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具体的行业应用案例,介绍最新版本Payload SDK开发方法,用于开发机载应用程序,配合Mobile SDK开发几乎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的行业需求。本书共分为8章内容:第1章介绍行业无人机的开发方案以及大疆SDK的基本体系;第2-6章介绍Payload SDK的基本用法,介绍负载硬件的开发方法,并实现与Mobile SDK的互联互通。第7-8章介绍Payload SDK的实际应用。
本书第3版较第2版在内容结构上做了更新,从问题求解的角度重点介绍多种逻辑电路及其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实现的方法,着重于数字电路实现技术和数字系统设计两大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数字电路设计流程、逻辑电路基础、算术运算电路、组合电路、存储元件、同步时序电路、逻辑功能优化、异步时序电路、完整的CAD电路设计流程以及电路测试等。本书包含了120多段Verilog示例代码,以说明如何采用Verilog语言描述不同的逻辑电路。
《无线电与电视》为2008年合订本,由《无线电与电视》编辑部出版。内容讲解详细。
完整的数字出版流程介绍 带你走进当前市场主流的电子书世界 排版理念与技巧详解 电子杂志的制作技巧 本书是一本详细讲解如何使用 InDesign 制作电子书的技术手册。 本书结合大量实战案例,内容由浅入深,步骤清晰明确,内容涵盖了 InDesign 的基础知识,以及电子书制作过程中的版面设置、目录设置、书籍设置、互动与多媒体设置等众多高级技术。 本书可作为 InDesign 学习的完全自学手册。
《并联结构六维力传感器》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并联结构六维力传感器的基本构型、测力原理、性能指标、优化设计、标定实验和典型应用,是作者赵永生、姚建涛、侯雨雷、王志军在多年从事传感器科研的基础上写成,内容丰富、全面、新颖,叙述力求深入浅出。本书共 10章,涉及并联式六维力传感器从构型设计、性能评价、结构优化、样机研制、标定测试直至具体应用的整个流程,介绍了基于螺旋理论的传感器数学建模方法,定义并解析分析了各向同性指标,提出多种整体预紧式六维力传感器构型,基于各向同性和面向任务开展传感器结构优化设计,研制出两种传感器样机,并针对其开展了静态和动态标定研究,后阐述了六维力传感器在力控制领域的应用。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机械工程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及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
名器精解:了解SIT未知的魅力——Digital do Main的B-la功率放大器、发烧大特写:绅士宝新款“照明者”系列喇叭单元、器材指南:天进Bewitch SN3008牛前级剖析、名机电路鉴赏:美多R10—2高保真扩音机、Hi—Fi制作室:迷人的FD—422单端放大器、轻松制作的背后(上)——运放驱动MOSFET的功放电路验证实录。
《无线电》2014年合订本(上)囊括了《无线电》杂志2014年第1~6期所有栏目的全部内容,并经过了再次加工整理,按期号、栏目、专题等重新分类编排,以方便读者阅读。 本书内容信息量大,涉及电子技术广泛,文章精炼,技巧经验丰富,实用性强,适合广大电子爱好者、电子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本书是微波滤波器设计领域的权威著作,前两章介绍了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理论;第3章至第7章叙述了各类滤波器传输函数及其电路网络综合方法;第8章至第10章详细说明了滤波器基本耦合矩阵理论及相关拓扑结构的综合方法与应用;第11章和第16章介绍了各类微波谐振器的理论与应用;第12章、第17章和第18章给出了微波低通滤波器,自均衡全通网络的滤波器的综合及多工器的设计与实现;第13章讨论了双模滤波器函数的优化及其波导结构应用;第14章和第15章介绍了电磁仿真软件在微波滤波器上的应用,并给出了多种工程优化实例;第19章介绍了计算机辅助调试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后一章专门论述了高功率微波滤波器的设计与应用中的关键影响因素,针对复杂的无源互调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网络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包括:基于以太网的智能网络传感器系统、无线智能网络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组网协议,应用支撑关键技术,原型系统与应用实例。 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介绍,又紧密结合领域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讲解。 本书可用作计算机、电子和通信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和参考。
本书版于2009年1月出版,第二版于2010年9月出版,第三版于2011年12月,第四版主要内容包括: 关注十二五物联网发展的重点领域 阐述物联网新的定义,国内外发展状况,物联网与传感网等概念的关系 剖析一些国家的物联网发展战略 探索国家物联网建设,研究行业物联网规划与运营,评价应用物联网的发展等 统计我国政府近年来在物联网(含RFID)领域资助的项目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认识物联网、国家物联网规划与运营、物联网相关技术、物联网典型应用、RFID技术和应用。附录统计了近年我国政府支持的物联网和RFID方面的项目。 本书从技术、管理及决策等方面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和作者的一些观点,对关心和从事物联网工作的政府决策人员、企业经营人士、研发和科技爱好者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本书主要介绍天线设计的理念及如何使用HFSS 仿真软件来仿真分析和设计各类天线,包括微带天线、极子天线、喇叭天线、PIFA天线和天线阵列等。全书理论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多从工程角度出发,直观、透彻地讲解使用HFSS进行天线设计的全过程。借助于HFSS仿真工具,让天线设计不再困难。相信有志于进入天线设计领域的读者读完本书后,一定可以熟悉HFSS 软件的使用,进而掌握天线设计的要领。 本书兼顾天线设计理论和HFSS 天线设计实践,适合无线通信、微波射频、天线设计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
