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着重阐述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本书主要介绍船舶动力装置概念、类型、特性指标等,船舶推进轴系的设计与强度校核等,推进系统的后传动装置,船舶推进轴系振动的计算,船-机-桨三者配合性能,主机与螺旋桨选型设计和匹配设计,电力推进与喷水推进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船舶供电与供热装置,动力管路系统工作原理及其设计。 本书是高等学校轮机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轮机工程专业研究生和船舶行业相关人员参考。
本书作者基于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总结,通过航海学基础知识、电子海图、船舶定位、航海图书资料、航线和航法等五个篇幅的编写,反应了现代航海技术在航海领域的具体应用;章节安排上兼顾《航海学》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范例节选时注重理论与航海实践的紧密联系。本书可作为教学用书,也适用于无限航区和沿海航区各等级的海船船长、大副、二/三副适任证书考试和评估培训教学等。
本书系统深入地总结了编者们所在团队多年来在水面无人艇运动建模、运动规划和运动控制等方面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内容涵盖水面无人艇操纵运动数学模型、水面无人艇操纵运动模型辨识、水面无人艇运动规划算法设计与试验验证、水面无人艇运动控制理论与制导方法、水面无人艇航向航速运动控制,以及水面无人艇路径跟踪控制。本书可供船舶海洋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工程等学科的研究生和航海技术、船舶电子电气工程、自动化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作为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作者多年在船舶与海洋工程建造领域对从试验及生产中所发现的焊接裂纹的分析及处理的技术工作经验总结,内容包括船舶焊接方法概述、FCB埋弧焊、FAB埋弧焊、单双丝及多丝埋弧焊、FCAW焊、垂直气电焊等方法的裂纹案例,以及多层多道焊和母材开裂案例9个部分。 本书的特点是针对性强,详细介绍了船舶主要焊接工艺所产生典型裂纹的原因及对策,并细致分析了其外观、宏观及微观特征,将裂纹的各种形态原貌直观地展示给读者,同时本书通过收集各大主要船厂以及实践模拟的方式得到相关裂纹信息,案例丰富且具有代表性。 本书可供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焊接或同类型钢结构产品焊接的技术人员、焊接设计及检测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有关教学、科研人员参考学习。
本书重点分析了船舶交流电力推进系统的相关技术及特种电力推进技术,同时也兼顾了直流电力推进系统。全书共分13章,第1章简单介绍了船舶电力推进的基本概念、构成、特点、分类、应用及发展状况。第2章介绍了船舶电力推进中的螺旋桨基本理论、工作特性及螺旋桨对推进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要求。第3章介绍了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中所采用的各种推进电动机,包括直流推进电动机、多相异步推进电动机、多相同步推进电动机和多相永磁推进电动机。第4章介绍了船舶直流电力推进系统,包括直流推进系统的主电路连接方式、简单的G-M系统、带蓄电池组的G-M系统、恒功率系统、恒电流系统以及带整流输出的交流发电机-直流电动机推进系统。第5章介绍了交流电力推进系统中所采用的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及其构成的交-交变频器、多电平变频器、H桥型变频器和电流源型变
张会生、周登*编*翁史烈主编的《燃气轮机可靠性维护理论及应用(精)》是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燃气轮机维护理论及方法研究的专业书籍,主要内容包括燃气轮机可靠性维护理论的基础知识,燃气轮机RCM技术中所使用的理论方法及工具,燃气轮机维护中常见的各类故障分析以及维护方式和策略,RCM技术的应用分析等。本书可作为燃气轮机(或相关设备)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教学用书,也可以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尤其是燃气轮机系统维护技术相关的管理及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用问答的形式将看似枯燥、乏味的航运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拉近了普通读者与航运历史、航运建设以及航运发展的距离,聚焦航运文化,现代航运水上运输和服务管理所需的基础知识,以通俗易懂的问答式语言风格,阐释了船舶、港口、货物、船员、航运组织与管理、航运市场、航运政策与法规、航运服务、航运新技术、航运安全等领域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该书普及现代航运基础知识、中国航运事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进一步帮助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年朋友丰富航运知识,增强海洋意识,立志于投身国家航运事业,为现代航运事业高质量发展。
