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0-1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6折
筛选:
    • 史学:文化中的文化 张广智,张广勇 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正版书】
    •   ( 1 条评论 )
    • 张广智,张广勇 著 /2003-08-01/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史学:文化中的文化。 这一书名所示,它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西方史学史。史学史,就其学科性质而言,属于学术史的范畴,它应该如何写作,似无定规。周谷城先生在说及世界文化史写作的困难时这样说道:“范围这样无定,体例这样不齐,只是由于世界文化从来就是不断发展的。到今天更是日新月异,不易把范围体例固定下来。不过,不把范围体例固定下来,反而使学者、专家易于着笔或易于发挥各个的性。

    • ¥7 ¥35.37 折扣:2折
    • 杨翼骧中国史学史讲义——名师讲义丛书
    •   ( 11 条评论 )
    • 杨翼骧 讲授,姜胜利 整理 /2006-03-01/ 天津古籍出版社
    • 深厚的蕴藉,造就了独特的风格,材料精审,论断深刻,一本深入浅出的讲义,凝结了杨翼骧先生多年的心血,寄寓了杨翼骧对史学史学科的所思所想所悟。杨翼骧是当代著名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研究领域贡献卓著,他在中国史学史史料的整理与编纂上做出了开创性成绩,并在研究中形成了特有的治史精神和平实文风。

    • ¥6.2 ¥20 折扣:3.1折
    • 新史学——何炳松作品系列
    •   ( 2 条评论 )
    • (美)鲁滨孙 著 /2005-0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系美国著名史学家鲁滨孙的代表作,书中作者提出了要用综合的多种因素的观点来分析历史,冲破以政治史研究为中心的传统,扩大历史认识的视野,强调历史研究的功用在于通过历史了解现在和推测未来。本书于 1920年代由何炳松译成中文,何氏翻译此书的目的,是认为《新史学》中反映的史学思想,“是很可以做我们中国研究史学的人的针硅”。作为部系统介绍西方史学理论及方法论的名著,《新史学》对“五四”以来中国史学现代化建设有着深远影响。

    • ¥9.4 ¥18.8 折扣:5折
    • 中国史学史纲要
    •   ( 81 条评论 )
    • 王树民 著 /1997-09-01/ 中华书局
    • 历史是人类过去活动的客观事实,简称史实。史实虽是客观存在的,而一时间有密切的联系,时间不停留,转瞬即过,所以历史的*特点是一往而不复返,不能再现。因而史实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来保持,是为史料。研究历史必须考察史实,而考察史实必须依据史料。史料一般的只能反映史实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现象,而不能反映史实的全部情况,尤其是实质的部分,所以史料与史实不能划等号。史料的形式有多种,主要的是文字记载,此外有古人遗留的实物,图画雕像,以及口耳相传的传说等。整理这些资料,可以视为史学研究的初步工作,通过可靠的史料,对于史实作科学的考察分析,宣明其发展的规律,方为史学研究主要工作。 “史”字在我国由来已久,“历史”一词是近代从日本传入的。所以我们用“史学史”一词,而不称“历史学史”,不仅因其简明,

    • ¥9 ¥18 折扣:5折
    • 中国史学与世界史学
    •   ( 554 条评论 )
    • 杜维运 著 /2010-12-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共十二章。章为引论。第二章介绍了西方学者对中国史学的认识。第三章剖析了中国文化悠久的历史观念,驳斥西方学者的错误认识。第四、五、六、七章对西方学者对中国史学的误解做了进一步的反击;第八章旁征博引的阐述了中国史学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第九章公正的支出中国史学的缺陷和应该向西方学习之处;第十章陈述了西方史学面临的危机以及应用比较史学的可能性;第十一章总结了建立世界新史学的方法;第十二章为结语。

    • ¥9.9 ¥22 折扣:4.5折
    • 史学要论
    •   ( 123 条评论 )
    • 李大钊 著 /2013-04-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百年经典学术丛刊:史学要论》包括李大钊《史学要论》、《史学思想史讲义》《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是其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尤其是《史学要论》,全文3万余言,分六个部分,深刻阐述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史学观,阐述了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现代史学的价值和功能,初步建立起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学科体系。

