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共分为7章,首先,以锂电池的发展背景、应用分类及发展趋势起头,紧接着介绍了锂电池的电化学基础,以及四大组成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锂电池的电极制造、电芯装配和激活检测三段主要的工艺流程及相应的制造和检测装备。部分装备配有视频,方便读者直观形象地了解设备的工作过程。 介绍了与锂电池智能制造相关的标准及智能工厂建设集成。考虑到锂电池制造装备还在不断发展进步中,以及拓宽读者视野的需要,文中对部分工艺和装备技术进行了展望分析。除第1章外,其余各章都附有思考题,以便巩固学习效果。 本教材全面采用当前锂电池制造 主流的工艺路线及 的制造装备,充实理论,加强应用,不仅可作为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教材,还可以作为动力电
本书重点阐述了Pb-Ag合金阳极的制备及性能表征,铅银合金电极的阳极组织与性能分析以及制备工艺的优化,工艺细晶原理,应用靠前性原理方法研究与界面能计算。内容包括:新型电极材料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超声波凝
《电工常用元器件和装置(电工基础读物)》是《电工基础读物》丛书中的一本,介绍了常用电子元件、常用低压 电器元件、变压器、电动机和电池等电工经常接触到的电器元件和装置,包括 外形田和内部结构、型号命名、参数以及选用原则,最后介绍了以上元器件和 装置的检修,包含大量检修故障现象和解决方法。 《电工常用元器件和装置(电工基础读物)》作者是从事电工工作多年的技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电工常用元器件和装置(电工基础读物)》内容丰 富,深入浅出,密切联系实际,适于广大电工和电工技术初学者阅读参考。
本标准修改采用IEC 60137 Ed.6.o《交流电压高于1 000 V的绝缘套管》。 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在采用IEC 60137 Ed.6.o《交流电压高于1 000V的绝缘套管》时,本标准作了一些修改,标准的技术性差异用垂直单线(1)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标识,并在附录A中说明了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与其相比较,本标准增加了一项试验: ——特殊试验中增加了伞套材料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主要是考虑我国的生产现状和运行要求。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 4109--1999{高压套管技术条件》和GB/Tl2944.1—1991《高压穿墙瓷套管技术条件》。
本书为全国电力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主要讲述了电力电缆和电线的结构设计与计算。全书共分九章,主要包括:电力电缆的典型结构,1~35kV电力电缆结构设计,高压和超高压电力电缆结构设计,特殊要求电力电缆的结构设计,电力电缆的电气参数和电磁力的计算,电缆的电场分布和绝缘厚度设计,电缆金属护套和铠装的损耗及厚度的计算,电缆热流场特性和载流量计算,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的结构等。本书根据我国电力电缆制造技术的发展,在结合近几年颁布和修订的一系列国家标准和设计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编写,教材内容更先进实用,且论述深入浅出,便于自学。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电线电缆制造技术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工厂职工培训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低维光电纳米材料技术与应用》共分为3篇。第1篇针对低维材料中的无机量子点、钙钛矿量子点、手性材料、手性有机-无机钙钛矿材料和二维材料,介绍了它们的基本概念、合成方法、光电性质及其应用;第2篇介绍了 基本的光电测试方法,以及用于解释测试结果的物理原理;第3篇详述了8个基本的合成实验,引导读者按照实验操作步骤制备出相应的材料,并详述了3个研发范例,介绍了如何利用物理原理或化学原理系统性地设计实验方案,解决材料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光电器件的性能。《低维光电纳米材料技术与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材料类专业研究生低维光电方向的理论及实验课程教材或自学入门教材,也可作为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教材、实验操作指导教材,或作为 材料领域技术研发人员的培训教材或技术参考书。
DL/T 1476 2015作为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重要的参考文件,对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在文件的实施过程中,电力安全工器具的预防性试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相关的研究不断深入。随着新标准、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新的需求与建议不断产生。本文件从预防性试验的实际出发,结合已有的研究和应用,参考新颁布的电力安全工器具相关标准,对DL/T 1476 2015进行修订完善,增加了预防性试验的产品种类,扩展了试验的电压等级,改进了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进一步提高了文件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本标准修改采用IEC 62155:2003《额定电压高于1000 V的电器设备用承压和非承压空心瓷和玻璃绝缘子》(英文版)。 本标准和IEC 62155:2003相比,做了一些技术性修改,修改之处用垂直单线(I)在它们所涉及的章条的页边空白处标识,并增加了附录E以说明这些修改及其原因。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删除IEC 62155:2003的前言;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取消了IEC 62155:2003的文献目录。 本标准编写规则按GB/T 1.1—2000,文本结构与IEC 62155:2003完全相同。 附录F给出了本标准和IEC 62155:2003章条对照表。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和附录F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绝缘子标准化技术委员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电工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重点讲述了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的维护保养,故障的检修技巧,以及一些电工实践小经验。本书涉及面广、基本涵盖电工的各个方面。全书分成电工基础、电气照明、电动机、机床电气设备、电力变压器、互感器、消弧线圈、电抗器与电容器、高压配电设备、低压配电设备、电力线路、电工仪表与测量、变频器与软起动器、电工实践小经验、安全用电与防火防雷等几大部分,包括1000个独立的小问题。这些问题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即可结合实际选读和查阅,即学即用,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也可系统地学习以提高维修技能。
本书以国家职业鉴定考核标准为依托,注重知识性、系统性、操作性的结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电工从业所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本书从电工阅读习惯出发,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标准和社会就业的实际需求,对图书的整体构架和内容设置进行全新的编排。将电工基础技能划分成8个模块,具体掌握的内容依次为:电工的行业范围与知识技能、用电安全与触电急救技能、电工的电路识图速成技能、电工常用工具和仪表的使用方法技能、电工基本技能的操作演示、常用低压电气器件的功能及应用技能、变压器与电动机的功能及其应用技能、常用电气线路的检修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