《纯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设计基础(原书第2版)》从车辆力学、动力传动系、新能源车辆构型、储能装置、电机及其控制、内燃机、混合动力控制策略、冷却系统以及车辆通信等方面对纯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设计进行了全面的讲解。《纯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设计基础(原书第2版)》内容涵盖了大部分国际上有关电动汽车的研究成果,其主要特点是内容新颖丰富、系统性强、条理清晰。在进行内容讲解时,作者能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论述层层递进,详略得当,概念和原理详细、精辟,使读者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图文以及具体的实例,论述更加详细、更加生动形象,易于读者接受,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籍。
国际海事组织(IM0)2011—2015年发展战略确定了九大发展趋势:“持续的全球化趋势、海上安全、海上保安、更高环境意识、提高航运效率、重点关注人、海上人员、统一实施IMO公约、技术是改变海运的主要动力。”徐国毅等编著的《船舶安全管理与航海新技术》共分七章,主要内容为构成目前国际海事安全和防污染公约体系的四大公约及其*修正案、船旗国和港口国检查的*发展、与海上安全密切相关的国内船员工作和管理规范、主要的航海新技术发展、影响海上安全和航运效率的海员职业道德规范、典型的海事案例等。本书特别强调了危险品运输、船舶资源管理和风险管理以及包括防海盗在内的海上应急反应体系。
本书以琼州海峡客滚运输体系为实践,对沿海客滚港口布局规划技术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应用。围绕客滚港口运输需求预测技术、客滚运输系统大数据模型构建技术以及客滚港口通过能力评估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套沿海客滚港口布局规划技术方法,并系统总结了客滚港口布局规划编制主要内容。其中,重点对大腹地范围的人员、车辆客滚运输需求预测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以此预测提出中远期区域客滚运输全年需求和高峰需求;对客滚港口通过能力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此评估了琼州海峡客滚港口合理通过能力及能力适应性;针对中远期琼州海峡客滚运输需求,提出客滚港口布局思路、码头布局规模及码头和水域规划方案。 本书对沿海客滚港口布局规划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系统总结,提供了一套沿海客滚港口布局规划制定内容和支撑技术
本书全面考量航海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船船员培训大纲》(2021版),融合《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钢质海船入级规范》《船体检查保养计划》《船舶系固手册编制指南》等相关技术规范的内容。全书分九章,包括船舶常识、船体结构、管系与货舱、舵设备、锚设备、系泊设备、装卸设备、系固设备、船舶保养与修理等内容。不仅适用于高等航海院校航海技术专业学生及港航有关人员,也是无限航区及沿海航区各个等级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试培训首选教材。
本书通过搜集整理海洋人才建设的有关文献,分析整理相关领域的统计资料,采用文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海洋强国和海洋人才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海洋强国和海洋人才建设的内在联系。其次梳理了我国海洋主管部门在海洋强国背景下为加强海洋人才建设所进行的实践和努力。最后通过数据分析了我国当前海洋人才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包括:海洋人才供给不足;海洋人才地区分布不均衡;复合型海洋人才依然短缺;海洋人才专业分布结构不合理;高层次海洋人才匮乏等。本书针对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性地提出了完善海洋人才建设顶层设计;鼓励涉海院校改革培养模式;构建海洋终生教育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创新人才引进方式等建议,希望能够为加强海洋人才建设,推进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参考。
本书是由我国科技史学者、中科院院士杨槱教授继《帆船史》后的又一本船史著作。杨槱教授长期从事船舶的生产、教育和研究工作。现在他更以其求真务实的精神,致力于中国和外国船舶史的研究。本书以简练的笔法,扼要地叙述了蒸汽机船、铁船、邮船、商船、渔船、游艇、军用舰艇、工程船舶等等各种轮船的发展过程,以期读者能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有关船舶和海洋的丰富的知识,并使读者对一些事物,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这是一本科学性较强的科普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