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根据我国《水工建设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的条文要求,结合编者从事灌浆技术工作多年的经验和体会,以帮助辅导刚步入灌浆施工行业的人员为目的而编写的。 本书共分七章,其中包括了灌浆的基本知识,灌浆材料与浆液、基岩的固结帷幕灌浆、水工隧洞的回填与固结灌浆、混凝土坝坝体接缝灌浆以及岸坡和钢衬的接触灌浆等施工技术。另外,根据编者多年的施工经验和教训,并参考其他一些工程实例,扼要地总结了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中经常遇到的特殊情况以有处理方法。 另外,针对当前灌浆工程市场激烈的竞争形势,书中加入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投标书”的内容。同时对钻孔灌浆常用的机械设备、必要的记录表格以及灌浆资料整理和灌浆工程的验收,都作了较为翔实的介绍。
本书以现行近期新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基础,通过表格的形式,介绍了常用五金产品的品种、规格、标记、性能和应用等内容,并介绍了部分相关的常用基本资料和数据。全书分为八章,包括:基础知识,常用建筑钢材,常用建筑有色金属,焊接材料,建筑小五金,消防器材,管材与管件,水暖、卫浴洁具。 本书可供从事五金产品的生产、科研、设计、使用、销售、采购的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院校的师生参考。
本书主要讲述中国古建筑传统建筑装饰种类、构造及施工等知识,具有文字描述翔实、图片资料丰富的特点。本书分别讲述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室内外空间分割、装饰语言及其构造和施工工艺、家具种类及传统构造、传统室内陈设语言、古建筑彩画、传统文化寓意的吉祥纹样等方面的知识,共计7章。本书中通过大量的图片加以示例说明,使读者能更直观地理解传统建筑中具有中国建筑文化特点的构造名称及各部位的施工特殊工艺做法。 本书是古建筑工程管理、设计、施工人员及古建筑爱好者和初学者的一本工具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料。
本分册扼要介绍了水路运输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港口工程、渠化工程和航道工程。它是《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按学科内容出版的21个分册之一,以条目的形式将该学科的知识内容分为水运概论、港口工程、航道整治、渠化工程、疏浚工程、助航设施及著名航道和港口等七大部分,共计325条。 本分册具有系统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注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供从事航道与港口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作为专业工具书参考。同时,也可供关心和爱好航道和港口工程的读者释疑解惑。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对地形和地质条件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并且施工方便、投资省、工期短、运行安全、抗震性好,因而其作为坝型选择具有很大的优势。面板堆石坝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截至2006年,全世界建成、在建、设计中的坝高50m以上的面板堆石坝共约390座,其中我国建成的约占40%。坝的高度也有发展,的到达了233m(我国的水布垭)。但是,许多已建的坝高大于150m高坝,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面板破坏,并产生了达1.3m3/s的大漏水量。因此,大家认为面板堆石坝在坝高发展方面已达到了关键时期,以往设计准则的有些规定不再适用于这些超高坝。 本书分成绪论(面板堆石坝的发展)、面板堆石坝布置、坝体分区与筑坝材料、坝体变形分析、趾板、面板及接缝、坝的计算与分析、面板堆石坝坝的施工和安全监测等九章讨论面板堆石坝的设计、施工与运行
水库区工程地质勘察任务是查明水库区的工程地质条件,预测水库蓄水期间可能产生的地质现象,为水库设计和顺利运行提供地质依据。本书以水库区的工程地质条件遥感解译为重点,介绍GIS与遥感等空间技术在水库区工程地质调查与评价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水库区多源GIS系统与三维真彩色遥感影像可视化系统的建立方法,水库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等内容的三维遥感解译方法,崩塌、滑坡与泥石流等水库区不良地质现象的高精度层次解译方法,以及基于GIS的水库区工程地质问题综合评价方法。 本书可供水利水电、采矿、交通、土木工程等领域从事工程地质调查或空间信息技术工程应用的设计与研究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供GIS应用开发人员和相关高等院校的教师和研究生参考。
《闸门运行工(附光盘水利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由王玫主编,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水 利部制定的《闸门运行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内容 要求编写。全书分为水利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三 大部分。基础知识部分包括工程水文,电工学,机械,钳工、焊工及金属加工,起重设备,闸门,启闭 机及过坝升降设备,自动化控制及远程监控,电气图 和机械图的识图,闸门及启闭设备管理、养护和维修常 用材料以及防汛抢险,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等 。 操作技能部分按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 级技师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分级、分章节编写,从具体的水闸检查、操作、养护、维修到全面的水闸故障 检查及处理方法,以及相关报告编写、方案的编制、 培 训指导等实用内容。 《闸门运行工(附光盘水利行业职业技能培训教材)
