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由“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水利水保工程对暴雨洪水泥沙影响研究”提炼而成。书中以河龙区间各支流的场次暴雨洪水为研究对象,分析次洪暴雨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流域下垫面状况对流域暴雨洪水的影响,分别找出其突变点,建立突变前的暴雨洪水泥沙统计模型,用以模拟计算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时期的洪水、泥沙,分析水利水保工程对暴雨洪水泥沙的影响程度。同时,对干流龙门站实测洪峰大于10000 m3/s的洪水和1990年后区间典型暴雨洪水调查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研究其原因和变化规律。可供从事水利和水土保持科研、生产、管理工作的科技人员参阅,也可作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本规范的内容包括:坝型选择和泄、引水建筑物布置;筑坝材料选择和填筑要求;坝体结构和坝基处理;坝体与坝基及其他建筑物的连接;坝的计算和分析;分期施工和扩建加高;安全监测设计等基本规定和要求。
《水工建筑物检测与健康诊断(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由徐存东主编,本书介绍了水工建筑物监测、病害检测以及健康诊断方面的内容、理论和方法。全书共6章,包括绪论、常规监测、专项监测、安全监测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水工建筑物常见病害检测、水丁建筑物健康诊断等内容。《水工建筑物检测与健康诊断(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水利、岩土等专业的师生用书,也可作为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岩土工程和土木工程等领域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科研工作的科技人员参考。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黄河治理开发中的地位及复杂的地质条件,决定了其渗控工程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本书介绍了渗控工程的设计思想、施工特点,系统总结了蓄水初期渗漏处理的成功经验,重点阐述了渗漏原因分析、渗漏途径探测与研究,以及防渗处理措施等方面的经验,对类似工程的建设管理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本书可供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阐述了作者多年来在水库大坝相对安全度评价研究方面的科技成果与应用实践。首先介绍了全国水库大坝管理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并以全国病险水库大坝管理子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系统结构和功能;运用比较研究的新理念,建立了基于贝叶斯网络方法的大坝病害诊断模型;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水库大坝风险排序方法;提出了基于超载分析的相对安全度评价、基于新型因子的监测模型状态预测等多种大坝安全评估新方法;总结了在大坝补强加固方面的研究成果;后提出了促进我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的有关建议。 本书可供水库大坝工程管理领域的人员,以及水利水电工程相关专业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阅读与参考。
为规范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掌握大坝运行性态,指导工程施工和运行,反馈设计,降低大坝风险,制定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601-2013·替代SDJ336-89):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中的1级、2级、3级、4级混凝土坝的安全检测,5级混凝土坝可参照执行。
《水库群联合调度实用方法与应用》编著者张松达、夏国团、王士武、钱镜林。 本书作者对水库群联合调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进行了实践和探索,组织攻关了多项科研课题,提出了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有关的理论、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获得了多项奖励。本书提出的渐进*性法与遗传算法的组合方法,分期空库系数约束的调度函数方法,以及分维数分析在划定过渡期的应用、基于产流预报的泄洪调度方式、干旱期考虑适度缺水深度的限供水量的确定等均是作者经过潜心研究,并在多年的实践中证明有效的方法。书中的算例也是实际应用的调度实践。编著本书,旨在与同行交流探讨,以期促进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技术进步,也借此供从事水利规划、设计、科研、运行管理等相关人员参考。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造的灌溉、排水、调水及工业、城镇供排水的大中型泵站及安装有大中型主机组的小型泵站的设备安装及验收。