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不諳日語的及日本歷史文化的大學生、博物館參觀者和赴日遊客 提供認識日本藝術和設計的便捷途徑 12個日本設計的美學要素 10個關鍵特徵 28位日本藝術的早期推手 結合深刻的解說和超過200張精美照片 探究視覺品質、文化因素及佛教、神道等宗教傳統 如何深刻影響日本的藝術表現 「日本的一切皆精緻、優美、令人讚歎 珍奇瑰麗之物不可勝數,遍佈足之所至、目之所及之處,觀之如繁花入眼,心自嘆服稱奇。倘定睛矚目,則如臨險境 店主不著意推薦,而所售器物自有風華難掩。但凡物廉總引人貪欲,乃至傾其所有,況這遍地風雅,更是令人傾心,難以自拔。」 小泉八雲,《不為人知的日本面容》 記者小泉八雲(LafcadioHearn,1850 1904)在上述文章中,記述了他於一八九○年抵達日本首日的見聞和感想。這些所見所感道出了日本藝術以及手工藝的
乾隆皇帝的御製詩中,常以「少貴似晨星」、「晨星真可貴」等,形容文物的珍貴稀有。尤其有「趙宋官窯晨星看」一句,可知乾隆皇帝珍視如寶貝的文物正是宋朝官窯瓷器。 所謂宋朝官窯,藉由文本的記載,可知是指北宋官窯,南宋修內司和郊壇下官窯。近人對於南宋官窯的探索與研究,可以溯至1930年代中、日學者的採集與調查。雖然當時還未能分辨南宋官窯的真正內涵,但是從中醞釀而出的青瓷鑑賞趣味,以及想要解開謎團的意圖,一直延續到1990年代為止。也就是浙江省杭州市老虎洞窯址發現之後,多數學者因此接受郊壇下和老虎洞正是文本記載中的兩個南宋官窯。至於北宋官窯,除了根據文本的記載之外,亦有學者參考了乾隆皇帝的御製詩和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窯址的出土狀況,思考汝窯作為北宋官窯的可能性。 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宮傳世青瓷,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