《青海湖流域土壤水与土壤水库研究》通过对青海湖流域草原土壤大量钻孔取样和对土壤含水量、土壤入渗率、粒度成分和孔隙度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了该区不同降水年土壤水动态变化、土壤水运移、土壤干层、水循环、水分平衡、土壤水库的特点、荒漠化发生原因和适宜发展的植被。揭示了研究区土壤含水量的剖面分布特点和季节变化,认识到了该区土壤水分运移规律、滞留性和土壤水库的蓄水及调控能力,确定了土壤干层发育的等级、分布特点和土壤水分循环特点,揭示了土壤干层恢复过程和恢复的降水条件。根据土壤水和土壤水库蓄水量特点,提出了青海湖地区的荒漠化防治和牧业发展的建议。 《青海湖流域土壤水与土壤水库研究》可供地理、生态、水土保持、农牧业与环境科学研究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以长江三峡工程水库为研究背景区,以雅砻江二滩、白龙江宝珠寺和大渡河龚咀水库为类比水库,采用野外调研、物理模拟、数值分析、遥感监测、理论分析等手段,查明了类似于三峡库区的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地质条件、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对塌岸成因机理、模式和演化过程、塌岸预测评价理论方法与防治技术、塌岸信息管理与防治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的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预测评价技术方法体系,实际应用于三峡水库及我国在建或已建多座山区河道型水库,取得了显著效益。全书共四篇14章。篇主要阐述了典型山区河道型水库(三峡、二滩、宝珠寺和龚咀水库)塌岸地质环境、岸坡形态和结构类型、水库水动力条件;第二篇重点阐述了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机理、模式、参数,塌岸预测评价理论与技术方法,塌岸危险度评价方法及
本书以竖井旋流、平洞旋流和喇叭形堰旋流三种体型的泄洪洞为重点,详细地论述了各种泄洪洞的旋流防蚀和消能的特点、工程措施及设计原理,并附有结构设计和计算实例。书中含括了我国四川沙牌、黄河公伯峡和在建的广东清远旋流泄洪洞的结构设计,以及部分公伯峡原型观测资料。书中还介绍了共用同一个竖井和导流洞作为泄洪与放空水库的双层进水口结构设计,以及高效消能、防蚀的自掺气消力墩等。 本书是国内首次结合水电工程研究各种旋流泄洪洞结构、水力学特性和有关设计原理及应用的书籍,供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科研人员参考,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在深覆盖层上修建土石坝工程很多,但在采用的筑坝材料以及对地基的处理方法各有千秋,对总体设计思路没有形成系统的模式。本书将带领读者一起探寻深覆盖层土石坝的筑坝材料和坝基处理设计历程思路和理念。深覆盖层上修建土石坝筑坝材料和坝基处理研究编委会编著的《深覆盖层上修建土石坝筑坝材料和坝基处理研究》共24章,内容包括:小浪底土石坝坝型比较、筑坝材料和坝基覆盖层处理设计特色;西霞院土石坝土工膜防渗材料研究、坝基砂砾石覆盖层处理特色;河口村大坝坝型比选、面板坝设计特点和坝基覆盖层处理及检测等。 本书可供从事坝工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科研、教学等科技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相关领域大专院校师生的参考资料和工程案例读物。
南水北调工程是当今世界上宏伟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有效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构筑“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总体格局,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本书主要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设计、构建、管理模式、实践及思考等方方面面进行了介绍。 本书可供广大水利人员以及想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管理的人士参阅。
蔡晓鸿等编著的《水工压力隧洞与坝下涵管结构应力计算》以水工压力隧洞衬砌与围岩联合承载设计思想及坝下涵管结构应力计算为主线,在全面阐述水工压力隧洞结构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不衬砌水工压力隧洞围岩应力计算、衬砌水工压力隧洞结构应力计算、压力隧洞围岩抗力系数计算、含水围岩衬砌应力计算、压力隧洞温度应力计算、灌浆式预应力衬砌计算、压力隧洞混凝土衬砌限裂设计的有限环变位协调解析方法,并推导出了相应的解析计算公式。本书给出了水工压力隧洞围岩抗力系数的普遍计算式,依据所建立的水工压力隧洞在温度荷载和均匀内水压力联合作用下的计算模型,给出了衬砌伸缩缝间距设计与裂缝开展宽度的计算方法和解析计算式及钢衬钢筋混凝土衬砌荷载条件。本书还采用断裂力学理论,推导出了隧洞钢筋混凝土衬砌限裂设