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风险分析研究的进展;风险分析的基础理论,包括风险分析的基本概念、风险分析的概率统计基础、传统风险分析的计算方法、模糊理论与模糊风险等;土石坝风险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土石坝枢纽与土石坝构造、土石坝事故及风险识别、土石坝坝坡失稳风险分析方法及应用、土石坝漫坝风险分析方法及应用、土石坝模糊风险分析方法及应用。 本书可供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安全与环境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和运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中心)共同组织编写了《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系列培训教材》,本书为该套教材之一。 本书以农村排水工程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对象,全面介绍了农村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管理的工作任务和内容。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述污水的性质与水质指标、农村污水处理方式和基本方法;农村排水工程规划;农村排水收集系统设计;农村污水物理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稳定塘处理、土地处理和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处理站和小型污水处理装置等。本书系统全面,内容新颖,实用性强。 本书可供农村排水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镇(乡)水利(务)站人员的培训用书,也可作为供排水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介绍无损检测法检测堤防和大坝内部渗漏隐患、混凝土坝裂缝及缺陷;同时介绍了作者首创的采用压实计法控制土石坝碾压质量和电化学法监测碾压混凝土初凝时间;具体介绍了各种无损检测法检测堤坝内部隐患的机理、有关仪器的工作原理、仪器构成及使用方法;并且详细介绍了无损检测法在大坝、堤防、城市地下排灌系统和景观湖泊渗漏检测等现场应用经验。本书适合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和大坝安全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大学和科学研究单位的研究生作为参考资料。
本书共分十章,主要介绍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概况和小浪底土石坝安全设计,土石坝施工建设期工程安全控制以及运行期土石坝变形监测、原型监测及自动化、渗漏水水质监测、水库地震监测和土石坝白蚁防控实践,此外,重点介绍了小浪底工程大坝安全会商管理以及小浪底土石坝安全管理实践主要成果。 本书内容丰富,是对小浪底土石坝建设、运行管理20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亦可供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安全监测等专业的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管理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
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水库的作用呈现出流域化、生态化的趋势,水库调度成为流域水资源统一配置的重要手段,水库补偿效益的理论和方法需要更新。本书共有9章,主要对水库补偿效益理论体系、流域尺度的水库补偿效益模型、水库防洪补偿效益以及补偿效益分摊方法进行了研究。以黄河为实例建立黄河干流水库补偿效益模型,计算了龙羊峡水库的防洪补偿效益,还研究了南水北调西线对于黄河干流的补偿效益。运用离差平方法建立补偿效益模型,通过实例分析表明是实用可靠的。 本书可供同行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相关专业高校师生阅读。
本书共分11章,以黄河上游公伯峡水电站大坝施工实践经验为基础,系统论述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技术及应用,突出介绍了围堰基础施工沥青灌浆防渗、大坝填筑技术、坝体填筑分区优化、坝料开采加工、挤压式混凝土边墙施工工艺、面板表层止水机械化施工、长面板钢筋混凝土一次性施工及裂缝处理等新技术。可供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的科技人员参阅借鉴,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书。
本书是全国水利水电类高职高专统编教材,是根据全国水利水电高职教研会制定的 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完成的.全书内容共分9章,包括重力坝、拱坝、土石坝、水闸、河岸溢洪道、水工隧洞戌坝下涵管、过坝建筑物、渠系建筑物、水利枢纽布置等。本书的编写全部采用新规范、新标准,广泛吸纳新技术,并针对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突出实用性,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教学改革实践,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 本书可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等专科学枕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建设监理和水利上工程等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其他相近专业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供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是以地下工程为主的长距离跨流域的调水工程。本书主要介绍:各勘测设计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和勘察方法,隧洞经过的主要地层的工程性质和工程地质问题,TBM隧洞工程地质,地下泵站工程地质,地下工程动态变化,以及大梁水库工程地质等。对Q3、Q2黄土和N2红土工程性质、隧洞外水压力折减系数、TBM隧洞围岩分类、高内水压力隧洞勘察及隧洞涌水动态变化等提出一些新的认识和观点。 本书可供从事长距离调水工程、地下工程、TBM隧洞工程的地质、设计、科学试验及工程建设人员参考。
