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结构设计基本规定;4、荷载和地震作用;5、结构计算分析;6、框架结构设计;7、剪力墙结构设计;8、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9、筒体结构设计;10、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11、混合结构设计;12、地下室和基础设计;13、高层建筑结构施工。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原《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同时废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的这本《高性能混凝土标准汇编》摘选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工程建设标准中包含有关混凝土原材、配合比、耐久性和性能检测的相关标准共35种,为广大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于2010年12月1日开始实施。为了满足教学需要,为工程界广大读者学习新规范提供参考,参照新规范有关内容对本书版进行了修订。 本书第二版仍包括两部分。部分采取问答形式,叙述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和难点·并对新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有关条文和公式的意义作了说明和推演。在部分中包括:抗震设计的一般原则,场地、地基与基础,地震作用和地震作用效应,以及各种常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等。 第二部分为“解题指导”,其中列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例题。目的在于通过解题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掌握部分内容。在解题过程中,力求解题步骤清晰,说明详尽。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学生课外学习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新规范的参考。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材料;5.加工制作;6.测量放线;7.单元式玻璃幕墙;8.构件式玻璃幕墙;9.安全施工。 本规程某些内容涉及知识产权的具体技术问题,使用者可直接与本规程有关知识产权的持有者协商处理,本规程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1997]建标第108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 11-89进行修订而成的。本次修订后共有13章11个附录。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场地、地基和基础;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内框架房屋;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单层工业厂房;单层空旷房屋;土、木、石结构房屋;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非结构构件。
本书是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以有代表性的新型砌体材料的建筑结构体系的工程设计实例编写的。其内容涉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 1-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等规范。本书算例基本包括了这类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如工程概况、设计依据、结构选型及布置、结构计算和构造要求等。在每个工程实例中力求作到准确、全面地贯彻有关规范的条文,并对某些较原则或不够明确的条文进行讨论,并提出作者的解释和处理意见,而有些是涉及到规范尚未包括而需要完善的内容和意见。书中以示范工程设计的方式,给出这些新材体系方面的建筑工程设计计算实例,为这种新型砌块结构体系,尤其是配筋砌块结构体系的推广应用有所帮助。本书内容几乎涉及到砌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于2017年1月1日开始施行,是建设工程设计行业重要的文件资料,本套书邀请该规定的负责人或是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设计工程师进行编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执行规定的要求。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部分是对相应部分规定的解读或解析,第二部分列出了满足规定要求的工程师范设计文件,第三部分是规定中相关条文的摘录
本书为上海市工程建设团体标准,标准编写过程中充分结合上海市现阶段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实际情况及多年工程实践经验。主要内容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文件封面及目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专项设计说明、布置图、节点详图、预制构件加工图、施工装配图、金属件加工图、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专项设计计算书,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本标准附录A为专项设计文件编制标准的细化和图样化表达的示例,可供专项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是《施工工艺标准手册》系列丛书之一,依据*的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写。全书包括8项施工工艺标准:钢结构测量施工工艺标准、钢结构焊接施工工艺标准、钢结构滑移施工工艺标准、钢结构提升施工工艺标准、钢结构油漆施工工艺标准、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工艺标准、钢结构高强螺栓施工工艺标准、钢结构压型钢板施工工艺标准。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灵活使用《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编者根据规范编制过程中收集的资料和多年大型钢结构项目实践经验,编写了这本与该规范配套的《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应用指南(精)》。 戴立先、陈振明和高杰编著的《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应用指南(精)》作为一种辅助性教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补充性的特点。为了更好地配合规范,编者在内容上作了以下安排:第O章主要介绍标准编制背景、编制过程及标准的重要意义;第1~16章主要对规范相应章节的主要条款进行说明和应用补充。
本书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结构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组合结构设计规范 JGJ 138-2016 备案号 J 130-2016》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现行建筑结构规范大全》、《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缩印本(以下简称《大全》),自1994年3月出版以来,深受广大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工程施工人员的欢迎。但是,随着科研、设计、施工、管理实践中客观情况的变化,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主管部门不断地进行标准规范制订、修订和废止的工作。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社将根据工程建设标准的变更情况,适时地对《大全》缩印本进行调整、补充,以飨读者。 鉴于上述宗旨,我社近期组织编辑力量,全面梳理现行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参照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结合专业特点,并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读者意见的基础上,对设计、结构、施工三本《大全》的2005年修订缩印版进行了调整、补充。新版《大全》重新划分了章节并进行科学排序,更加方便读者检索使用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解读与应用》是针对新修订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的新增内容、重要规定进行解读和提出应用的建议,并对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相互不一致的有关规定及仍不明确的问题进行论述。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解读与应用》解读重点是依据规范、规程相关条文论述重要概念、设计重点和构造细节,并附有实用图表和手算例题,力求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强,便于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参照应用,也可供建筑工程施工图文件审查、施工及监理人员和大专院校土建专业师生参考。
.
本书在总结国内外研究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成果分析了套筒灌浆存在的常见问题,提出了套筒灌浆质量管控的主要措施,研发了预埋传感器法、预埋钢丝拉拔法、钻孔内窥镜法、X射线数字成像法等四种检测方法,研究了套筒灌浆缺陷对接头和预制构件受力性能的影响,开发了套筒灌浆缺陷修复补灌技术,部分核心成果已获得技术专利授权。集成了钢筋连接套筒灌浆质量管控、检测评估与性能恢复成套技术,已被国家行业标准《装配式住宅建筑检测技术标准》(JGJ/T485-2019)、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建筑检测技术标准》(DG/TJ08-2252-2018)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套筒灌浆质量检测技术规程》(T/CECS683-2020)等多部标准采纳,并在大量实际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本书详细介绍了各项关键技术的研发过程,以全面展示所编标准
焦安亮*的《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及建造技术(精)》是在调研、参考大量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一些重大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现阶段我国住宅工业化的发展现状,展望了装配式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本书共分为八章,包括引言;装配式环筋扣合锚接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简介;环筋扣合锚接节点钢筋锚固性能试验研究;环筋扣合锚接剪力墙平面外抗折试验研究;环筋扣合锚接混凝土剪力墙拟静力试验研究;环筋扣合锚接剪力墙足尺子结构拟静力、拟动力试验;工程实践;结论和展望。 本书适合于装配式建筑从业人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