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六章,*章主要是纵向源流梳理,阐释经典昆虫意象的起源、发展、流变;第二章,横向展开,从历代经典诗歌中,凝练昆虫意象的内涵,阐释诗意背后的科学;第三章是昆虫价值论,主要从物质与文化,直接与间接两方面论述昆虫的多元价值;第四章阐释昆虫文化的哲学内涵;而第五章(昆虫意象的当代诠释)与第六章(昆虫意象的多维视角)应该是第三、第四章的纵向提升与横向绵延。如果说,这本小书有何中心思想,那就是:小小昆虫,大有乾坤;以虫为鉴,可察天地之道。
本书收录了中国*翅目昆虫共计3总科10科57属545种。每一种的内容包括中文名、拉丁学名、异名、模式产地、国内分布和国外分布等主要信息,所有属均列出了模式种信息及异名。
本图书系统介绍了上海九段沙湿地常见昆虫141种,涉及11个目76个科,并提供了上述昆虫的形态特征照片和描述,以及这些昆虫的生物学信息和在九段沙的分布信息,以期增进读者对九段沙湿地昆虫多样性的了解。本图书系统介绍了上海九段沙湿地常见昆虫141种,涉及11个目76个科,并提供了上述昆虫的形态特征照片和描述,以及这些昆虫的生物学信息和在九段沙的分布信息,以期增进读者对九段沙湿地昆虫多样性的了解。
本书是病毒学高等教育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分为10章,前6章为基础理论,分别介绍了昆虫病毒学导论、昆虫病毒的分类、杆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并从昆虫免疫、病理、代谢、发育及行为等方面阐述了病毒与昆虫的相互作用;后4章着重于应用,分别介绍了家蚕及蜜蜂等有益昆虫的病毒病及其防控、病毒类生物农药及昆虫病毒表达系统等方面的应用。本书是纸数融合的新形态教材,在纸质教材中利用二维码形式融入了多种数字教学资源,方便读者进行衍生学习。 本书适用于农林院校、综合性大学等高等学校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学习,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杨定,李卫海编著的《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第2卷动物昆虫Ⅲ襀翅目)》收录了中国襀翅目昆虫共计3总科10科57属545种。每一种的内容包括中文名、拉丁学名、异名、模式产地、 分布和国外分布等主要信息,所有属均列出了模式种信息及异名。 本书可作为昆虫分类学、动物地理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资料,也可作为植物保护、水质生物监测及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的参考书。
本书共分12章,前4章系统介绍了昆虫的外部形态、内部解剖结构、生物学特性、系统分类概况、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田间调查和预测预报方法,以及害虫的防治原理和基本方法等;第5~11章按照害虫的危害特性归类,重点介绍了240多种主要园艺害虫,包括其分布和危害特点、识别特征、发生规律、测报方法和防治技术; 2章按照园艺作物类别,简要介绍了不同园艺作物上害虫发生危害特点以及综合防治措施。本书力图以简明的体系和精炼的文字,在有限的篇幅内,帮助读者全面、系统地认识和了解各类园艺昆虫,掌握园艺害虫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本书是园艺学各专业必修课和农学其他专业选修课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园艺技术推广及园艺作物种植和管理者的参考书。
本书是病毒学高等教育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分为10章,前6章为基础理论,分别介绍了昆虫病毒学导论、昆虫病毒的分类、杆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并从昆虫免疫、病理、代谢、发育及行为等方面阐述了病毒与昆虫的相互作用;后4章着重于应用,分别介绍了家蚕及蜜蜂等有益昆虫的病毒病及其防控、病毒类生物农药及昆虫病毒表达系统等方面的应用。本书是纸数融合的新形态教材,在纸质教材中利用二维码形式融入了多种数字教学资源,方便读者进行衍生学习。 本书适用于农林院校、综合性大学等高等学校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学习,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蚂蚁,是这个星球上Zui有魅力的生物类群之一。全世界有超过1.5万种蚂蚁,遍布陆地各个角落,而我们知之甚少。 蚂蚁研究翘楚、社会生物学之父爱德华·威尔逊,一生痴迷蚂蚁,他将带领我们开启这场持续80余年的蚂蚁探险之旅。从童年时期在亚拉巴马州森林中第Yi次与蚂蚁相遇,到前往西印度群岛、莫桑比克、新几内亚、多芬岛等遥远之地的旅程,威尔逊对蚂蚁的观察和研究步步深入。他选取25种典型蚂蚁作为重点,不仅介绍了它们的种类、形态和社会体系,还介绍了它们如何通过信息素“说话”和认路,如何协作和战争,如何进化和改变历史,让我们认识到蚂蚁作为社会性昆虫的代表,如何“统治”了这颗星球。威尔逊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蚂蚁世界。在研究“雄蚁不过是会飞的精子导弹”和“蚂蚁让老太太参加战斗”时,威尔逊雄辩地用火蚁、行军蚁和切叶蚁
本书共分七篇,包括绪论、昆虫外部形态、昆虫内部解剖及生理、昆虫生物学、昆虫分类学、昆虫生态学以及昆虫学实验。又细分为29章,另附5部分实验和教学实习指导。理论教学内容比较详细地论述了昆虫的多样性,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昆虫的分类地位,昆虫的形态结构及相应的生物学功能,昆虫的生长、发育、变态以及繁殖,昆虫分类原理、方法及从目到科的分类简介,并对昆虫生态学进行了简单介绍。实验内容则涵盖了昆虫形态特征、昆虫生理学、昆虫生物学以及重要昆虫类群的识别和鉴定。本书适用于农林院校植物(森林)保护专业作为教学用书,也适于相关研究及技术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