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分类标准〉GB/T 50841-2013释义》是针对《建设工程分类标准》GB/T50841-2013的理解和实际应用的配套用书。由三篇内容构成,篇是《标准》编制说明,主要论述其编制背景及任务来源、主要编制过程以及编制原则和指导思想;第二篇是对《标准》5个章节的条文规定进行全面、系统的说明和解释;第三篇为附录,包括按工程属性分类的建设工程分类表、建设工程行业分类表、建设工程服务分类表。
本图集适用于房屋高度不超过18m,房屋高宽比小于1,承重结构为单跨或多跨实腹门式刚架、具有轻型屋盖、无桥式吊车或有起重量不大于□0t的A1~A5工作级别桥式吊车或3t悬挂式起重机的单层钢结构房屋。不适用于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008规定的对钢结构具有强腐蚀介质作用的房屋。主要内容为对《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的疑难、复杂、不易操作的条文及其条文说明用形象、直观的图、表及文字说明对规范条文进行深入、翔实的解释,以便使用者能够正确理解、把握规范,提高此类结构的质量、经济性和工作效率。供设计、施工、监理、审图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为加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地基基 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本教材是住房城乡建设部土建类学科专业 十三五 规划教材,内括景观规划设计概述、 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景观构成的物质要素、景观构成的艺术要素、景观构成的文化要素。是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图集是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的配套图集。针对该标准的重点、难点条文以图、表、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对其内涵进行挖掘,对其脉络进行梳理,对其应用进行指引。把《钢结构设计标准》以多维的视角、合理的延伸展现出来,作为标准的配合资料,并适当给出了与上一版《钢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联系密切的规范,对其规定的理解和应用给出合理建议。 本图集供设计、施工、监理、审图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有:基本设计规定、桩基构造、桩基计算、灌注桩施工、混凝土预制桩与钢桩施工、承台施工、桩基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及有关附录。 本规范修订增加的内容主要有:减少差异沉降和承台内力的变刚度调平设计;桩基耐久性规定;后注浆灌注桩承载力计算与施工工艺;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考虑桩径因素的Mindlin解计算单桩、单排桩和疏桩基础沉降;抗压桩与抗拔桩桩身承载力计算;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施工方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承载力计算与沉桩等。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基桩和复合基桩承载力设计取值与计算;单桩侧阻力和端阻力经验参数;嵌岩桩嵌岩段侧阻和端阻综合系数;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桩基沉降经验系数;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控制标准等。
本图集是对04G361《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修编,本次修编增加了预应力混凝土方桩的设计、生产、选用和施工。本图集方桩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含8度)以下地区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低承台竖向基桩;铁路、公路、桥梁、港口、市政、水利等工程的低承台竖向基桩设计可参考使用。图集包括钢筋混凝土方桩和预应力混凝土方桩两大类桩,按照沉桩方式、接桩方法以及桩身正常使用阶段的受力性能分类,分别给出了工程中常用桩型的配筋及力学性能、桩的接头方法、桩尖做法以及桩与承台的连接构造详图。图集内容覆盖了预制混凝土方桩的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各个环节,可供生产、设计和施工单位使用。
本书依据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2024年版)(以下简称《标准》)进行编制,并与其配合使用,为绿色建筑评价工作提供更为具体的技术指导。本书重点细化了《标准》正文技术内容和评价工作要求,整理了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并对评审时的文件要求、审查要点和注意事项等作了总结。为方便读者使用,本书附录给出了与《标准》正文要求对应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空调系统冷源机组能效指标。 本书可供开展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的管理部门、评价机构、申报单位、咨询单位使用,也可供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运行管理、教学等单位相关人员参考。
`
1 总则\t 2 基本规定 2.1规模与布局 2.2建设要求\t 2.3运行维护\t 3 水质、水量和水压 3.1水质 3.2水量 3.3水压 4 水源和取水工程 5 给水厂 6 给水泵站 7 给水管网 条文说明\t 起草说明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排水管渠;4.排水泵站;5.调蓄池;6.排水设施运行调度;7.排水防涝;8.档案与信息化管理。本规程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1300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7年3月1日起实施。原《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CJJ68-2007同时废止。
本标准适用于燃煤发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秸秆发电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总图运输设计。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厂址选择、全厂总体规划、厂区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管线综合布置、交通运输、绿化布置、技术经济指标及附录。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决策阶段、实施阶段、运维阶段以及有关附录。
本图集主要以图形、表格和文字的形式阐述了铝合金模板体系的设计、施工、管理以及质量验收等的规定和要求。 本图集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结构铝合金模板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安全管理。主要内容包括铝合金模板的构配件、设计、施工安装、质量检查与验收、计算示例等。 本图集供建筑施工人员参考选用。相关设计、监理、建设单位工程技术人员也可参考使用。
为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提升建筑室内环境品质,降低用能需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提高建筑质量和寿命,引导建筑物不断提升节能水平,逐步迈向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和零能耗的目标,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共分11章和7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室内环境参数、能效指标、技术参数、技术措施、监测与控制系统改造、可再生能源利用、节能改造综合评估。
《户式空气源热泵冷暖两联供工程技术导则》是该系列《技术导则》之一,编号xxxx-xxxx。空气源热泵冷暖两联供系统是采用户式空气源热泵冷热水两联供机组作为冷热源,夏季采用风机盘管供冷,冬季采用地面辐射或散热器供暖为主,为单独用户提供供冷和供暖的系统,具有节能以及改善舒适度的特点。本导则在总结了户式空气源热泵冷暖两联供系统的工程设计经验和相关应用研究成果,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分析和测试验证,在征求了研究、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本导则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源分离排水系统的分类、设计要求、施工和验收等内容。
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繁重而又责任重大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适用、经济和合理性。但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由于设计人员对于设计规范和设计方法缺乏理解,或是力学概念模糊不能建立正确的计算模型等,常发生种种概念和方法上的错误,给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和建筑物质量埋下严重隐患。本书编委会组织高水平建筑结构设计专家,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验,针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错误进行了系统汇总分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一针见血地指出错误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