成笑路、王因、周皞、付思峰、王春等编著的《中小型水闸除险加固研究与处理措施》为《水利工程设计与研究丛书》之一,主要论述了中小型水闸存在的常见病险问题,探讨了如何进行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措施,介绍了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研究、设计标准及处理措施,研究涉及到众多专业,提供了便于在设计中使用的公式、计算方法、技术资料。介绍了在水闸加固处理中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 本书内容翔实,实用性强,并经工程实践证明,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可供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工作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科研、教学等科技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师生的参考资料和工程案例读物。
本书为高等学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通用教材,全书共12章,包括:绪论、重力坝、拱坝、支墩坝、土石坝、河岸溢洪道、水工隧洞和坝下埋管、水闸、闸门与启闭机、过坝建筑物、取水枢纽、渠系建筑物,主要介绍上述水工建筑物的型式、构造、特征及设计原理与方法等。
《高等学校水利学科专业规范核心课程教材:水工建筑物(第5版(供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用))》为高等学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通用教材,基本内容是灌排水利工程及其建筑物设计。全书除绪论外,共13章,包括蓄水枢纽、引水枢纽及渠道系统中的水工建筑物设计。《高等学校水利学科专业规范核心课程教材:水工建筑物(第5版)(供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用)》除适用于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外,也可供水利水电类其他专业的师生及农业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由黄耀英*的《大坝安全监控正反分析方法与优 化调控/水科学博士文库》系统阐述了已建大坝中水 荷载问题和在建大坝中温度控制问题的正反分析与优 化调控理论、模型和方法,并列举了相应的实例。全 书共8章,包括:绪论,大坝变形分析中的水荷载, 大坝稳定分析中的水荷载,运行期混凝土坝分析中的 不确定性反馈方法,施工期混凝土坝不确定性的反馈 方法,施工期混凝土坝特殊监控指标拟定,施工期通 水冷却的控制论法,施工期混凝土坝测温辅助决策支 持系统等内容。 本书可供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和建筑工程等 领域内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 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
三峡工程质量是“千年大计、国运所系”,为确保三峡工程一流的质量,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组织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对水利水电建设具有重大价值的科技成果。本书较系统的总结了三峡二期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关三峡水利枢纽混凝土工程温度控制和防裂等方面的设计,科研成果以及混凝土施工管理经验。 本书是三峡水利枢纽混凝土工程温度控制和相关质量方面的专著,可供从事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及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有关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基于作者收集的大量有关长城的第#一手资料,通过轻松易读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形式,以对长城的了解和讲述为主线,配合所绘制的手绘作品与图示,复原和剖析曾经的及现存的长城的知识及构造,并展示及解读大量碑刻类文物实例。本书包括长城的定义、长城的履历、巨龙的身躯、个性的敌楼、迅捷的警报、强大的武备、不凡的关隘、失去的记忆、毁灭与伤痛九章内容,以常人不熟悉和不了解的角度,解读一个与众不同的长城。本书适合爱好历史文化与建筑的广大读者阅读。
党林才、王仁坤、吴世勇编*的《特高坝建设技术的发展及趋势/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工及水电站建筑物技术丛书》为《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工及水电站建筑物技术丛书》之一,共编录论文39篇,主要介绍我国近年来特高坝建设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内容包括综合论述、理论研究、工程设计、运行监测四个部分。本书从特高坝的设计分析新理论和新方法、不同坝型的动力特性和抗震设计、高水头泄洪消能技术及泄洪消能建筑物检修与维护、高坝的施工技术新进展、高坝运行管理中的新问题、高坝建设的生态环境效应以及高坝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交流和探讨,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实用性强,对今后特高坝建设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本书可供相关部门的勘测、设计、施工、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及科研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