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是一国经济政策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对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间冲突协调关系的基本理论、反垄断法协调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冲突的基本制度、反垄断机构设置和权限配置体制以及反垄断法实施中实现政策协调的内在机理和外在动因进行系统研究,并结合我国反垄断法制度规范以及实施活动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
单行经济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实体规则的设计,实体规则的落实通常依赖一般行政法、民事程序和民事责任制度。但世界各法域的发展经验表明,反垄断法具有较其他单行经济法更为显著的特点,直接援用一般程序和责任制度并不能保证反垄断法实体规则的有效落实。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国《反垄断法》规定了特殊的行政程序制度,但对民事程序和民事责任的特殊性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我国《反垄断法》要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必须加大力度研究与其需要相配套的特殊民事程序和民事责任制度。本书以民事救济为研究视角,对反垄断法特殊的民事程序和民事责任要求做了系统的考察。
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是一国经济政策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对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间冲突协调关系的基本理论、反垄断法协调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冲突的基本制度、反垄断机构设置和权限配置体制以及反垄断法实施中实现政策协调的内在机理和外在动因进行系统研究,并结合我国反垄断法制度规范以及实施活动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本书共分24章,作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将律师在反不正当竞争法领域的法律服务做了深入细致的解析,点出实践中的重点和疑难点,并结合经典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兼具专业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仅可作为年轻律师开展业务的指引和参考,也可供其他律师同行交流、借鉴。
本书收录了作者2000年以来有关反垄断法的论文45篇。这些成果不仅记载了作者个人的学术生涯,反映了作者研究竞争法的心路,而且也是中国竞争立法艰难历程的记录,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潮中人们对市场经济、市场竞争、市场秩序等重大理论问题的看法以及各种不同观点的争论和交锋。
本书作者旨在将反垄断法的理论证成及其经验检验纳入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本书的特点是将法经济学方法贯彻到反垄断法各主要领域,对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规制对象、规制模式、规制原则等基本范畴进行了理论上的证成或建构,从而揭示了反垄断法的经济逻辑。作者还在反垄断法各具体制度的分析中,着重考察了美国这个反垄断司法最为普遍、反垄断法经济学最为发达的国家在具体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反垄断立法、司法、执法方面的成果。此外,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力图做到经济学方法与法学方法的综合、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的综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综合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