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10岁的小男孩见到由丹下健三设计的1964年东京奥运会代代木国家体育馆时,不禁被眼前的建筑所折服。也许他做梦都想不到,自己未来将成为2021年东京奥运会国立体育馆的建筑设计师。 这个小男孩就是隈研吾。 作为享誉世界的建筑师,隈研吾在这本温馨的小书中,带领读者畅游那些对他影响颇深的东京建筑,其中包括由他和他的团队设计的杰作。这些建筑,既是他事业理想的结晶,是他追梦路上的坐标,也是他对建筑初心不改的热爱之情。
本书旨在为以广泛社会需求、宏观经济与技术趋势为背景,以用户为中心的广义整合产品开发提供设计理念和方法的指导。该书是JonathanCagan教授和CraigVogel教授在2002年出版的经典著作《创造突破性产品:从产品策略到项目定案的创新》基础上,更新或增加案例之后的再版之作。新版对服务和交互设计等前沿领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也增加了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案例,它们从不同角度验证了书中所介绍的理念、方法和工具。
这是一本帮你了解建筑的科普书,通过丰富的插图、简洁明了的文字介绍了关于建筑的 基本知识。通过这本书,你可以快速了解建筑的发展史以及各种类型建筑的结构和用途,同时也能提升你欣赏建筑的水平。读完这本书,当你再次见到各种各样的建筑时,将不再只能用“雄伟”“气派”或者“震撼”来形容它,你能知道它属于哪一类,大概建在什么年代,大概的结构,主要的特征,以及修建它的历史背景。从此,建筑在你眼里,将不再是冰冷的,它会变得有温度、有意义,因为它不各种功能,也承载着不断发展的文化。
本书分5部分,用20堂课深入解读装配式建筑从设计到建成的相关知识。在阐述装配式建筑的产生与发展的同时,详解了装配式建筑相关的标准化设计,从绿色、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BIM、智能化建造几个方面解读装配式建筑与新技术的关系,并通过设计案例解读装配式建筑从设计到建成的关键技术,从系统工程和数字营造方面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本书是从事装配式建筑的建筑设计、施工、管理人员相关工作的参考书。
室内设计、空间、艺术表达说明: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积极主动,就室内设计而言,人们不仅追求简单的室内装饰效果,更追求一种艺术表达,室内设计是用材料的选择和搭配来营造空间的,传统室内设计是对空间结构、装饰材质、色彩等相关元素的灵活组合,从而实现不同的视觉效果,其中色彩是室内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多元化的室内色彩搭配,能够实现室内环境氛围的调节,使人能够感受到色彩带来的温度变化,进而产生心理层面上的影响。在室内设计中,色彩搭配有的复杂性,通常情况下,设计师需要准确把握色彩的色相、饱和度与亮度三个维度,来满足人们日渐挑剔的审美要求。艺术的门类众多,形式纷杂,从思想层面的文学到二维的绘画再到三维的雕塑甚至四维的空间设计。但不论何种表现方式
早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探索“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的发展战略以及相关技术,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节能标准、法规和评价指标体系,建造了很多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一些的建筑师设计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节能建筑,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在设计思想上,都提倡很大限度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筑材料。我国建筑面积基数较大,建筑能耗总量较大,但是就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和人均能耗水平来说,我国仍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从能源节约、生态环境关注等角度审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设计与节能技术,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很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设计与节能技术研究》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为研究对象,分析
《坠落的玻璃:玻璃幕墙在当代建筑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是作者的部著作,总结了其多年来对建筑围护结构问题研究的成果。帕特里克洛克伦生于1964年,成长于伊利诺伊州奥克帕克城。1986年毕业于印第安纳州南本德市的圣母玛利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获理学士学位。1990年在伊利诺伊大学乌尔班纳分校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随后,他在芝加哥参与了几项建筑设计项目,并于1994年进入洛翰建筑事务所(LohaCaprile Goettsch),主要负责规划和对幕墙、天窗和天棚结构进行细部设计。1999年,作者获弗朗西斯普利姆交流学者奖学金赴欧洲从事研究。同年,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青年设计师奖”。
《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设计策略研究》一书分为五章。首章“工业遗产的整体解读”,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工业遗产的相关概述”“中国工业遗产的发展”,第二章为“中国工业遗产的价值与评价分析”,主要从“中国工业遗产价值的构成”“中国工业遗产价值的评析”这两方面展开论述第三章为“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策略研究”,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我国工业遗产保护情况”“工业遗产保护意义分析”“我国工业遗产保护规划设计”。第四章为“中国工业遗产更新设计优化路径”,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工业遗产更新设计的思路”“工业遗产更新设计的策略”“工业遗产更新设计的实践”第五章为“中国工业遗产在新时代的发展”,论述了“中国工业遗产与其他产业的结合”以及“对于中国王业遗产未来的思考”。
全书共六章。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环境设计的概念、环境设计的原则、环境设计的构成要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环境设计的风格流派等内容;第二章为环境设计的现状与发展,主要阐述了世界环境设计的现状、我国环境设计的现状、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等内容;第三章为现代环境设计的影响因素,主要阐述了环境设计的思维因素、环境设计的主客体因素、环境设计的空间影响因素等内容;第四章为现代环境设计的美学表现,主要阐述了设计美学与环境和谐、环境设计的表达形式、环境设计的美学规律等内容;第五章为现代环境设计的方法,主要阐述了环境设计的基本程序和环境设计的基本方法等内容;第六章为现代环境设计的实践,主要阐述了建筑设计、室内空间设计、景观环境设计等内容。
建筑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是人和社会存在的空间,也是人所创造的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建筑设计中难的往往是设计概念推敲的阶段,其实从建筑的概念遴选到设计过程,再到建筑设计成果的呈现,都遵循着的客观规律。本书以建筑设计时常用的几个灵感来源为线索,从环境、文化、行为、形态、技术五个方面,为建筑设计构思及创意提供既系统科学又艺术创新的演绎。每个部分都详细讲解了具体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建筑创作实践分析,具体讲述建筑设计构思与创意的过程。本书适合建筑设计及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