本书基于Cypress公司的PSoC4 BLE嵌入式平台,该平台以ARM Cortex-M0处理器为内核,集成了模拟可编程阵列和数字可编程阵列,并且新集成了低功耗蓝牙模块,使得该平台成为物联网应用的极佳选择。本书共14章,主要包括可重构嵌入式系统设计导论、可重构嵌入式系统基本设计流程、Cortex-M0 CPU结构、Cortex-M0指令集、AHB-Lite总线结构分析、Cortex-M0低功耗特性、Cortex-M0汇编语言编程基础、中断系统的构建和实现、C语言代码设计与优化方法、电容感应触摸控制模块原理及实现、低功耗蓝牙模块原理及实现、通用数字块原理及实现、模拟子系统原理及实现,以及FreeRTOS原理及应用等内容。 本书反映了基于Cypress公司的PSoC可编程片上系统发展的*成果,系统化和模块化地介绍了PSoC4 BLE内所集成的ARM Cortex-M0 CPU硬核处理器的结构及指令集、PSoC4 BLE内各个功能单元的结构,以及基于PSoC Crea
本书基于EMC测试原理,解读一种产品EMC设计的分析方法(包括产品机械架构设计、 滤波设计、 PCB设计),该方法可以用来指导产品的EMC设计,掌握该技术的工程师可以发现实际产品EMC设计的缺陷。避免了从技术角度出发谈论EMC设计而出现的过于理论化的问题, 通过本书所描述的EMC分析方法可以系统地指导开发人员避免产品开发过程中所碰到的EMC问题。同时,建立在这种产品EMC设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风险评估手段,形成一种产品EMC设计风险评估技术,利用EMC设计风险评估技术可以评估产品在不进行EMC测试的情况下评估产品EMC测试失败的风险。这种分析方法和评估技术还可以与电子产品的开发流程融合在一起,通过每个步骤的EMC分析,指出产品设计的EMC风险,并给出解决方案或改进建议,以提高产品EMC测试的通过率,降低产品开发成本。大量的实践证明,通
本书从指挥信息系统专业技术领域与作战指挥运用相结合的角度,全面、系统地介绍和分析了现代指挥信息系统的军事需求、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结构建模及体系框架应用等内容。全书分为 7 章,首先从作战指挥与指挥信息系统的关系出发,以信息化作战条件下的作战指挥体制变革及指挥控制模型发展为牵引,着重描述了指挥信息系统中的战场情报信息综合处理、战场态势评估与运用、作战筹划及作战方案生成等基本概念与原理、关键支撑技术与方法;其次进一步论述了指挥信息系统结构建模与评估的相关问题与技术方法;*后从信息系统体系生成的角度,对指挥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基本框架及发展应用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针对海洋环境的特殊性以及未来海上通信的发展特点,本书开展了基于海上信道环境的无线传输技术研究。全书共5章,主要包括*章 海上无线通信技术概述;第二章 FBMC/OQAM基本原理及仿真分析;第三章 海上无线信道;第四章 海上FBMC/OQAM系统的PAPR抑制研究;第五章 海上FBMC/OQAM系统的信道估计研究等内容。
传感器设计、信息技术以及无线网络等领域的快速进步,为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发展铺平了道路。WSN可以把虚拟(计算)世界与现实世界以的规模相接合,并开发大量实用型的应用,包括保护民用基础设施、监测居住地、精准农业、有毒气体检测、供应链管理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然而,WSN的设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为所需要的知识包括了电子、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几乎所有研究方向。 目前,世界各地许多大学都给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开设WSN课程。另外,WSN也是很多学生项目和研究生论文的关注点。所以,本书作为一本教科书,主要是针对工程类和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它介绍了WSN的若干基本概念和设计时的框架模型,并且尽量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介绍了已经构建的系统原型和*的进展。在每章结尾,给出了大量的实际问题和练习,
电信网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维护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掌握传输领域的专业知识外,还需具备一定的实战经验和操作技巧。本书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书,从理论出发,结合12名技术比武冠、亚军和多位知名传输专家的实战经验,介绍了电信网传输系统的日常维护技巧,总结了电信运营商技术比武大赛的精要,并与读者分享了大赛获奖选手的心得体会。
本书全面、深入地介绍了无线接收机和发射机各部分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以及在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全书共6章,分别为现代收发机总体设计、接收机设计、发射机设计、频率合成器设计、振荡器设计、寄生与非线性现象,详细阐述了各部分的原理、设计方法、技术指标。本书内容丰富、概念清晰、理论分析严谨、实用性强,可作为无线通信及相关领域的系统设计师、硬件工程师和科技工作者的业务工具书,也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教师、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思想是以开放性、可扩展、可重构的硬件为通用平台,把尽可能多的功能用可升级、可替换的软件来实现。现在,软件无线电已成为无线电工程的现代方法,不仅在无线通信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在其他无线电工程领域也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实现技术、软件算法及其在无线电工程领域中的典型应用。全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用性强。
《无线电》2014年合订本(上)囊括了《无线电》杂志2014年第1~6期所有栏目的全部内容,并经过了再次加工整理,按期号、栏目、专题等重新分类编排,以方便读者阅读。 与部分文章相关的源程序、印制电路板图等资料请到《无线电》杂志网站www.radio.com.cn上下载。 本书内容信息量大,涉及电子技术广泛,文章精炼,技巧经验丰富,实用性强,适合广大电子爱好者、电子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