    • ¥9.5 ¥19 折扣:5折
    • 西洋史学史
    •   ( 100 条评论 )
    • (美)绍特韦尔 著,何炳松郭斌佳 译 /2012-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何炳松,字柏丞,浙江金华人,我国著名史学家、教育家。何炳松的学术成就主要在史学研究方面,他是一位融会古今中西史学理论、致力探讨研究史学门径的史学家。他翻译并撰写了大量的西方史学理论著作与世界史著作,积极探索史学理论的发展和中国史学现代化的途径。何氏一生著述甚丰,此次所出版的《何炳松著作集》共九种,以收录何氏有代表性的单行著作为主,《西洋史学史》是其中一本,概述自神话时代至近代之西方史学发展脉络,犹重犹太史、希腊史、罗马史,并专门论述基督教对西方历史的影响。本书文字精深,见解卓越。

    • ¥9.5 ¥19 折扣:5折
    • 赵翼史学新探——中华文史新刊
    •   ( 14 条评论 )
    • 白兴华 著 /2005-08-01/ 中华书局
    • 本书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结合、诗史互证、比较研究等方法,对赵翼史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分析并评价赵翼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史学成就,主伙其著作《陔余丛考》、《廿二史札记》在对历代史事的考证、对历代正史编撰的研究和史学批评、治史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代表了清乾嘉时期考证史学的水平。对同时代三大史学名家钱大昕、王鸣盛、赵翼作了比较研究,揭示了赵翼史学的鲜明特色。

    • ¥9 ¥18 折扣:5折
    • 新史学
    •   ( 75 条评论 )
    • (美)鲁滨孙 著,何炳松 译 /2012-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何炳松氏一生著述甚丰,此次所出版的《何炳松著作集》共九种,以收录何氏有代表性的单行著作为主,《新史学》是其中一本,系美国著名史学家鲁滨孙的代表作,书中作者提出了要用综合的多种因素的观点来分析历史,冲破以政治史研究为中心的传统,扩大历史认识的视野,强调历史研究的功用在于通过历史了解现在和推测未来。本书内容共分八篇:一、新史学;二、历史的历史;三、历史的新同盟;四、思想史的回顾;五、普通人应读的历史;六、 罗马人的灭亡 ;七、一七八九年的原理;八、史光下的守旧精神。

    • ¥9 ¥18 折扣:5折
    • 吕振羽传——湘籍史学家研究
    •   ( 57 条评论 )
    • 朱发建张林发 著 /1999-04-01/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吕振羽是中国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自本世纪30年代起,他在中国史研究领域辛勤耕耘近半个世纪,留下十多本著作,一百多篇论文,共约四百万字的史学研究成果,为中国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史学界公认为是与郭沫若、翦伯赞、范文澜、候外庐齐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五大家”之一。 吕振羽是中国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自本世纪30年代起,他在中国史研究领域辛勤耕耘近半个世纪,留下十多本著作,一百多篇论文,为中国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4.2 ¥8.5 折扣:4.9折
    • 为历史学辩护
    •   ( 1567 条评论 )
    • (法)布洛赫 著,张和声程郁 译 /2006-07-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为一个认真地修剪历史枝条的工匠——这是他给自己的定位,年鉴学派的一代宗师布洛赫比很多人都要清楚,自古希腊以来,历史便承担着叙述即时发生的事件真相的使命,真实(无论它是否存在)是历史的价值。布洛赫从幼子无意的疑问(爸爸,历史有什么用呢?)入手,为历史的高贵价值作了一番慷慨激扬的辩驳,细致入微地分析了历史与人类和时间的种种纠葛,并提出了历史的考察、考证等工作的方法论。书中没有令人望而却步的理论体系,只是些娓娓道来的治史心得。这本小书被称为“年鉴派史学的宣言书”,为后代年鉴学派所发扬光大的总体史思想、长时段理论等均可在此找到源头。

    • ¥9.1 ¥22.8 折扣:4折
    • 史学方法导论
    •   ( 313 条评论 )
    • 傅斯年 撰,朱渊清 导读 /2011-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史学方法导论》系作者3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任教时的讲义稿。原书七讲,现仅存第四讲,原"拟目"保留供读者参考。编者还从《傅斯年全集》中选录了十篇与其史学理论相关的文章。 作者是中国现代史学的奠基人之一,认为"历史学不是著史:著史每多多少少带点古世中世的意味,且取伦理家的手段,作文章家的本事。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利用自然科学供给我们的一切工具,整理一切可逢着的史料",主张史学即史料学,号召史学家"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他尤其重视考古材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同时非常注意将语言学等其他学科的观点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中。

    • ¥10 ¥20 折扣:5折
广告