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3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走近地球之巅
    •   ( 218 条评论 )
    • 走近地球之巅》编委会 /2021-08-01/ 中国地图出版社
    • 本书以 认识珠峰 科考珠峰 攀登珠峰 测量珠峰 保护珠峰 五个篇章,全景呈现珠峰的壮美与神奇,再现了珠峰历次科学考察、登山、高程测量的艰辛历程,展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希望可以增进人们对珠峰及青藏高原的认知、推进地球第三极保护。书中首度系统展示了我国6次珠峰地区大型综合科考、2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成果;详细绘制了18条人类成功登顶珠峰路线,解读了从北坡登顶珠峰的路线及营地,沉浸式呈现攀登珠峰全过程;讲述了珠峰高程数字的故事,介绍了中国制造的首次登顶珠峰的测量仪器及原理。采用大幅面超长拉页等新颖独特的装帧设计,以大量摄影图片、手绘插图、专业地图及信息图表,以及音频、视频、VR三维地图融媒体延伸阅读,为读者带来一场珠峰知识盛宴和全新的阅读体验。希望通过本书,共同感受地

    • ¥89.1 ¥198 折扣:4.5折
    • 中国大陆大地震中-长期危险性研究
    •   ( 85 条评论 )
    • M7专项工作组 著作 /2012-06-01/ 地震出版社
    •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我国地震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开展地震预测预报的科学探索。为加强长、中、短、临不同阶段的地震预测预报科学研究与实践的紧密结合,2008年7月起,地震部门启动“中国大陆7、8级地震危险性中-长期预测研究”专项工作,简称“M7专项”,并成立了由多个单位、不同学科科技人员组成的M7专项工作组。工作组在广泛、系统了解国际中-长期预测研究方法与现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实际,设计并采用以地震地质和历史地震、大地形变测量、地震学与地震活动性等多学科观测资料与技术方法为基础、多学科交叉、结合的科学思路和研究的技术方案,针对我国大陆有监测能力地区的活动地块边界带开展以判定未来十年及稍长时间7级及更大地震发生地点为目标的中-长期预测探索,并于2010年底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M7专项工

    • ¥60 ¥120 折扣:5折
    • 南京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
    •   ( 28 条评论 )
    • 候康明 等编著 /2012-05-01/ 地震出版社
    • 本书通过系统的地震地质调查,大尺度深地震探测、精细浅层人工地震探测,跨断层联合钻探、地质构造及地质槽探剖面研究,并结合新年代学样品测试数据分析等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方法,较全面客观的评价了南京市及其郊区的地震构造环境,主要隐伏目标断层的活动性及其深、浅部耦合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全书分为区域地震构造环境简析;区域第四纪地质环境分析等数章内容。

    • ¥99 ¥198 折扣:5折
    • 海陆的起源【正版书籍,满额满减,咨询更优惠】
    •   ( 2 条评论 )
    • (德)阿尔弗雷德·魏格纳 著,涂春晓 译 /2011-04-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海陆的起源》是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开创地球学史上新纪元的经典论著。1912年,他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他认为,今日的美洲、非洲、亚洲、欧洲、澳洲及南极地区大陆在古生代时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天体引潮力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破裂成了数个板块,从而导致离极漂移和向西漂移的出现,逐渐形成当今世界的大洲、岛屿和海洋的分布格局。

    • ¥127.8 ¥419.51 折扣:3折
    • 改写地球历史的25种石头 地质大发现及其背后的科学故事 人人都能读懂的地学史话
    •   ( 3 条评论 )
    • 著 者:[美]唐纳德·R.普罗瑟罗 译 者:周 敏 /2023-09-01/ 浙江科技
    • 每一颗石头都有自己的故事,它们都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者。本书精心挑选了25种动摇地质学根基、改写地球演化史的岩石、露头或地质现象,从经典露头到月岩再到 改变我们对地球运作方式认知的板块漂移,讲述了科学家如何化身“侦探”,透过这些石头,寻找关于地球历史的蛛丝马迹,拨开重重迷雾,侦破“地质谜案”。25个地质发现如同25块拼图,拼凑出地质史的全貌,串起地球的演化历程。 每个地质发现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科学家的心血和汗水。作者无疑是讲故事的好手,他还为我们述说了老普林尼为了考察火山而不幸身亡,威廉·史密斯坐过牢,魏格纳为了证明“大陆偏移”葬身北极……他们倾其一生,执着如一,被质疑、遭诽谤,历经各种困难,才终于真相大白。 全书以先提出谜题后进行分析的问答形式,带领读者追随科学家的脚步,破解地质学上

