划编制部门的人员 是一筹莫展。本书以团队参与的若干个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项目中积累的经验入手,系统阐述了这次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核心内容,包括基数转换、城镇开发边界划定、 基本农田划定、单独选址项目衔接方案、数据库建设等的实现途径和具体操作过程,旨在为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人员提供一本及时的基于GIS软件的技术操作指南,实现国土空间规划从原理到实践的结合。
从2019年开始,国土空间规划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展开。作为一种全新类型的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在实际工作中并无成熟的经验可循,对于从未接触过土地利用规划和不熟悉GIS软件的原城乡规划编制部门的人员 是一筹莫展。本书以团队参与的若干个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项目中积累的经验入手,系统阐述了这次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核心内容,包括基数转换、城镇开发边界划定、 基本农田划定、单独选址项目衔接方案、数据库建设等的实现途径和具体操作过程,旨在为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人员提供一本及时的基于GIS软件的技术操作指南,实现国土空间规划从原理到实践的结合。
近年来,随着标准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消防标准化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标准化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消防领域标准的不断制修订,为了满足市场经济所需和读者的期望,应急管理出版社把消防领域现行的有效标准汇编成册。本书为《消防标准汇编》建筑耐火构件分册,收录了多项XF和GB标准。本书可作为应急管理部门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企 、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以及标准化工作部门专家、教授的工具书。
本书是地域性人居环境韧性规划与建设系列丛书的分册,主要聚焦我国滨海城市防灾能力认知不清、 平灾结合 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一系列现实矛盾,以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在滨海地域环境下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 本书从风险治理视角,整合城乡规划、管理学、灾害学的理论知识,针对我国滨海地域环境开展城乡韧性生态系统规划研究,可作为自然资源、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城乡规划等相关领域从业者的参考书。
《消防工程设计与施工》(第二版)在 版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 新的规范和标准《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 55037—20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 (GB 50016—20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GB 50166—2019)等对 版的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主要内容包括: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厂房、仓库和材料堆场防火设计,建筑防火构造与设施,常见消防系统设计与施工,消防系统供电、调试、验收与维护等。 本书可供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现场设计人员、施工人员,消防管理人员等学习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消防工程专业的教材。
本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全面总结各项需求和满意度测评的主要研究成果,侧重测评的方法研究和实践分析。 部分,简要论述公共服务、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以及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需求调查和满意度测评的内涵、意义和方法,以及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近年来的发展;第二部分,系统论述2018年和2020年全国公众防震减灾服务评价调查的调查内容设计、指标体系研究、调查结果分析,并提出研究建议;第三部分,系统论述2020年公众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和防震减灾科普满意度的调查方案设计、指标体系研究和调查结果分析,并提出研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