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具体的行业应用案例,介绍最新版本Payload SDK开发方法,用于开发机载应用程序,配合Mobile SDK开发几乎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的行业需求。本书共分为8章内容:第1章介绍行业无人机的开发方案以及大疆SDK的基本体系;第2-6章介绍Payload SDK的基本用法,介绍负载硬件的开发方法,并实现与Mobile SDK的互联互通。第7-8章介绍Payload SDK的实际应用。
本书梳理了大疆无人机 Mobile SDK V5和上云API的主要功能,结合作者的无人机行业开发经验,详细介绍了无人机移动开发的基本要点,用于开发各类无人机地面端应用程序。本书共8章。第1章介绍行业无人机的开发方案以及大疆SDK的基本体系;第2~4章介绍Mobile SDK和UX SDK开发的基础知识,包括开发环境的搭建、样例程序的基本结构等;第5~7章介绍如何通过Mobile SDK实现无人机的基本控制功能,包括无人机飞行控制、云台相机的基本操作、飞行任务的创建和执行,以及负载控制等;第8章介绍上云API的基本概念、环境搭建及无人机状态获取、图传直播等基本功能的实现。
本书是对《Xilinx Zynq-7000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Arm Cortex-A9双核处理器和Vivado的设计方法(第二版)》一书的一次重要修订,全书共包含30章,主要内容包括Xilinx Zynq系列SoC设计导论、AMBA规范、Zynq-7000系统公共资源和特性、Zynq-7000调试和测试子系统、Cortex-A9处理器指令集、Cortex-A9片上存储器系统结构和功能、Zynq-7000 SoC的Vivado基本设计流程、Zynq-7000 GPIO原理和控制、Cortex-A0异常与中断原理和实现、Cortex-A9定时器原理及实现、Cortex-A9 DMA控制器原理和实现、Cortex-A9安全性扩展、Cortex-A9 NEON原理和实现、Zynq-7000的可编程逻辑资源、Zynq-7000的互联结构、Zynq-7000 SoC内定制简单AXI-Lite IP、Zynq-7000 SoC内定制复杂AXI Lite IP、Zynq-7000 AXI HP数据传输原理和实现、Zynq-7000 ACP数据传输原理和实现、Zynq-7000软件与硬件协同调试原理和实现、Zynq-7000 SoC启动与配置原理和实现、Linux开发环境的构
本书从最基本的开关变换器分析入手,系统地阐述开关电源电路(设计)的功率转换和脉宽调制原理、驱动电路与闭环反馈的稳定性及磁性元件的设计原则;对各功率变换器器件的参数选择和变换器各部分波形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闭环反馈振荡机理,详细讨论了开关电源电流、电压环反馈系统的稳定性;论述高频开关电源在功率因数校正技术、软开关技术,以及电子镇流器技术等方面的动态和发展趋势。内容上不仅对各功率变换器的原理有详尽、系统的论述,同时给出多种新型的拓扑及对应电路反馈环的设计实例。 本书可以作为学习、研究高频开关电源的高校师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开关电源设计、开发的工程师的设计参考资料。
阵列信号处理是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采用传感器阵列来接收空间信号。与传统的单个定向传感器相比,阵列信号处理具有灵活的波束控制、较高的信号增益、极强的干扰抑制能力,以及更高的空间分辨能力等优点,因而具有重要的军事、民事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具体来说,阵列信号处理已用于雷达、声纳、通信、地震勘探、射电天文及医学诊断等多种国民经济和军事领域。本书共12章,主要内容涵盖波束形成、DOA估计、二维DOA估计、宽带阵列信号处理、阵列分布式信源定位、阵列近场信源定位、稀疏阵列信号处理、向量传感器阵列信号处理及其MATLAB实现等。本书的读者对象为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和信息处理、微波和电磁场、水声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
本书是作者从事电子制造40年来有关单板互连可靠性方面的经验总结,讨论了单板常见的失效模式、典型失效场景以及如何设计与制造高可靠性产品的广泛问题,并通过大量篇幅重点讨论了焊点的断裂失效现象及裂纹特征。 全书内容共4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焊点失效机理与裂纹特征,详细介绍焊点的失效模式、失效机理、裂纹特征及失效分析方法;第二部分为高可靠性产品的焊点设计,包括封装选型、PCBA的互连结构设计、组装热设计及焊点的寿命评估技术;第三部分为环境腐蚀与三防处理,重点介绍腐蚀失效与锡须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清洗和三防工艺;第四部分为高可靠性产品的制造,重点介绍组装工艺控制要点与典型缺陷焊点。 本书可供从事电子制造、可靠性、失效分析工作的工程师学习与参考。
本书以Xilinx公司的Artix-7系列FPGA器件为开发平台,以MATLAB及Verilog HDL语言为开发工具,详细阐述数字滤波器的FPGA实现原理、结构、方法及仿真测试过程,并通过大量工程实例分析使用FPGA实现滤波器的具体技术细节,主要包括FIR滤波器、IIR滤波器、多速率滤波器、自适应滤波器、变换域滤波器、DPSK调制解调等内容。本书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分析透彻,在简明阐述设计原理的基础上,主要追求对工程实践的指导性,力求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数字滤波器的FPGA设计知识和技能。编著者精心设计了与本书配套的FPGA数字信号处理开发板,详细讲解了工程实例的板载测试步骤及方法,形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学习过程,可以有效加深读者对数字滤波器技术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本书的配套资源包含完整的MATLAB及Verilog HDL实例工程代码。读者可以关注编著者的
本书从传感器基础知识出发,对传感器连接到处理器的信号以及会出现的问题做了阐述,接着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基础知识,除了说明组建WSN的重要性及各个部分实现的功能外,还重点介绍了WSN的电源基础知识及各种供电技术,然后介绍了基于Zigbee的系统设计,对传感器数据接收和分析软件的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随后列举了3个应用项目,读者会从中学习到一些项目的具体实现技巧。
本书对当今主流的平板显示技术作了较为全面的叙述和深入浅出的介绍,全书共分8章。章介绍显示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第2章~第8章分别对等离子体显示器(PDP)、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无机电致发光显示器(ELD)、场致发射显示器(FED)、荧光显示(VFD)、立体显示和投影显示的原理、器件结构、制作工艺和驱动电路作了全面的介绍。 本书是在电子科技大学“信息显示物理”课程讲义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平板显示的状况,对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多年的教学、科研和实验成果总结编写而成的。本书既可作为大专院校光电子技术、物理电子技术、通信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广大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和研发人员参考。
《认知无线电技术及其应用》从分析认知无线电的定义入乎,研究了认知无线电与其他各种无线电概念的关系,从系统组成和经典体系架构等角度明确了其内涵,详细介绍了认知无线电的研究范畴和无线频谱感知、动态频谱接入管理、认知自适应传输、跨层优化、自主学习等关键技术,同时也涵盖了软件定义无线电、认知无线网络等相关内容。最后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认知无线电的相关标准、研究项目和可能的应用。 通过《认知无线电技术及其应用》,读者将理解认知无线电的背景、概念和内涵,掌握主要的关键技术,了解认知无线电将来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场景。 《认知无线电技术及其应用》既可以供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领域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