    • ¥36.75 ¥75 折扣:4.9折
    • 京津唐地区地震密集与历史强震
    •   ( 14 条评论 )
    • 王健 著 /2011-09-01/ 地震出版社
    • 《京津唐地区地震密集与历史强震》的研究内容包括:应用定量方法分析1970—2009卑仪器记录大量中小地震活动特征,并就其显著特征——地震密集详加研究并进行分类。通过地震密集与唐山地震,以及与历史强震的关系分析,探讨地震密集的物理含意以及与强震内在的联系。利用这一规律进而校订那些震中定位精度较差的历史强震参数。在此基础上,界定了地震活动性力学的研究范畴,力图科学系统地揭示地震活动性物理本质。

    • ¥25 ¥50 折扣:5折
    • 固体地球潮汐
    •   ( 52 条评论 )
    • 许厚泽 等著 /2010-12-01/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固体地球潮汐是由于日、月和近地行星对地球的引力变化所导致的地球内部和表面的周期性形变,是联系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的重要交叉学科。 由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厚泽院士等著的《固体地球潮汐》专著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专著40余万字,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在固体地球潮汐理论和实验及相关方面研究的主要发展历史和*进展。

    • ¥44.1 ¥98 折扣:4.5折
    • 互联网+地震——我们如何与地震相处
    •   ( 39 条评论 )
    • 侯建民 潘怀文 林楚方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今日头条 编著 /2016-02-01/ 地震出版社
    • 我国是全球地震高发的区域之一, 21 世纪以来已发生两次 8 级以上巨震。面对严重的震情形势,用现代新信息和技术手段有效地减轻破坏性地震所造成的危害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国务院“互联网 + ”行动计划,地震工作如何与互联网真正紧密结合?如何利用大数据拓展和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我们如何与地震相处?—— “互联网 + ”和大数据提供了无限可能。 2015年底,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与今日头条联合举办了主题为“科技、创新、安全、参与”的大型论坛“互联网 + 地震——我们如何与地震相处”,共同致力于通过两者的深度融合,推进“互联网 + 地震”工作模式,探索构建“互联网 + 地震”的战略格局,不断提升地震部门的公共服务,达成*限度减轻灾害损失的目的。本书是全景展现“互联网 + 地震”公共服务路线图的行动指南。

    • ¥39 ¥78 折扣:5折
    • 中扬子区晚侏罗世至新近纪沉积特征研究
    •   ( 4 条评论 )
    • 姚纪明 等著 /2015-03-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和地球化学等理论和方法体系,对中扬子地区晚侏罗世-新近纪开展盆地地层划分与对比、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划分及层序地层格架对比、古流及物源区分析等研究,分析了古地理演化特征并编制了古地理图,建立了中扬子区盆地的沉积充填序列及盆地各时期充填演化模式,探讨了中扬子区的构造演化特征及构造运动对沉积盆地充填的控制作用。

    • ¥39 ¥78 折扣:5折
    • 全球地震目录
    •   ( 53 条评论 )
    • 宋治平 等编著 /2011-09-01/ 地震出版社
    • 本书是在《全球地震灾害信息目录(9999B.C.-2010A.D.)》基础上,通过全球不同网站和出版物收集地震目录,再修订、编辑而成的。全书含公元前9999年至公元1963年5级以上地震和公元1964~2011年6月6级以上地震目录共近3万条,包括地震发生时间、震中位置(经纬度、英文地名、中文地名)、震源深度、震级、震级标度以及资料来源等信息。

    • ¥50 ¥100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