在各类地质灾害中,地下巷道围岩大变形一直是容易造成施工困难、延误工期、增加工程成本,甚至造成工程终止的重要地质灾害。目前地下工程围岩大变形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深部岩体巷道围岩的大变形、开采引起巷道的大变形和膨胀性软岩巷道围岩的大变形。本书主要以地下采矿引起的采场巷道围岩大变形为研究对象,从矿物的微观分析、水理分析及岩石的三轴试验出发,结合受采动影响巷道围岩大变形的变形、力学特征及岩土工程材料大量模糊和不确定的因素等,建立了工程岩体的神经网络本构模型。并通过对采场巷道围岩破碎区、松动区和压缩区的划分,揭示了围岩大变形与上述三个区域的内在关系,提出了适合围岩大变形巷道主次承载区协调作用的支护理论,并将上述支护理论成功地应用到实际大变形巷道支护中。 本书理论联系实践,实用性强,
姚毅臣、刘祖斌编写的《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 程(工程重大技术)(精)》是“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 程”丛书之一,主要介绍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重 大技术研究成果。全书共十章,包括:绪论,枢纽工 程水工整体模型研究,厂房温度应力仿真与温控措施 研究,泄洪弧形工作闸门静、动力学特性研究,泄水 闸闸墩段深层抗滑稳定及加固研究,船闸输水系统型 式水力计算及模型试验研究,库区抬田工程关键技术 研究与应用,同赣隔堤三维渗流控制研究,水轮发电 机组技术开发,以及水库调度运用方案研究等内容。 本书可供从事土木及水利水电工程研究、规划设 计、施工与建设管理等方面有关人员借鉴,也可作为 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本规范为强制性行业标准,替代SDJ10-78。 本规范共分11章和1个标准附录。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进一步明确了规范适用的烈度范围、水工建筑物等级和类型,并扩大了建筑物类型和坝高的适用范围;提出了对重要水工建筑物进行专门的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以确定地震动参数的要求,并给出了相应的设防概率水准;增加了场地分类标准,并相应修改了设计反应谱;改进了地基中可液化土的判别方法和抗液化措施;根据1994年国家批准发布的GB50199-94《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的原则和要求,在保持规范连续性的条件下,区别不同情况,把各类主要水工建筑物的抗震计算从定值安全系数法向分项系数概率极限状态的体系“转轨、套改”,并给出了各类水工建筑物相应的结构系数;采用了对混凝土水工建筑物以计入结构、地基和库水相互作用的动
本书共有六章,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水闸工程的等级划分及设计洪水标准,总体布置,水力计算,防渗排水设计及近年来防渗、消能防冲的新工艺新方法,闸室稳定分析及软基处理、沉降计算,以及水闸的结构设计等。书末还附有6个附录,分别给出了岩土的分类方法,基础下的应力系数表和弹性地基梁的弯矩系数表,以及条形基础的附加应力计算。 本书内容比较全面、实用,既有系统的理论分析,又有部分工程实例作参考,特别适合于各地水利设计部门使用。 本书可供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是一部水闸设计人员理想的参考书;同时,本书也可用作水利院校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分10章,首先引入了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基础理论内容,阐述了水利法律法规;其次着重讲述了挡水建筑物、输水建筑物等水利工程的技术管理,以及寒冷地区水工建筑物的冻害与防治、水工建筑物老化病害的检测与评估内容;后对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管理与工程监理、水利工程信息化内容作了详细说明。 本书除适用于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外,还可供水利水电类其他专业的师生及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在“灌区大型泵站改造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大型泵站更新改造技术现状和技术需求,重点研究内容包括:泵站技术经济指标及综合评价体系研究、泵站工程老化评价研究、泵站机组检测及故障诊断方法研究、基于CFD的泵站流道优化与水力性能后评估研究、高扬程水泵压力脉动特性定量评估方法研究和灌区泵站安全高效运行决策支持技术研究等。 本书可供相关专业院校师生及科研人员在教学、科研、生产工作中使用,亦可供从事泵站工程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者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