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問:昨天還熱烈被提倡,到明天就完全改觀的善、與犯罪僅有一線之隔的善,到底是什麼? 盧梭說:遵循慾望衝動而活是奴隸,遵循自己制訂的法律才是自由。 康德說:頭上有燦爛星空,道德律在我心中。 世上是否存在普遍正確、良善的行為準則?究竟「法」是什麼?道德又是什麼? 何以讓千年以來的哲學家為此爭論不休? 西元前三九九年,蘇格拉底因犯了「不信奉國家所承認的諸神,並且讓年輕人腐化」的罪,而被判死刑。後,蘇格拉底堅持遵從雅典國法,接受判決。蘇格拉底的死,成了西方法學家不斷討論的主題:人是否有遵守法律的義務?即使是惡法,我們也必須遵守嗎?又是誰賦予法律強制力? 為了探討「法」的起源及概念,本書整理網羅千年來哲學家的論述。從霍布斯、洛克、盧梭到康德,這些形塑近代國家概念
吳非學歷:國立莫斯科大學社會傳播學博士;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後;廣州暨南大學副教授;廈門大學兼職副教授;廣東省政府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發展中心特聘研究員。經歷:香港《大公報》「傳媒睇傳媒」;《信報》、《南方週末》網路「孰是孰非」、《時代周報》專欄作家;暨南大學海外華文文學與華語傳媒研究中心研究員;暨南大學危機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Email:wuf205@gmail.com 胡逢瑛學歷:俄羅斯外交部國立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新聞傳播學博士;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全球在地文化中心籌備處助理教授;《元智全球在地文化報》執行編輯經歷:香港《大公報》「傳媒睇傳媒」專欄作家;《南方週末》網路「孰是孰非」專欄作家。國際戰略學會、跨文化傳播學會、中國新聞史學會、中國傳播學會會員。Email:fengyunghu@yahoo.com.cn
本書是作者近十年來就臺灣社會現象撰寫的評論集,舉凡政治、經濟、教育、體育、娛樂等面向,都在論涉範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